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几年,卫生巾从曾经的“隐秘必需品”逐渐走向公共讨论的焦点:从电影《好东西》里对月经的讨论到女性脱口秀演员小鹿、菜菜在舞台上大方谈论月经困境……月经羞耻的观念正慢慢被打破。当我们回望历史,这一转变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女性身体与社会的百年博弈。
日本历史社会学家田中光女士在《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中这样写过:“在讲述女性的历史时,‘女性卫生用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本期涟漪效应邀请了张怡微和于是两位老师,围绕《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一书,一起聊聊月经羞耻的文化根源来自哪里?卫生巾发展对女性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以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月经观?
文字稿已上线⬇️
张怡微×于是:从阁楼到马拉松,女性如何跑赢月经叙事
【本期嘉宾】
张怡微
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于是
文学翻译家、作家。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3:15“每个国家的女性都应该有一本这样的社会史”
05:10 我们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
09:36 月经的“母系”传承
12:42 月经羞耻是怎么被构建出来的?
14:16 “卫生巾这个行业真是不卷”
15:52 从《破·地狱》里的月经禁忌说起
17:01 为什么卫生巾广告要用蓝色液体来模拟经血?
19:09 Menstrala——“艺术让人想起缺席之物”
22:33 消费社会中成为商品的女性卫生用品
24:16 “我更关心的还是我们的教科书应该怎么写”
25:39 从工业革命下的工厂女工到奥运会上的女性运动员
27:59 卫生巾的发明使得女性更有效率地被剥削了吗?
31:54 “月经不仅仅是一个女性事件”
34:18 卫生巾与女性贫困
37:31 带来不洁羞耻的不是月经本身,而是不卫生的产品体验
38:27 “女性应该有那样的一种挑衅的姿态”
43:38 不露声色的女性友谊
49:24 月经的各种“名字”
51:50 “越了解,越不羞耻”
54:53 菜菜的“经费”梗真的很了不起
57:59 不同历史时期的月经与不同生命阶段的月经
1:00:43 用文学与艺术的力量去言说月经
1:04:02 科幻小说要怎么解决女性的月经问题?
1:05:57 简·爱、蜘蛛精、花木兰和夏娃,她们来月经吗?
1:08:51“月经不是一种惩罚,它就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
1:11:30 月经打破了女性身体的结界
1:15:37 每一位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好状态
【本期配乐】
Keira Knightley / Hailee Steinfeld - Tell Me If You Wanna Go Home
龙宽 -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人
【本期书目】
田中光《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于是《避孕》
陈冲《猫鱼》
乌戈·韦尔塔·马林《脸庞,锋芒》
普林尼《自然史》
波伏瓦《第二性》
艾莉丝‧迪艾波《月经不平等》
J.M.库切《青春》
斯蒂芬·金《魔女嘉丽》
托卡尔丘克《云游》
帕特里克·拉登·基夫《疼痛帝国》
褚人获《隋唐演义》
电影《好东西》
美剧《大西洋帝国》
电影《天浴》
电影《破·地狱》
播客《当个事儿》
美剧《欲望都市》
日漫《工作细胞》
电影《头脑特工队》
日本历史社会学家田中光女士在《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中这样写过:“在讲述女性的历史时,‘女性卫生用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本期涟漪效应邀请了张怡微和于是两位老师,围绕《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一书,一起聊聊月经羞耻的文化根源来自哪里?卫生巾发展对女性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以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月经观?
文字稿已上线⬇️
张怡微×于是:从阁楼到马拉松,女性如何跑赢月经叙事
【本期嘉宾】
张怡微
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于是
文学翻译家、作家。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3:15“每个国家的女性都应该有一本这样的社会史”
05:10 我们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
09:36 月经的“母系”传承
12:42 月经羞耻是怎么被构建出来的?
14:16 “卫生巾这个行业真是不卷”
15:52 从《破·地狱》里的月经禁忌说起
17:01 为什么卫生巾广告要用蓝色液体来模拟经血?
19:09 Menstrala——“艺术让人想起缺席之物”
22:33 消费社会中成为商品的女性卫生用品
24:16 “我更关心的还是我们的教科书应该怎么写”
25:39 从工业革命下的工厂女工到奥运会上的女性运动员
27:59 卫生巾的发明使得女性更有效率地被剥削了吗?
31:54 “月经不仅仅是一个女性事件”
34:18 卫生巾与女性贫困
37:31 带来不洁羞耻的不是月经本身,而是不卫生的产品体验
38:27 “女性应该有那样的一种挑衅的姿态”
43:38 不露声色的女性友谊
49:24 月经的各种“名字”
51:50 “越了解,越不羞耻”
54:53 菜菜的“经费”梗真的很了不起
57:59 不同历史时期的月经与不同生命阶段的月经
1:00:43 用文学与艺术的力量去言说月经
1:04:02 科幻小说要怎么解决女性的月经问题?
1:05:57 简·爱、蜘蛛精、花木兰和夏娃,她们来月经吗?
1:08:51“月经不是一种惩罚,它就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
1:11:30 月经打破了女性身体的结界
1:15:37 每一位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好状态
【本期配乐】
Keira Knightley / Hailee Steinfeld - Tell Me If You Wanna Go Home
龙宽 -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人
【本期书目】
田中光《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于是《避孕》
陈冲《猫鱼》
乌戈·韦尔塔·马林《脸庞,锋芒》
普林尼《自然史》
波伏瓦《第二性》
艾莉丝‧迪艾波《月经不平等》
J.M.库切《青春》
斯蒂芬·金《魔女嘉丽》
托卡尔丘克《云游》
帕特里克·拉登·基夫《疼痛帝国》
褚人获《隋唐演义》
电影《好东西》
美剧《大西洋帝国》
电影《天浴》
电影《破·地狱》
播客《当个事儿》
美剧《欲望都市》
日漫《工作细胞》
电影《头脑特工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每年今日
4个月前
上海
11
有张怡微的播客就有我😊

