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6分钟
播放:
3,173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凌越,诗人、评论家。


两次世界大战、种族灭绝、集中营······过去短短一百年时间里,人类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灾难性事件。


苦难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在克莱普勒看来,语言是行为的先导,贫瘠的语言产生暴力的行为。幸存者的样貌是怎样的?一位奥斯维辛幸存者告诉我们,所有的幸存者都拥有一个戴罪之身,真正善良正直的人成了集中营中第一批死去的人。


 如何以书写见证灾难?如何书写灾难的见证?这是诗人、评论家凌越在《见证者之书》里不断的诘问。


所谓的见证文学,是指亲身经历过浩劫性事件的人,他们以幸存者的身份去撰写的日记、小说、回忆录和诗歌等作品。


凌越分享了两位奥斯维辛幸存者作家和他们书写的见证。


第一位是犹太人普里莫·莱维,在他克制而有力的笔触下,纳粹和集中营的罪恶被一层层地揭开,他对自己在集中营里的忍辱偷生充满负罪感,从幸存之日起就自觉地去承担一个见证者的职责,并且把自己一生的文学创作视为证词。


第二位是博罗夫斯基,一位雅利安人,在集中营里处在“中间阶层”——囚犯在集中营里是有等级的,犹太人是最低等的,中间阶层就是非犹太人。因为在小说里对自身所处的中间阶层毫不隐瞒的描述,战后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将博罗夫斯基押上被告席。但是博罗夫斯基的书写里藏着他与时代之恶展开斗争的特殊方式。


苦难并不专属于过去,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苦难都以不同形式存在着。


“文学的最终意义不在于拯救,而是让我们直面整个俗世和心中的恶,它不提供解决方案,最好的时候不过提示了路径的可能,而路依旧漫长。”


【时间轴】


00:43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见证文学


03:08 普里莫·莱维,奥斯威辛第174517号囚犯:“1943年12月13日我被法西斯保安队逮捕了。”


09:33 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是见证,和这重要的使命相比,眼泪不值一提


10:34那些顽强保存自身人性光芒的人,根本不可能挨过集中营地狱般的生存法则


16:23“莱维的写作中没有怒号——一切情绪都是克制的——但是莱维却通过自己的死发出如此自由的怒吼。”


18:13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奥斯威辛第119198号囚犯:你就在地狱中


21:47集中营里人的道德困境


25:04 复杂性本身是事物真正的原貌,它和堪称伟大的文学在道德上的复杂性相辅相成



【演讲中提到的书籍和电影】


电影:


阿伦·雷乃《夜与雾》


拉斯洛·奈迈施《索尔之子》


书籍:


普里莫·莱维《这是不是个人》


普里莫·莱维《被淹没的与被拯救的》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这条路,那条路》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我们奥斯维辛》


凌越《见证者之书》



【关于一席】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感兴趣,或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一席”关注我们,也可以在一席网站找到我们。


本期节目的文字稿在微信公众号yixiclub获得。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本雅鸣
3年前
18
这期很及时。永远警惕要你歌颂苦难的人…
CherylChan23
3年前
3
之前有幸在道长的推荐下,懵懵懂懂读完了《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今天听了凌老师的解读,感觉又不一样了,又想重新读一遍这本书。 记录几个发人深省的点: 1.莱维说:有道德和良知的人是无法存活到最后的 2.莱维活着,就剥夺了另一个人死去的机会,这种内疚感一直折磨他 3.《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特别在于冷静克制地分析人性,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4.需要有人见证和记录这些历史的细节
Samizdat
3年前
0
凌越老师!
0663
3年前
0
厌恶有人刻意歌颂苦难叙事
蛋不具体
3年前
0
特别喜欢这一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