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里是《张小珺商业访谈录》2025年与大家见面的第1集节目,我邀请的嘉宾是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
2024年12月,理想将车机助手理想同学作为手机版App推出,并于此前做了基座大模型。这相当于,这家人们认知中的新能源车企,要跨界参与到与字节豆包、Kimi等个人助手的红海之战。
这场对话涵盖了这名非技术背景、被认为在产品上有天赋的创始人,过去两年对人工智能完整的技术与产品观的思考。他也首度谈了谈,MEGA失利、苹果放弃造车、雷军造车成功、如果他当了OpenAI CEO、理想会做机器人吗、怎么管理00后等各种话题。
此外,播客还放出了一部分加长版聊天。这部分和此前两小时会稍微有一些重复,保留的都是一些觉得李想有增量表达,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的地方(如果不想听,可以直接跳过)。
同时,这部分偏后的篇幅会更加个人,聊了聊一名宅男的日常生活,他长达几十年的玩游戏史,改变过他的游戏,以及从游戏中获得的世界观。
祝大家2025年,正直勇敢有阅读量:)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55 第一节:谈人工智能
* 1. 我绝对不止做一棵树了
* 2. 你都不能让你雇的人相信,你怎么让大众相信?
* 3. 我做OpenAI CEO会比Sam Altman更好吗?
* 4. 理想同学+Mind GPT要去和豆包、Kimi竞争了?
* 5. 基座模型是操作系统+编程语言
* 6. L4就是智能体
* 7. 终极产品想象是硅基家人
* 8. 人工智能表达的是能力,不是功能
* 9. 李想有理想吗?
56:12 第二节:谈智能驾驶
* 1. 三年我们能推出把方向盘摘掉的产品
* 2. 我们相比特斯拉又不缺胳膊少腿
* 3. L4实现,买车的人会更多
* 4. 我们100%会做机器人,但不是现在
01:17:50 第三节:谈汽车之战
* 1. 买法拉利
* 2. 复盘MEGA失利
* 3. 今天做的所有事是为了拿L4门票
* 4. 对雷军说,小米车要想成功,你必须all in
* 5. 2030年,我们有概率做一辆超级跑车
* 6. 我从来没有司机
01:42:47 第四节:消失的李想
* 1. 典型的李想的一天
* 2. AI是知识、认知和能力平权
* 3. 我人生最大改变是,对自己好
* 4. 从对事不对人,到先对人再做事
* 5. 只要所有的中国企业不放弃
02:08:42 以上是对李想的正式访谈内容,以下是播客的加长内容。
* 02:08:42 补充内容(可跳过)
* 02:31:49 宅男、家庭、孩子、《再见爱人》、游戏和天梯
* 02:49:24 最后的快问快答
嘉宾推荐的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苹果三部曲:《史蒂夫·乔布斯传》《蒂姆·库克传》《乔纳森传》
【更多信息】
本集文字版本:腾讯新闻原文 & 作者的收藏夹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小红书@张小珺jùn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主播...
张小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ogpass
6个月前 北京
171
小珺还是很犀利的
小丹尼
6个月前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29
问题很犀利,李想很通透,收获很多,辛苦策划这期节目👍
波咕思考笔记
6个月前 广东
112
张小珺已经是中国最好的企业深度报道者之一,如果说在 AI 这个领域,可能没有之一。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很准确,犀利,和大佬同频。这次采访的格调和理想发布会如出一辙,简洁,精准,直入主题,理性主导,感性也并不缺位。 相信若干年后,这次对李想的采访还会被很多人拿出来回味。
W怪话
6个月前 广东
105
什么时候采访黄铮
活到下一个世纪
6个月前 北京
63
李想的声音挺好听而且回答问题都非常细致、清晰,很不错,一种非常睿智的感觉。对李想的认识深了很多,挺有魅力的一个CEO,还有些少年感。成功从来都是有道理的,经验、积累、认知。
Allen34
6个月前 广东
59