夏小暖Summer
4个月前
未知
6
这期太好了,一边听一边也在回忆自己的月经经历。最初对“月经”的认知是从自己的母亲,小时候看到妈妈流血会问她,她告诉我“做大人了就会流血”,当时我觉得害怕长大,不想长大。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学校卫生课发了试用装,回家后会自己倒蓝色小样做实验。再后来几乎周围的大多数女生都来了月经,但因为我发育比较晚,所以当初潮来的那一天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终于和大家一样是正常人!”。回家后妈妈告诉我“从今天起,你就是大人了。”年初也看了《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一书,觉得特别好,建议我国也应该出一个中国版的女性卫生用品社会史,然后把此书列入到九年义务教育必读刊物中,作为中小学卫生课的课外读物。如书中所说,女性和女性卫生用品的处境不仅反映一个社会的月经观和女性观,更反衬这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面貌,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希望每个女孩都能更好地和月经相处。

喵筱筱
4个月前
上海
5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讲述你和月经的故事,我们将选出三位听众,送出价值168元的看理想的课程《人间西游:张怡微细解<西游记>》兑换码,期待大家的参与。

椰椰夜夜
4个月前
安徽
4
塞尔达玩家get到血月这个点了🩸 哈哈哈哈哈哈

枸杞子凡宝
4个月前
江苏
3
卫生巾发展得并没有AI这么快啊,AI跟我又不搭gà的,卫生巾我还要受此折磨至少十年。😆
牛牛努力活
4个月前
江苏
2
33:28 男人会考虑用过的避孕套是不是环保么?女人真是太善于自我反思了

小Wuuuu
4个月前
广东
2
19:37 艺术让人想起缺席之物
许个小愿
4个月前
广东
2
1:08:52 “不要太沉重”,很喜欢这句话,先不要把月经跟“女性主义”挂钩,大家坐下来聊一聊,下一代的小孩子我们好好去科普去教育,也算是给从月经压抑时代走过来的自己一点希望吧
HD307699x
4个月前
江西
2
感觉小时候对月经的了解都是身边的人私
下议论, 还要用上一些神秘的代称, 仿佛
月经是生理界的伏地魔。即使是现在大家
对月经的正常周期, 经期时间, 经量,伴
随症状的认识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很希望
可以在学校就全面普及对月经的生理知
识,正确的认识这种生理现象,不要让月
经被污名化。另外十分期待关于月经的科
幻作品。

每年今日
4个月前
上海
1
小学时就帮我妈买过卫生巾,是安尔乐的,记得是长条没护翼很厚的设计。初中月经初潮是在姥姥家过年时,没怎么惊讶,因为早前读《少年文艺》已经知道月经是什么,也知道男女摩擦身体会怀孕。还记得当时是喊表弟去帮我拿的第一片卫生巾,就是安尔乐,那个长方形厚厚的质感,现在还记得。我老家对月经的称呼是“来事儿”,初中和班级好朋友有暗语,我们叫它“中奖”,“我中奖了”,我们觉得很自然。感谢我的体质,基本没被痛经折磨过,但20+时也曾有过PMS经前综合症的困扰。转眼已经20年,现在每月“中奖”的周期变短了,前阵子偶然读到一个理论,说是身体发觉它的母体还未受孕,所以在最佳生育期即将结束前,缩短卵子成熟周期,增加受孕可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的话,卵子你辛苦了但请不用卷了…有人说,绝经后,女性才会赢来真正的自由。不再被激素影响,那种平静或许值得期待。
HD938920z
4个月前
黑龙江
1
第一次来月经是在四年级,可能比大多数女孩子都要早。在英语课上我捂着肚子,老师在讲台上讲着西瓜和香蕉等水果的单词。她开始提问的时候我很忐忑,轮到我的时候她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舒服、提问了我最简单的两个单词。到回家就发现内裤上有很深颜色的东西,我之前从来不知道月经这个东西,我以为是自己生病了,觉得很害怕,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惊恐和慌乱😟我希望中小学课堂都能开设一些性教育课程…明明是一些很基本的常识却没有人去教小女孩们。让很多小女孩在记忆里对“月经”的第一印象就是羞耻的,不好的东西,从而对自己女性的身体感到羞耻。像《青春变形记》里的那个女孩一样,迎来手足无措的月经初潮。要告诉年轻女孩,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羞耻。月经初潮甚至是值得欣喜的,它代表你长大了。

