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北大教授24小时照护失能母亲”、“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夹心’困局”、“中年之困:谁为我的父母养老?我又该如何老去?”......互联网上,越来越多关于养老的困局受到关注。
2022年第八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正式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阶段。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衰老过程中,照护者与被照护者的慌乱与焦灼,终将是我们都要面对的困境。在社会想象和国家政策中,子女总是被期望成为父母养老的主力军,但实际上,社会和人口趋势已逐渐导致家庭照护、家庭养老难以为继。跨越家庭的边界,万千老者及其照护者们伸出触角,企图寻觅一张可以托举他们的安全网。这场“银发海啸”中,我们的社会如何托举住这些疲乏的家庭?
认识老病死苦的生命伦理与合宜的应对之道,应该是日常教育的一部分。当自我不再被世界观看和需要,当独立、自助的生活逐渐分崩离析,除了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衰老不仅是意义的消除,更是意义的根源。”本期节目,我们想从家庭照护的困局聊起,聊一聊我们在陪伴和目送他人老去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文字稿详情: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34431
【本期阵容】
潘江雪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上海市政协委员。“金色梦想家”公益项目发起人,意在从身体、心理、社会参与等不同维度服务乐龄群体。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照护者说”、“家庭照护为什么这样难”系列文章作者
林柳逸(主播)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涟漪效应》主播
【收听指南】
00:07:39 无人不在照护的链条之中,它与人类传承的链条息息相关
00:09:33 照护帕金森病的父亲,让我重新思考人生下半场
00:15:14 照护中的性别:配偶、儿媳、中年女儿是家庭照护者的绝大多数?
00:20:06 既然有托儿所,为什么不能有托老所?
00:27:45 作为隐喻的“阿尔茨海默”:前数据时代的记忆消亡,也是一种社会损失
00:31:50 抑郁、焦虑的西西弗斯?照护者在承受着什么?
00:35:15 陪伴你所爱的人踏上最终的旅程,是一种恩赐
00:37:35 中国“9073”养老格局:家庭养老为何难以取代?
00:39:38 新加坡的临终老人在轮椅上荡秋千
00:44:34 孤独是老人的慢性毒药,熟悉度因而重要
00:50:23 让社区成为家的延伸
00:52:39 衰老是在自我中发现“非我”的惊悚
00:55:57 尊严来自掌控,掌控到最终是死亡
00:59:30 照护中的镜像关系:直面死亡令我们的人格逐渐健全
01:11:47 临死前,我想办一个“生前告别会”
01:13:08 东亚各国养老案例,及我们对社区养老的想象
【本期音乐】
我正在忘了你——寸铁
【提到的书】
刘绍华《病非如此》
让·埃默里《变老的哲学》
上野千鹤子《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1991outsider
6个月前 黑龙江
21
去年年末参加了出殡,第一次看到骨灰,并不是灰…… 由此再次深度思考关于生死的话题,今年想在书里寻找参考答案,今年目前没日没夜地读了47本,例如这些 • 《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 • 《60岁使用说明书》 • 《优雅老去:你的前100岁健康指南》 • 《衰老的真相:你不可不知的37个迷思》 • 《攒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 《逝者之书》 • 《看见生命》 • 《最好的告别》 • 《我在虚度人生吗:大哲学家对谈夜网络搜索问题的回答》 • 《老人漂泊社会》 • 《超单身社会》 •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 其中对我冲击最大的是这本《是家人,也是凶手:绝望照护者的自白》 我还不明白,还有好多好多想看的书,还在探索思考中🧠
