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谢爱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从2013年起,谢爱磊对中国四所精英大学的近2000名学生开展追踪研究,其中近28%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镇。他们在学业上努力付出,赢得高考这场战争,成了人们口中的“小镇做题家”。
对于一个寒门学子来说,排除万难考上精英高校就等于实现阶级跨越了吗?这或许只是故事的开始,在结束培养“做题机器人”的教育模式之后,没有人告诉他们未来的人生如何走。在陌生的文化世界里,他们进退维谷难以适应,时常自我低估、缺乏身份认同。
小镇做题家一度被认为是在考研、“考公”等领域更有优势的群体,他们被等同于更擅长背书做题。但在谢爱磊看来,小镇做题家的潜台词并不是他们擅长什么,而是缺少什么。同时谢爱磊的研究也显示出,小镇做题家们越来越难以找到一份精英工作,学业成功越来越难以换来社会意义上的成功。
他在学校里发起「师友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们在大学的新生活与过往的旧生活之间建立起一条连接彼此的道路,想要在这个不完美的系统上,去做一点微小的能改变它的事情。
-时间轴-
00:42 一项关于“做题家”的追踪调查
04:03 在精英大学中“找不到感觉”
06:51 “自我低估”
09:03 你是不是这个城市的一员?
13:06 农村籍学生在就业时存在哪些弱势?
19:50 我们可以为小镇做题家做些什么?
25:31 “你觉得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吗?”有一个受访者反问我,你觉得呢?
主播...

一席YiXi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u点小脾气ye
4个月前
河南
1
其实现在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应该五谷杂粮能认清的也很少,要想成为一个小镇做题家,首先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领你们长大的人,都认识到了学校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在你看着他们插秧割稻或者做饭擀面条,做馒头的时候。你是非常想去帮帮忙,但是你的家长会不会说,你去学习去,将来考个好大学,就不用再干这些活了,所以你感觉这些活是备贱的,(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你不愿意去在和城里的人自信的说,你家是种水稻的,靠双手获得粮食。在我们经历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很少有人教你自主学习,你认识到自己家庭的不足,也相信父母你可以靠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你拼命的学习,在这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你已经渐渐长大了,你还会下田插秧割麦吗?或许机器化,也不在需要你了。你就这样成为小镇做题家,拼命的学习,想考一个好的大学,但当你上大学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人在能够帮助你规划任何东西,有的只是你慢慢积累,慢慢跨越慢慢感受,一边回望一边感慨,一般向前走一边相信自己会更好。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星星⭐️,在自己的小圈圈里面拼命闪着光。其实活的也不用太精彩,对得起自己就行。
随便听听就上瘾
7个月前
北京
1
得努力学(接触)那些所谓高级的东西,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没见过的牌子就查啊,没吃过的东西就尽量吃一下啊,没体验过得就去体验啊,就这样一直抱怨出身嘛?等谁呢?
随便听听就上瘾
7个月前
北京
1
跟人家比什么

炎炎夏日可爱多
7个月前
云南
1
“金榜题名后:当代大学生分化之谜”

氧气间
7个月前
广东
1
17:42 哎,我的真实写照,但还好我可以通过读研来继续体验大学生生活,这两年比我大学四年的经历还要多。🙏

酩酊不罪
10个月前
四川
1
没有社交 没有职务 只好安静做个学霸 继续做题 然后保研
HD1040839x
10个月前
上海
1
从紧紧包裹人性的中学到散漫的、注重天性的大学,年轻人就这样被抛入了巨变。社会告诉你,必须勇敢,自信,而且善于改变。
HD149809v
6个月前
上海
2
老师讲的太好啦!太有感触了,我勉强也算一个农村籍的小镇做题家,现在在c9读研。我太明白老师说集体的悲惨命运误读为个人能力的低估,我的室友也是非常爱好文学,对自己的旅行经历侃侃而谈,我之前会自卑自己不够有文学素养,没有才艺,太过浅薄,连飞机都没坐过,但这背后是农村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文化资本的缺失,让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产生所谓的自卑情绪,畏畏缩缩,不太会参加课外活动担任班干部。包括本科毕业时,父母也说开心就好,但那时具体的建议往往更受用。希望在剩下的学生生涯我能多去体验,开阔眼界,多信息交换!
阿互
7个月前
北京
3
😂留守儿童竟然能弥补一些小镇做题家的缺点,因为留守儿童什么都要自己做决策。从大学到工作,我惊讶于很多人非常欠缺基本的思考和做决策的魄力,但我十几岁就要做所有重要事情的决策,并承担一切结果。

