
时长:
102分钟
播放:
565
发布:
6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全球传播助理教授王菁老师,继续讨论关于母职的话题。在这期节目中,王菁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我们一起反思围绕「高龄」产妇的叙事,讨论这一状态下的自主性和优势,也分享了产前准备、产后修复和家庭分工等内容。
本期节目与「结绳志」联动,部分文字同时发布于其公众号。
相关内容:Ep.38 程莹:母职作为一种“看见”的能力 | 一个学术非洲研究者的学术与育儿
本期内容提要:
生育年龄是女性面临的共同议题
高龄产妇(geriatric mother)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更多的生育选择
个人职业生涯明确后开始思考生育决定
高龄产妇其实是有「优势」的
35岁后怀孕一定就「危险」吗?
“高龄”是移动的区间
小孩的成长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
生育过程中女性面对的额外身心压力
孕期运动与生活调节
产前课程的效果因人而异
想象养育不同性别的孩子
医院里的「接生婆」与「导乐」
伴侣间关于育儿的沟通与协商
家庭支持与教育自主性
全职工作和育儿的家庭分工
学术体系如何容纳育儿带来的影响
育儿后更清晰的自我认知
当一个「够好就行」的妈妈
母乳喂养的迷思:社会构建还是个人选择?
产后康复是一个回应自身需求的过程
妈妈很伟大不等于妈妈的痛苦就是应该的
「高龄」作为一种自主的状态
提到的作品:
Audre Lorde: Man Child
《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Professor Mommy:Finding Work-Family Balance in Academia)
本期节目与「结绳志」联动,部分文字同时发布于其公众号。
相关内容:Ep.38 程莹:母职作为一种“看见”的能力 | 一个学术非洲研究者的学术与育儿
本期内容提要:
生育年龄是女性面临的共同议题
高龄产妇(geriatric mother)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更多的生育选择
个人职业生涯明确后开始思考生育决定
高龄产妇其实是有「优势」的
35岁后怀孕一定就「危险」吗?
“高龄”是移动的区间
小孩的成长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
生育过程中女性面对的额外身心压力
孕期运动与生活调节
产前课程的效果因人而异
想象养育不同性别的孩子
医院里的「接生婆」与「导乐」
伴侣间关于育儿的沟通与协商
家庭支持与教育自主性
全职工作和育儿的家庭分工
学术体系如何容纳育儿带来的影响
育儿后更清晰的自我认知
当一个「够好就行」的妈妈
母乳喂养的迷思:社会构建还是个人选择?
产后康复是一个回应自身需求的过程
妈妈很伟大不等于妈妈的痛苦就是应该的
「高龄」作为一种自主的状态
提到的作品:
Audre Lorde: Man Child
《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Professor Mommy:Finding Work-Family Balance in Academia)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贾日谈
5个月前
上海
1
!来了
小Ju
5个月前
上海
1
28:00 因为从现实来看妈妈的年龄通常和爸爸年龄差不多 高龄产妇和年轻很多的丈夫的组合还是更少的。我觉得后面提到的“健康家庭环境”很对但是跟医学上的高龄产妇的健康风险不能混为一谈,家庭环境再好也不能弥补更高基因疾病风险、孕期并发症和更久的产后恢复。
锄强扶弱太平洋
5个月前
未知
1
请问主播愿意去豆瓣播客认证吗?给很多豆友安利了!最近db有听博客赠小豆的活动,很多人会开始听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