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1分钟
播放:
7,377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教育也许不应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应该越给人以希望。”

中国2000 多个县容纳了全国 50% 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关乎未来社会的面貌。而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教育资源不断向中心城市集中,越来越多非发达地区的县域学校正在遭遇“塌陷”,逐渐成为被改造、帮扶或淘汰的对象。

林小英常年关注县域教育的发展,在她看来,县域教育的生态是复杂的。县域的孩子们接受的基础教育是匮乏的,学校并没有起到基本的庇护所的功能。同时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之下,不同地域和层级不断上演的大鱼吃小鱼的生源争夺,导致了有的地方营养过剩,有的地方变成了不毛之地。在精英教育的标准下,县域里的学生被认为是“不被期待”和“不值得投入”的,然而这一部分人的命运可能才是当下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这些复杂而又具体的现实都在提醒我们思考:县域教育发展失衡背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哪些结构性的因素导致了县域教育困境的出现?以教育扶贫的名义进入县域教育,应该如何适应县域的情境?以及什么才是回归本真的教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emion2x
3年前
31
太真实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小学教育调研和访谈!!! 十年前的村小或者山小还在,现在都是集中到县城;中学快乐教育和分流教育不在,名校加持地产学区房,教育内耗和内卷加剧。 回归普惠式教育才是县域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是县域教育的最终归宿。
怎样呢
3年前
27
讲的好清晰,令人反思。
追风筝的人_ONfn
3年前
24
我是从村小到镇小,经历了村小的消失。一二年级在村小,三年级村小被撤到镇中心小学开始寄宿,那时候真惨啊…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什么也不懂,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是村里来的被镇里的孩子们歧视,被老师歧视。本来一二年级我基本上语数都满分,三年级由于这些外在的变化整个人变得自卑,成绩下滑。好在四年级开始适应,后来成绩逐渐上升,以镇上第一的成绩考入镇上初中,最终考入市重点高中,考入人大,保研硕博…而今我已经没办法再回去了 我爸曾经是村里的老师,做了很久,到00年01年因为撤点并校,老师很多被撤,没有任何补偿也没有退休金之类的,当时说因为没有送礼,送礼的老师都被安排到镇里了。那时我弟刚刚出生,我爸只能到北京广东打工,到建筑工地、工厂…打工供我们上学。我弟和我都过上留守儿童的生活。 老师讲的真的太好了,很多现实还没有被揭露
洞穴里的荒原兔
3年前
21
我觉得有点残酷的是,教育系统就是为了生产这些基础工人的
富富JUJU
3年前
18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7cc393418a84a046a3187a?s=eyJ1IjogIjVlN2M1YTM4YTJmMmU1MDNjZWMzNjU4ZSJ9 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退休后在贵州支教的故事。
有点意思呐
3年前
17
所有的问题和任务都留给学校,学校又该如何处理好家长的期待、制度的指挥、现实的残酷。
富富JUJU
3年前
14
令人震动
健康的人
3年前
14
林老师希望乡村按照自己的现状尽力地也往素质教育靠,“如果一个人注定走不到大学教育那一步,那学校就应该在高中阶段就把他培养成一个文理皆通的人。”,老师的这句话最让我醒悟。“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为了筛选,而不是为了培养。”之前一位友邻的一句感悟也让我很有感触。可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阶层固化,流动性即将要消解的时候,学校也很难不为时代洪流裹挟,走上那条畸形的道路,大家都知道那样是不完善的,可是没有办法。乡村教育朝素质教育发展应该很不容易吧😔,国际化学校是不是更容易呢?这些我不太了解,可是我看张桂梅校长办的女高是朝衡水模式前进的(我很钦佩张桂梅校长),而这更是中国大多中学学习的方向…这是我不忍接受的,但它也不在乎我接不接受。很残忍是吧,是吧。 大家想要突破时代的枷锁,希望能够成功,我对此不太乐观,但是我也期盼,让教育回归教育。 老师关于分科的那段话我深有同感,即使过了高中分科,在大学我仍然面对着学科的抉择,很让我头疼,在这些抉择将我困住的时候爸爸和我说了一席话,我记了很久“你们老师从小和你说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这些都是屁话,你那么小,怎么知道理想是什么,爸爸直到有了你还不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是我现在知道我喜欢做生意了,所以你不要着急”。 也希望自己能够慢慢来,不要着急,但是也害怕自己的人生太短太轻,被这急流拍下去了。
Summerglow
3年前
11
坐标广西南宁,94年生的农村人,四年级就要到大村里面住校上学,周一去周五回,六年级要去到镇上中心学校,当时才十岁那么小就要独立生活,跟着大我们的学姐混住在瓦房的宿舍里,提早看到人与人间的各种矛盾。冬天没热水洗澡,要洗热水澡得到灶房烧水,偶尔几次的热水澡,回想起来都不算什么了,那时就觉得能上学就很好了
菩阳阳yuanyy
3年前
6
在B站上看了视频,发现小宇宙推首页了。值得听
严以律己
3年前
6
常识变得稀缺,一切追风最后都是枉然
HD417427l
3年前
6
听到最后,不忍落泪。教育不是经济,但与学区、精英、资源关联上,往商品化道路上远走越远。
-红泥小火炉-
3年前
5
40:51 在他们人生最后的教育阶段,接受的却是仿照的精英教育,他们原本可以去了解这个广袤的世界,去体会百般感情,去学会诚实友善勇敢,但是现在的教育让人感到僵化不适,一批学生被送进学校,被逼着往前跑,考不出成绩进入社会,成为所谓的人口红利,一口一口被工厂吃掉 他们真的有建立自己独立健康的三观吗?我们不知道
林林o
3年前
5
震撼!感动!
方枪枪小朋友脑袋很大
3年前
4
13:40 江苏丰县
健康的人
3年前
4
中国能够关关难过关关过,中国人民可以吗?太多人潦草而仓促地过完自己无比珍贵的一生了……
lemontree_SnHh
2年前
4
03:33 中产阶级在焦虑,无产阶级被遗忘,精英阶层在固化,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不爱洗头发的休休
3年前
3
04:16 基础教育目标,基础性,预备性。基础性即要为每一个个体,如何成长为国家的合格公民,以及他一生得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预备性即,预备包括升学预备,就业预备。
myeyes
3年前
2
很羡慕演讲者的高中时光。我的高中是我们县里最好的学校,是唯一被期待的学校,而即使是县域最好的学校也不过如此,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校长将兴建的教学楼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年轻的班主任为了前途拼命跟校领导陪酒。有多少孩子在进入高中的那一刻已经被放弃了?在广大的教职群体里有多少真正保有教育者的情怀?越了解中国的教育问题就越心碎,孩子们要么成为毫无生气的行尸走肉,要么成为粗俗肤浅的纨绔子弟,他们的心都是缺失的。向演讲里真正的教育者致敬。
橡胶萝卜
1年前 云南
1
40:50 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希望💜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