晞仔
4个月前
上海
1
1:10:00 表扬六层楼老师

羽舞
3个月前
湖南
1
47:05 产妇在非单人病房被碾碎自尊这一点讲得太好了。
首先,床位之间无遮挡(有遮帘很少用);
其次,医生查房时带着乌泱泱一批人查看产妇会阴部伤口愈合情况(顺产有撕裂或侧切);
再次,产妇因疼痛无法去到卫生间时,竟然是家属拿个盆,就在床边解决小便。
虽然我的孩子都已经十二岁了,但是当时我在妇产科房间经历的这一切而导致的羞耻感丝毫没有减少。
沈表妹
4个月前
上海
1
27:16 看过那个照片!

沪上学术难民
4个月前
上海
1
37:02 突然想起来,目前unicef的女童经期护理健康包里是可重复使用的卫生巾(看材质是类布质的材料),他们有专门的经期卫生管理项目,不过目前项目重点在非洲。
沈表妹
4个月前
上海
0
00:57 背景音乐我爱了!!!
沈表妹
4个月前
上海
0
04:07 我觉得不加速会更好

荷包蛋宇宙
4个月前
北京
0
我好像从小没有太多的经期尴尬,可能是自己神经比较大条,以及家里(医护)给自己树立的自然的女性生理观念,谈论和使用卫生巾不会遮遮掩掩,不会把月经和生理期代指“大姨妈”“亲戚”。可是来月经还是有很多难言之隐,会心情变差,偶尔痛经,报名马拉松还要注意是否和生理期重合,每个月总有一周不能随心运动,看到新闻上跑马的女性因为来月经鲜血顺着大腿流下,心情很复杂,男女差异生理结构塑造却同场竞技,流血也不能阻止她们超越他们的脚步,很燃也很心疼…有时想也许正因为我们这些“弱点”,我们因而更加坚韧,因而可以更从容的和我们的身体相处,因而更加想追求一个身心灵完备的自我。
春天纪事
4个月前
上海
0
怡微老师观察和思考好细腻!还记得以前我还比较小的时候,妈妈来月经的时候,她就不陪我打羽毛球了。我问她怎么了,她从来都是支支吾吾的,跟我说,长大以后就明白了。我一直很好奇。但也没有办法去破解我的好奇。(我生活的县城比较落后,互联网普及也很慢,家里等到我上高中才慢慢买了智能手机。)后面我自己来了月经,这件事也显得很避讳,当时痛经也特别严重,也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和求助妈妈,每次都在期盼经期时间短一些,觉得它对我是种麻烦,所以也一直没有正视过太多自己来月经的感受。现在慢慢地接触女性议题的书籍与影视,才开始细致地思考这些问题❤️

Soin
4个月前
江西
0
第一次来月经时,对它一无所知,然后我以为我这一生都完了,每天都会流血,那我怎么办啊!妈妈也没有和我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直到来完那天我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月来一次。第一次痛经的时候,我也是剧烈的感受到疼痛所带来痕迹,刚开始是敷热毛巾,反复更换,但那时记忆到此停止。下城里读书后,痛经更加的频繁,也开始使用电脑了,在网路上学习到红糖姜汤和艾草红糖汤,每次都靠它们让我过的舒服一点,因为大家说止痛药有害,我也听信了,直到后面尝试了很多方法,吃朋友送的鹿胎膏,看中医喝中药,最后看到一篇科普说每月吃这么少剂量的止痛药并不会给身体造成多大影响,才开始在止痛药的作用下可以更好的上班与工作,但在这个认知之前其实我已经快忍受了十年的痛经,天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但吃止痛药也会有耐受状况,需要更换不同的止痛药,吃过很多款止痛药,总在寻找下一款止痛药。去年十一月在北京单向街书店看到一本书《我,不适应》是日本作家年森瑛的作品,里面写到讨厌月经,引起了我强烈的共感,一直以来受痛经的苦,每次都想说我真的没有遇到过像我这样痛的人,很多人都痛一两天,而我整个周期是一周,会痛三四天,持续流血的我总感到虚弱的上头,头痛,胸部胀痛,腰痛,女生的身体总是很敏感的可以感受到这些疼痛所带来的体感,同时也在去年感受到不应该把月经称作大姨妈,以此来摆脱月经羞耻,正视月经这件事,虽然不喜欢月经但从源头开始,大呼,我来月经了!
潘潘1123
4个月前
北京
0
生活在当下的女孩子,有了这波舆论导向接连不断的加持,会更轻松的面对这样的话题,真好呀!我觉得这个节目无论男女听了都会受益
舟吾
4个月前
北京
0
1:21:26 Ending曲是龙宽,太有品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