追风者也
10个月前
四川
4
非常感谢老师的这一期,但是我注意到演讲期间有非常多次提到“农村”孩子的“弱势”。说实话从一个农村孩子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并没有觉得跟“城市”孩子相比,我有一个多么弱势的出身,我能分得清他们分不清的韭菜和麦子,我见过广阔田野的播种和丰收,我在大雪天在田野里堆过巨大的雪人,这一切同样赋予了一个农村孩子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我私以为,人的一生并不是为了活出世俗中所谓的幸福,而是你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定义幸福。作为农村孩子的我们,当然可以有去追逐其他可能性的权利,但是完全没必要因为自己的出处自怨自艾、对影自怜。
以及,反复提到的“小镇做题家”,是否又默认排除了双非、普本、专科同学们的可能性呢?

平底锅煮饭专家
10个月前
新西兰
4
大学时积极担任职务参加活动又学习好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农村同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农业大学的原因,老师们也有很多家在农村,就没有这些感受。学校应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营造出包容接纳的环境。

铁血小乌龟
10个月前
山东
4
24:39 课程中加入农村生活的场景,这个提议好啊👍
GQ_eU9s
10个月前
上海
6
我也是从小镇一路自己到了北京,上海。想和听到这期的大学生们说,千万不要自卑呀!田间的风光,自然的风土,比格子间有趣多了,没有和大自然接触过,也是很大的体验缺失。
HD953096k
10个月前
河南
7
我也是农村出生,考上大学后工作然后认识了我老公,我老公是城市出生,城市长大,从他爷爷辈都在城市,和他生活的这十年我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做什么都很自信,勇于表达,而我缺少勇气。
六七_Ezyg
10个月前
上海
7
24:35 城市的孩子也缺失很多有关农村、土地、大自然等的知识呀,比如没有见过水稻麦子。。。其实不是很喜欢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希望大家都别随便乱给自己贴标签,因为我们都是很独特的个体!!做自己就好了!☺️
musi_bs
10个月前
上海
11
23:59 我老公就是河南农村里出来的,而我自己是浙江城镇出来,我们生活在上海,我老公就有种不卑不亢的得体,反观我自己老是有种不配得感的自卑,还是和家庭教育关系更大

Cuteeecat
10个月前
湖北
12
很好的一期!听到老师送音乐会的门票给学生们时,我真的有种想哭的感觉。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阳春白雪、装13、吃饱了撑的,但是正如老师所说,只有让学生们体验过了,他们才能帮助孩子们看得更远。
Ashellynia
10个月前
云南
14
还有能研究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真好阿

Flancis
10个月前
未知
17
很有感触的一期。再如何不愿承认,自己也确实算小镇做题家。来了大学发现我的生活和本地人的完全不同思维方式和生活内容都不同。消化这种差异建立新的生活秩序需要很大的力气。 值得开心的就是自己在逐渐变化,看到了做题家的局限以后把自己打开许多,也多了新的沟通方式和新的性格。如今对未来信心倒也没有多么膨胀但也无比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我看到周围的人很轻松的可以启动一个项目我很羡慕,但我告诉自己这或许就是时间问题。哪怕我启动项目要花掉更多的力气,能够做成就已经是我的成功。
嘉禾一方
10个月前
山西
31
说白了,小镇做题家的自卑本质上还是对自我认知的缺乏呗,他们高考前认为高考就是自己的价值衡量,却不明白那只是一个入场券罢了,有了那个入场券,你才配谈价值,这个东西没人会去告诉他们,因为太残忍了,只能靠自己去悟,唔明白了就会人的自己的独立性,寻找自己在这个社会和和国家甚至世界的定位,认可自己的独特性,不在依附于上位者,拥抱乡村振兴什么的。
而且,播客里只谈到了那些双一流的做题家,都懒得搭理那些非双一流得了,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演讲者如果还在以上位者的视角认为帮助做题家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所谓的上层社会,而不是改善他们生他养他的所谓的下层社会,那么怕是永远了支撑不起做题家的自信来,自卑会镂刻在他们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