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7分钟
播放:
1.97万
发布:
10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简介】
喵叔与两位特别嘉宾——某三甲医院内科大夫张医生,以及某知名外资药企的代表桃子,深入探讨了最近备受关注的医药话题:为什么进口药正从公立医院消失?国产仿制药能否真正替代原研药?我们从国家集采政策出发,分析了医药市场的变化、患者的用药选择权,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如何在降低药品成本的同时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此外,嘉宾们还分享了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对于患者困境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剖析这一影响每个人健康的重大政策。

【主要内容】
话题事件: 最近关于进口药阿奇霉素在医院无法开到的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
嘉宾介绍: 张医生,来自三甲医院,临床经验丰富;桃子,外资药企代表,深耕医药市场与政策领域。
国家集采政策解读: 从2018年起,中国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目的在于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集采对市场的影响: 随着集采推进,许多进口原研药因价格竞争力不足,逐渐退出公立医院采购目录。
国产仿制药的质量与疗效: 张医生从临床角度分享了仿制药和原研药的疗效差异,讨论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如何确保质量。
患者的选择权: 桃子从药企的角度分析了带量采购对药品供应的影响,患者是否有足够的用药选择权?
未来展望: 随着政策的推进,医药市场将如何演变?进口药的前景如何?

【时间点】
00:00 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的质量与疗效对比
讨论集中在国产仿制药和进口原研药的质量及疗效差异,特别是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影响。讨论了国产仿制药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及医生在进口药减少供应时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10:11 仿制药的工艺差异与质量评价
探讨了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工艺差异,特别是美国FDA和中国的一致性评价标准如何影响仿制药的质量。指出不同工艺可能导致药效差异,并强调了仿制药行业面临的技术壁垒。

20:35 控释片与缓释片在集采中的问题
讨论了控释片和缓释片的生产及集采问题,特别是在制备工艺上的区别对药品选择的影响。嘉宾们分析了医生在面对患者需求时如何平衡集采政策和实际医疗需求。

25:59 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与企业应对策略
带量采购政策通过降低药价和整治医药市场乱象影响了国内外药企,特别是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市场竞争。讨论了药企应对专利到期后的价格策略,以及国产仿制药企业如何通过降低研发和推广成本压低药价。

54:10 药品供应与患者用药选择的挑战
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患者用药选择权的讨论,特别是在某些地区药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嘉宾们分享了如何通过电商等新渠道获得药品,以及带量采购政策对仿制药质量、医疗市场格局和药品创新的长远影响。

【嘉宾播客推荐】
无用书斋

仿制药 #进口原研药 #集采 #医保 #国产 #疗效 #安全性 #临床试验 #治疗等效性 #一致性评价 #医疗保障制度 #专利期 #阿奇霉素 #二甲双胍 #张医生 #桃子 #原研药 #控释片 #缓释片 #剂型 #药品集采政策 #进口药 #仿制药 #原研药 #医疗保障 #药品价格 #医药市场 #患者选择权 #临床经验

 