M-5
6个月前 澳大利亚
7
强烈建议老师们来澳洲考察这边的居家养老,老人们平时居家,白天去政府出资的长者日间中心,往返的打车也是政府出资,老人每天的餐饮也由专人送达家中。这种居家和日间中心的结合真的对老人的安全感、舒适感和参与感、集体感都有好处。
趴趴婆Helena
6个月前 上海
4
之前看过胡老师上的那期《圆桌派》,大为震撼,一方面感动于胡老师的孝心孝行,另一方面对于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症,我们还是了解得太少,听着那些经历者的细节,真是唏嘘和后怕。作为人,终会老去,终会有需要被照护的一天,只希望父母和自己都能晚一些再晚一些面对这一天。 我是85后,我父母都是60多岁,退休了,我这两年开始带他们出去走走,愉悦身心,也能让他们了解下新事物,提升认知能力。 我觉得衰老并不可怕,但如果丧失自理能力,丧失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才可怕。所以身体还健壮的时候,要多走走,增长见闻。同时,面对步入老年的准备工作也不能少,特别是在自己个人意志还清晰的时候,要为病后、死后做规划。 随着老龄化的深入,相信到我退休的时候,中国的养老配套和机制建设一定比现在成熟得多,无论选择居家、社区或机构养老,都能老有所依。我希望可以再学习,甚至可以再就业,做一些年轻时没做过的事情。当然我希望依然能在路上,周游世界。
林真棒
6个月前 上海
3
【一个很准的许愿池!】 又一年过去了,又老了一岁。这一年,你对衰老有怎样新的认识和故事?站在岁末畅想未来,你希望自己怎样度过自己的晚年?欢迎写下你的沉思,我们将从评论区留言中抽取两名听众送出涟漪效应周边和图书盲盒一份。🎁
独步91
6个月前 浙江
2
未富未老背井离乡打工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孤鸿影
6个月前 广东
2
抱抱嘉宾
entPPP蝎子
4个月前 上海
2
1:09:48 此处太对!被照护的老人,越顺从越顺利!所谓有尊严地老去不过是大部分人善良美好的过头话愿望!
細雨濕流光
5个月前 内蒙古
1
养老金现收现付制下,有没有可能过几年来个“包产到户”的改革,让养老金与生育养育孩子挂钩呢?
HD554688w
6个月前 未知
1
共勉
Oriole518
6个月前 中国台湾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小薰仔
5个月前 福建
1
42:46 因为对父母有愧疚感啊…看着父母老去而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和难过
悦榕湾
5个月前 河南
1
不仅仅是照护,没有退休工资的老人或者没有退休工资的儿女或者没有什么继续的人们!
midoripom
6个月前 北京
1
45:18 说个死字都好多人不乐意,死亡教育太欠缺了
水云身-
6个月前 马来西亚
1
1:07:58 听这位潘老师说一些观点挺累的,我爷爷就是患者,我觉得面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以及他们的照料者来说,尊敬弱者,尊敬弱势群体,承认他们的弱,才是一个重点,而不是一直强调自己精神的强大或者人要有那个信念,因为没有人想得阿尔茨海默症,没有人想要不由自主的认知退化,没有人想要小脑萎缩,这不是你精神强不强大的问题,这就是疾病的问题,这就是你摊上这件事你不得不面对不可逆的衰退的问题
骑风车
4个月前 北京
1
做为孙辈正在为居家照护老年人苦恼,很不习惯自己的生活空间加入了新成员,也很担心老人一些行为给我的爱犬带来不利影响(比如乱喂食物、忘记关门导致走失)等等。看到这期节目立刻点进来!
entPPP蝎子
4个月前 上海
0
1:17:55 新加坡这个模式真是慕了!
entPPP蝎子
4个月前 上海
0
1:19:19 之前很想自费参加护工培训以便更专业地照护妈妈,但是特意去街道问后才知,竟然只有作为中介公司或医院雇佣的护工才能参加!这不是和推广居家养老完全相悖?虽然后来日夜泡在病房时间久了也能学到不少,但还是觉得这规定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所以是担心家属亲自照顾抢了农民工饭碗吗?
虚云
4个月前 广东
0
25:46 这个广告真是太硬了,谁要听啊
微茗
3个月前 江西
0
26:39 上一次刷视频,看到老年大学有教如何剪辑老年视频,感觉真的很有意思。
孤鸿影
6个月前 广东
0
幸福的四周是充满黑暗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