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1930-2019)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也是一个文化符号、甚至是一种文学产业。布鲁姆在上世纪70年代最有名的书是《影响的焦虑》(1973),这个理论系列的后续著作还包括《误读的地图》(1975)等书。
布鲁姆主要以精神分析、尼采、诺斯替神秘主义来讨论诗歌传统的延续和修正,特别关注前代和后代诗人之间的争竞和搏斗。1990年代,他出版的《西方正典》一书影响巨大,他在书中捍卫西方传统的经典文学,批判所谓的“憎恨学派”(the School of Resentment)。布鲁姆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的泰坦和西方正典的护卫,为此也招来很多争议。
同时,他编辑、撰写了大量经典作家的导读以及批评文章的精选集,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学教育和教辅产业。如果从他1959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算起,到2019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中间已有60年。布鲁姆要算是美国文学批评家中最活跃、最多产、最桀骜不驯、最不惧怕争议的人物。
本期“夜航船”要讨论的,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Possessed by Memory: The Inward Light of Criticism)。本书的中译本今年刚刚由“中信·大方”推出,译者是深圳大学李小均教授。
生命暮年的布鲁姆,在忍受衰老和等候死亡的时间里,大段引用并谈论他最挚爱的诗歌——从希伯来圣经到莎士比亚,从弥尔顿到丁尼生,从惠特曼到史蒂文斯。这本书是布鲁姆珍藏在心中那些伟大诗篇的选集,是他编辑的一部“西方正典诗歌选注”。
打开此书,仿佛能听到布鲁姆为我们最后一次念诵他早已烂熟于心的诗篇,看到他如何以卡巴拉式的想象力,在诗与诗、诗人与诗人之间揭示出隐秘的关联。对布鲁姆来说,这些伟大的诗篇如同文学的陪葬品,他要将它们带到自己即将奔赴的另一个世界。
《记忆萦回》是布鲁姆对自己一生的文学阅读所作的回顾。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巧妙编织的诗歌读本,是一部实用的阅读指南,是激发我们继续阅读文学的兴奋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英美诗歌的青年学者许小凡,她用自己独特的诗歌阅读与批评的感性,与两位主播一起共同走进布鲁姆生命的最后岁月,聆听他的天鹅之歌。
话题成员:
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
嘉宾介绍:
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文学译者。研究兴趣与领域为现当代诗歌,有关于诗与诗论的研究与评论见于《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上海文化》以及上海书评、澎湃等期刊与媒体,也从事文学翻译。译著林德尔·戈登著《不完美的一生:T. S. 艾略特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阅读书单:
哈罗德·布鲁姆,《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李小均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
Denis Donoghue, Metaphor. Harvard UP, 2014.
海伦·文德勒,《大海,飞鸟和学者》,合唱团译,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2024年;
Harold Bloom, 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Riverhead Trade, 1995;
Harold Bloom, Kabbalah and Criticism, Bloomsbury Academic, 2005.
时间轴:
00:31 布鲁姆的主要著述和学术生涯
04:19 "一座高山弯下腰来和我说话”
07:45 封面照:一个衰老的文学批评泰坦
09:15 布鲁姆:阅读怪兽和文学神童
13:37 Possessed Memory的题解
18:16 把自己这样的批评家(和艾肯这样的诗人)在时间中留住
24:01 布鲁姆的公共形象:守护濒危的正典
24:40 布鲁姆的私人形象:爱默生式的诺斯替主义者+福斯塔夫
27:30 Naomi Wolf控诉布鲁姆性侵 & "恋爱的布鲁姆”
30:30 布鲁姆的教辅图书“工厂”
37:28 布鲁姆如何揭示惠特曼和“诗篇”的关联
39:39 布鲁姆如何定义教师:to present, to show, to provoke
42:37 布鲁姆未能实现的“自我-他视”
45:09 Helen Vendler与Rita Dove的恩恩怨怨
49:16 布鲁姆的自我复制与“粗制滥造”
51:06 约翰·霍兰德对布鲁姆的批评
52:36 "老师是见证者,功能是示范和激发”
54:54 布鲁姆的诺斯替底色:诗歌是对灵魂的唤醒
1:00:52 布鲁姆总是能找到诗歌中关键的节点
1:03:20 史蒂文斯式方法:超强大脑的串联
1:04:47 卡巴拉与文学批评:Sefirot是什么?