「素质不详」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OoopsBonnie
10个月前 北京
94
“你做药的都不担心, 我开药的担心什么啊” 这是医生说的?呵呵
HD463717u
10个月前 上海
93
三片不解决,五片药解决,果然是一股清流
weddge
9个月前 山西
79
这医生的说话方式太典了。让我有种正在医院里见医生的感觉。能反问绝不好好回答,仿佛病人都在剥削他一般。
Ashford
10个月前 美国
64
这大哥真的懂药吗…哪怕是小分子药物纯度和工艺不同疗效差的多了……而且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小分子其实根本不好合成,一些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和佐剂的差异也会对疗效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不要说副作用甚至是大分子生物药了
liwa的基本生活
9个月前 未知
59
对于这位医生我只想说认知傲慢,上帝保佑我看病不会碰到他。对于我这样年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五年临床治愈期我坚持原研药。对于基础病如果要用仿制药,可以随时观测指标,再决定换不换药。特殊病种,我觉得条件予许,尽量用原研
时代的一粒沙
9个月前 山西
44
感觉这位医生不像在业务口上医生,倒像医保局官员或行政口上的,在很多问题上避重就轻。比如三明模式的潜在问题;药品质量监管的问题。一棒子打死仿制药肯定不对,但仿制药鱼目混珠也得正视啊!
羅馬的Luca
10个月前 四川
42
06:33 前面5分钟这个医生关于中国的仿制药供给美国市场和国内的一致性评价的评论几乎都是错误的
HD257551d
10个月前 湖南
36
1:12:32 这位医生真是牛逼了哈哈哈哈,难怪医患关系这样
大全_b0b6
10个月前 山东
35
这期的医生太拉了…
halfvolle
10个月前 北京
30
男大夫水平不高还答非所问
茜茜李_aap4
9个月前 北京
29
作为一名医生特别关注这个话题,所以进来了。主播选择的这位医生实在是不能代表绝大对数医生。
肆土
10个月前 未知
25
就是医保钱不够用,三年疫情掏空了
MagusYang
10个月前 广东
24
有个小技巧,我现在买药都是在美团上直接搜商品名,比如直接搜达菲,而不是奥司他韦。搜索奥司他韦出来的大概率都是仿制药
Nicole_W
10个月前 上海
21
1:16:43 生物医药 工艺段我们的差距在哪 三甲医院医生这个水平 真吓人……
HD944046o
9个月前 河北
20
这个医生,真的一言难尽,只能说幸亏我遇到的医生有良心。药物只看疗效不看副作用吗?还三片不行吃五片,本来副作用就大,吃的药量再增加,可想而知对病人造成什么影响。看来张医生看病真的是头疼治头,至于吃药吃坏了其他地方和他没关系,再去其他科室看呗。ps.要不是有其他两位,他这个全程反问的爹味真是让人想赶紧❌
海星_LPHB
10个月前 浙江
18
这医生的观点我不认同,我吃过的仿制药药效差,副作用还多,要是按医生逻辑多吃几片,虽然达到药效了,同时副作用也让人受不了啊
双午
10个月前 上海
17
医院科室非常多,药品几千种,不同科室的医生用不同药的体感差很多。这位医生的三片五片论太吓人了。
伯理玺天德
10个月前 未知
16
这个医生的听感很差
喵叔别狐说
10个月前 北京
16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特别的角度,德国媒体DW最近出了一篇文章,叫《德国药品短缺问题严重:为什么会这样?》文章提到了这几年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药房从抗生素到退烧药,甚至生理盐水都出现了短缺,这其中涉及到的复杂的供应链问题,例如大量的药厂迁移到了印度与中国,低库存和按需生产策略,成本和仿制药问题等等,非常值得一读。
byebyenogood
9个月前 北京
14
认真听完了这一期,感觉弥补了自己的一些认知空白,也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对本期的这位医生,其傲慢和对病人的麻木感确实让人听来不适,但我觉得,这位医生反应的就是当下的现实,代表的是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医生的三观。所以,真没必要怼人家,要怼的并不是这些医生,是目前的医疗体制裹挟了医生和病人,还有药企。医生的观点,虽然听着刺耳,但感觉他的核心观点是,医生要负责的是绝大部分病人群体,药效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追求最好,也没必要渴求最新。怎么说呢?这确实是事实。主播所谓的医者仁心,也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能指望医生的医者仁心能解决当下的这么多问题。认清现实吧,后面改革的路还很长。作为普通老百姓,只能希望改革方向越来越正确,效果越来越好。
喵叔别狐说
9个月前 北京
9
鉴于目前的评论区留言,我简单介绍一下张大夫。 张大夫是北京著名三甲医院的内科医生,毕业于最权威的医科大学,博士学历。可能他的观点不主流,但是专业性还是经得住考验的。 央视网今天发布的调查文章 《公众对进口原研药的关注,折射出了什么?》https://mp.weixin.qq.com/s/o6jCFlQYYAS31HHBF9jMsg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