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欢迎回到《以读攻读》的《迷你书评》栏目。在这里我们会从作品的文本细节出发,更加深入地探索作家的写作技法和创作思路,帮助大家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作品。

本期《迷你书评》我们要来探索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钢琴课》。《钢琴课》创作于疫情期间,带着一股浓重的自传性色彩,可以看作是麦克尤恩写作生涯的一次总结与回顾。小说以主人公罗兰的一生作为主线,串联起了20世纪诸多的历史事件。从二战到新冠疫情,从美苏冷战到柏林墙的拆除,每个人的个人的生活和时代的大事件交织在一起。既能看到麦克尤恩对这些大事件的思考,也能看到一个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之中的起起伏伏。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永远在上》《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渡边

编辑,B站读书UP主

伊恩·麦克尤恩

时间轴:

00:01:32 麦克尤恩写作历程和写作主题发生的变化

00:05:55  疫情对文坛和作家创作的影响

00:10:05 如何理解《钢琴课》中的自传元素与麦克尤恩的经历

00:18:17 小说的标题“钢琴课”的多层含义

00:27:44 《钢琴课》中的主人公罗兰对时间与历史的理解

00:39:06 《钢琴课》中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大事件之间的联系

00:50:27 《钢琴课》中的女性视角对叙事产生的作用

两德统一之际的柏林墙

涉及作品:

伊恩·麦克尤恩《钢琴课》《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赎罪》《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在切瑟尔海滩上》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Vladimir Fedoseyev&Moscow RTV Symphony Orchestra- Meditation from Thais

结尾:Franz Schubert- Trio In E-Flat, Op. 100 (Excerpt)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主播...
深焦小主播
黄哲成
林晓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