1:08:14 成为诗人,就是去“发明”你的父亲
1:10:49 牛津教授Colin Burrow批评布鲁姆的牵强联系
1:13:47 文学批评是约翰生博士所说的智慧书
1:16:38 布鲁姆对James Merrill的解读:打开诗的轻盈空间
1:20:10 好的批评家,与理论无关,而需要自己是天才
1:21:10 前现代资源与文学批评的“邪乎劲”
1:25:14 布鲁姆与“邪乎的”弗洛伊德
1:29:40 感谢听众陪伴度过2024年
** 勘误:《记忆萦回》的原版于2019年4月首印,而不是2017年,特此纠正。
本期剪辑:但汉松
主播...
但汉松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883071r
6个月前 北京
5
1:23:59 Bloom对“Daemonic”一词的使用。Daemonic保留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宗教语境下的“恶魔”(demon),另一种是哲学/文学语境中的“命星”或“守护灵”。“daemon”从希腊语的“命运或灵体”演变为“恶魔”的过程,概括来说受到基督教神学对非基督教信仰的重新诠释影响,同时还通过语言翻译和文化传播得以加强。 希腊语中的“δαίμων”(daimon)在其原始意义中并不带有负面的含义,它指的是一种超自然存在,通常被视为介于神与人之间的力量或灵体。在古希腊文化中,daimon 常用来描述一种命运或引导力量。如苏格拉底曾提到自己的“内在的 daimon”,它可能是个体的守护灵/命星。 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这一词汇被重新解释。在基督教的神学框架中,任何非基督教的灵体都被视为潜在的威胁。因此,daimon 开始与“邪灵”或“恶魔”相关联,作为一种对异教文化的贬义描述。例如当圣经被译为希腊语,希伯来语中关于堕落天使或邪灵的描述被翻译为 “daimonion”,因而Daimon与邪恶和堕落联系了起来。希腊语的 daimon 又通过拉丁语进入中世纪欧洲。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在“daemon”这个词语的恶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批评了新柏拉图主义者对 *daemones* 的美化,例如普罗提诺认为命星是灵魂向上提升的中介。他认为这种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危险,这些灵体并非真正的守护者,而是伪装成善意引导者以欺骗人类远离上帝的堕落天使。这种论述奠定了中世纪基督教对 *daemon* 的基本态度,并得到普及和延续,自此它与恶魔(demon)几乎等同。
叫我锦毛鼠
6个月前 北京
3
这一期对于老流氓布鲁姆的信息补充,倒是让我对布鲁姆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尊重,他不再是那个拿着莎士比亚当圣经到处攻击人的老头了
叫我锦毛鼠
6个月前 北京
3
既然提到品钦了,未来会做一期品钦吗?
叫我锦毛鼠
6个月前 北京
2
女嘉宾的声音有点小,三人之中从音色、听感来说还是但老师最出色
ilariaa
6个月前 江苏
2
来啦!太喜欢听但老师讲文学了
MrCasaubon
6个月前 北京
2
文学批评能阻止文学的式微吗?有时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批评为文学作品的普及或流行(popularity)制造了障碍,因为有些评论太故作高深了,高深的让我这个学文学的人都想笑—-各种意味的笑 in all flavors!
清都山水郎XX
6个月前 中国香港
2
好喜欢这一期!很有启发
卡夫卡耶夫斯基
6个月前 浙江
2
我心中的小火苗也被煽动了,哈哈哈。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
vv_ljAu
6个月前 北京
2
小凡老师😻😻😻梦幻联动耶!!
Munnoasis
6个月前 上海
1
沙发~
paradisruino
6个月前 北京
1
wow
Casper18
6个月前 荷兰
1
从电影巨辩过来!
卡夫卡耶夫斯基
6个月前 浙江
1
滴,打卡~
摇摇你耶
6个月前 江苏
1
没有想到有一天从文学评论里听到了神秘学的卡巴拉,还是但老师转述,简直三厨狂喜。
神秘列车
5个月前 广西
1
这一期但汉松只提供八卦,用的还是布鲁姆最讨厌的憎恨学派的视角。
x_y_
6个月前 北京
0
前排~
白色小舟
6个月前 福建
0
听到最后会心笑了起来,没想到出现的是魔法!🪄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李异踊
5个月前 广东
0
喜欢听老师们聊天。
好好想想
4个月前 黑龙江
0
卡巴拉,总让我想起卡皮巴拉。。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