说一个采访过程中李想表达的对于"隐私"的理解的技术性错误: 1.大模型的输入和隐私问题:大模型比如 GPT 等等在训练和推理阶段需要用户输入数据,这些输入数据可能包含私人信息,即使数据被分解为想子所说的 token,这些 token 仍可能反映或包含用户的隐私信息。 2.训练数据的问题:大模型通常基于大量公开或非公开数据训练,如果训练数据中包含敏感信息(例如用户聊天记录、医疗数据等等),模型就可能会在生成内容时泄露隐私; 3.逆向推断问题:即使数据被编码为 token,大模型仍可能通过生成的文本间接泄露训练数据中的隐私。举个例子:大模型可能记住训练数据中的具体信息,并在一定上下文中输出这些信息 总结:大模型 “变成 token” 并不意味着隐私问题就完全消失,相反,大模型的规模越大,隐私保护越具有挑战性。
dogpass
6个月前 北京
45
2:52:25 听完感觉,后面加长部分是更精彩的,更能体现李想是个敏感,理性和善良的人,除了做产品和企业,他更注重和他人/自己的关系,对自己欲望的放下而关注成长,在意不要因为自己说的话伤害别人,希望大家更关注选择而不是对错,建立在理智基础上去发展自己,以及关心AI发展后的分配问题,不管理想能不能成为万亿企业,这个企业的成长故事和李想个人的商业和人文精神,是值得留下一笔的。
yinwuzhe
6个月前 广东
43
这才是未来的大佬,80后的扛把子,太通透了。对比前面知乎的周源,中间差了好几个小鹏
Mike-Wu
6个月前 广东
34
2:51:42 下一期《对张一鸣的访谈》哈哈哈😆
LAY91
6个月前 北京
31
看待和自己关系这个思考简直太牛逼了。人和外部的关系本质都是自己和自己关系的映射。最核心的是要对自己好,面对自己的时候自己对自己好,面对别人的时候也要对自己好。不要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而是要善于吸取外部的有点来对自己好,看清对方对自己的好处,劣势只需要接受就好。拿着别人的优势去做事,有了正向反馈再去感谢对方,慢慢形成正向循环。太牛了,两个层面是我没有想过的。
美琪maggie
6个月前 葡萄牙
28
1️⃣互联网实现信息平权,大模型实现知识、认知和能力平权 2️⃣人的学习、验证、成长和AI的预训练、后训练、强化学习是一样的,要构建能力,能力的提升会直接带来变现和竞争力 3️⃣投资就是投人,要有能看透本质和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4️⃣看一家公司:对行业标准的定义+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化+商业化能力 5️⃣和自己的关系理顺了,一切外在都会顺利。工作里的客户是员工,家里的客户是爱人。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则万事兴 6️⃣多体验好的产品和服务,多见厉害的人,多跨界学习 7️⃣确保:给团队出的题是对的,解题的人和组织是对的,资源是能够实现目标的 8️⃣问题是机会,最困难的时候都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淡码周的东写西读
6个月前 四川
22
1:39:57 说了这么多 俩人聊的很好,吹得挺好,然而理想很长一段时期都解决不了方向盘歪的问题,解决不了车身像果冻一样晃的问题(发自一名理想L8车主)
Harryooo
6个月前 广东
20
问的,很尖锐很见血,嘉宾居然没啥反应,很安静的应对。
鎏逸
6个月前 浙江
17
关于家庭的内容令我对他刮目相看
HD613174x
6个月前 未知
13
李想的语速和回答,很像一个大模型。
HD10270029
6个月前 浙江
12
2:42:16 6个??
HD447119y
6个月前 四川
12
能提点意见不? 当抛出一个问题之后,我认为有时候需要追问,再多问一层或两层,而不是紧接着就去问下个问题了。缺点临场发挥的感觉。
Keenan
6个月前 新加坡
11
2:32:08 🌟李想说他每天都玩1-2小时的守望先锋 🌟我突然觉得惭愧,“电子阳痿”的我一直觉得当下应该有比打游戏更重要的事情,但睡前回顾一天,也没觉得执行力有多好。 🌟立个Flag:我毕业答辩完的那天晚上要玩《文明7》!允许自己慢下来去享受生活也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
奕雯
5个月前 北京
9
1:54:57 一个小时以后感觉李想终于松快了,李想从公关炸弹进化到这个反应速度,真的是成长了很多。但感觉主持人的状态始终很硬,有点为了犀利而犀利,就像是准备了非常长的问题清单,要赶快把它问完,导致有的话题的切换特别突然。
小鹿乱转
6个月前 安徽
9
感谢小珺和李想,以往对于李想的认识都只限于社交媒体上,对于他的观感一直不太好。这次三小时访谈确实更多维、透明地展现了李想对于产品的认真,对于成长的渴求,确实很值得学习。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