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哺乳期遇上乳腺炎,妈妈们该如何应对?
经历了怀胎十月的辛苦,孕妈妈们终于等来了“卸货”,却不曾想,哺乳的路途上还有一位“拦路虎”——哺乳期乳腺炎,这是产后3-4周的妈妈们常见的问题之一。我们整理了关于乳腺炎的常见疑问,帮助哺乳期妈妈们更好地应对这个“拦路虎”。
一、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
简单来说,哺乳期乳腺炎就是乳腺组织的炎症,通常伴有细菌感染。它的症状包括乳房疼痛、肿块、皮肤发红、发热,还有全身不适。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因为乳汁淤积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
二、哪些因素会增加哺乳期乳腺炎的风险?
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妈妈们太累或者压力太大,宝宝吸奶不顺畅或者乳汁排空不充分,就可能会堵奶发炎。
三、哺乳期乳腺炎有哪些类型?
1.乳汁淤积型:肿胀、疼痛,但没有明显红肿和全身症状。
2.急性炎症型:乳房发红、肿痛,伴随发热和全身不适。
3.乳腺脓肿:这是急性炎症型乳腺炎没有及时治疗的结果,肿块会变得明显,有波动感。
四、如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的关键是保证休息,继续母乳喂养,并及时排出乳汁。如果需要,还可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乳房按摩:通过轻柔的按摩来排出淤积的乳汁,能缓解乳房肿胀。不过,按摩前应注意洗手,力度要适中,避免暴力按摩,防止加重炎症。
2.物理治疗:可以使用电动吸奶器,记得选择合适的护罩,吸力不要太大,吸奶时间也不要过长。
3.局部外敷:红肿的部位可以湿敷,比如25%的硫酸镁,每次20分钟,每天三次。也可以选择中药外敷:如意金黄散用蜂蜜调糊,涂抹在大纱布上,覆盖在肿胀处。
4.乳头皲裂及疼痛:乳头皲裂时可以用点母乳或者羊脂膏来滋润,使用水凝胶护垫或者乳头保护罩也有助于减轻疼痛。
五、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抗菌药?
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增多,再加上局部红肿明显时,就需要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了。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地尼、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这些都是比较安全的药物。对头孢类过敏的,可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六、服用抗菌药物期间能继续哺乳吗?
头孢类药物是比较安全的,服药期间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要留意宝宝有没有呕吐、腹泻及皮疹的情况。但如果服用左氧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可将乳汁挤出后弃去。
七、发热时可以母乳喂养吗?
发热不影响母乳喂养,但妈妈可能会感到全身酸痛、乏力,这时候可以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温水擦浴或者冰敷降温,缓解发热。也可以服用小柴胡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八、如何预防乳腺炎?
预防乳腺炎的关键是避免乳汁淤积。妈妈们要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注意乳房卫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照顾好乳头,防止皲裂。通过这些措施,绝大多数的乳腺炎病例都可以被控制住。
总的来说,乳腺炎虽然让人心烦,但只要妈妈们掌握正确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它也是可以应对的。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