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4分钟
播放:
5,534
发布:
9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做播客迄今,一直作为嘉宾在好几档节目串台,终于在自己博客“精分派”的主场,请了两位熟悉的好朋友一起畅聊三小时,有了下面这期节目,欢迎大家捧场。


这次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是博道基金的量化投资总监杨梦,EarlETF的老读者应该不陌生,她管理的博道远航是 EarlONE 基金清单中的常客;另一位艾暄是我老同事,著名投资内容品牌“聪明投资者”的创始人。


这期播客,深入探讨了指数增强基金这条在主动投资、被动指数之外的“第三条道路”。通过她们的分享,可以了解到量化投资的本质、指数增强基金的优势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和配置指数增强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时间轴:


02:24 嘉宾介绍


03:30 回顾中国量化投资发展历程


07:04 量化投资在基金行业地位的变迁


13:47 私募量化的崛起与发展


21:29 量化基金经理的日常工作内容


38:00 从大学生到量化基金经理的成长历程


42:23 女性量化基金经理的优势探讨


46:09 AI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与局限


51:04 量化投资中的人为因素与系统设计


54:14 不同指数的超额收益空间差异


58:06 指数增强基金在市场大涨时期的表现


01:03:25 小盘股风格与指数增强策略


01:13:23 如何选择指数增强基金


01:18:13 指数增强基金的选择指标


01:21:34 指数增强基金在资产配置中的定位


01:24:20 结语:机构投资者青睐指数增强的启示



🎧 重点内容:


量化投资追求的是可预期、可复制、可持续的投资方法


AI是量化投资的一个工具,但不会完全颠覆投资本质


选择指数增强基金要关注业绩、方法论、跟踪误差等维度


指数增强基金适合作为长期配置型投资工具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rwns
9个月前 上海
5
杨梦的表达还是很可以的,把量化解释得很清楚
Ass嘟嘟
9个月前 河北
3
第三条道路:指数增强型基金。 「✅量化投资」 2011年,以主动权益或债券为主,量化是个点缀。 2014~2015年,第一波小高峰,超额收益空间大、股指期货长年升水。 2015年股灾后,股指期货开始深度贴水,交易大幅受限。 2016年,第二波私募量化崛起,逐渐向上游扩展,做指增、降低频率等传统量化的领域。 2019~2020年,史无前例的主动权益大爆发,量化投资一直处于边缘的角色。 2021年,以核心资产的持续下跌开始为标志,主动权益出现拐点,开始分化。 任何一种投资方法论,一旦在市场上的占比超过一定幅度,基本意味着它的收益衰减。 「✅海内外」 海外并没有特别强的指增的代表产品,反而中国指增行业发展还不错。 1)市场投资人结构不同 海外机构投资者多,做超额收益难度较大。 2)产品限制 海外可以做对冲基金(全球)。国内只能体现为指增或市场中性产品。 「✅量化基金经理」 根据(每天交易的)数据分析,挑选看好的公司。站在当前,做历史检验,预测未来的收益率。 投资:可预期、可复制、可持续。注意细节。 1)指数增强 指数的每个成分股都有对应的权重。如果最近判断A未来在涨的最好的那批,增加权重;反之,降低权重。挨个判断,形成新的权重。 2)多因子模型 基本面:通过调研/财报交流判断,可持续性、坏账风险等等。寻找未来基本面趋势向好、景气度较高的公司。 量价规律:找一些技术图像(市场的交易价格)的规律走势。 选股 - 截面:相对强弱。 历史回测:任何一个动作和调整,最好不带有主观判断色彩,通过长时间的数据检验。 3)因子择时 因子动量:轮动可能导致你配的很偏,是风险隐患所在。另外因子不可预测。盈亏同源,弹性很高,但要忍受逆转时更大的波动。 均衡:比如预测股价,基本面、估值波动,始终维持各自一半。 4)能力 学习能力、思维模式。看问题的能力,以及效率。 「✅量化 - AI」 AI已经方方面面渗透到各种的环节中,是一种工具、一个补充。 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寻找增量。异常情况 → 归因系统 → 研究进展。 不做判断,不代表不要感受市场。看盘感受市场微观结构变化。 按照金融的原理设计模型。金融市场的规律永远在时变,再极致的AI都无法抓到时变的规律。 AI在量化界只是一次统计工具的更新,没有底层算法的创新。 「✅区别」 1)标准指增 合同大幅约束了偏离的可能性,但增强的空间也大幅缩窄。 2)准指增 名字里不带“标准指增”,但实际又按对标某个指数做的,不受合同的限制。 好处是预期的超额的弹性相对更大,坏处是当一些波动来临时,超额波动也更大。 「✅超额收益」 1)投资者结构 根据不同指数主要的投资者结构的不同,超额空间不太一样。在中小股票指数里,机构投资者的占比相对低;反之,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对高。 2)成分股个数、行业集中度 量化的超额收益,是通过大样本确保规律的稳定发生。 如果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样本范围内,面临的波动相对较大,做量化增强的难度相对较大。 3)不同指数 平均超额实现的水平差别不大,只是每年难度不同,取决于行情的热闹程度集中在哪个地方。也会有阶段性窗口的问题。 按机构持仓比例的角度,沪深300增强 > 中证500增强 > 中证1000增强。长期的超额空间中证1000增强 > 中证500增强 > 沪深300增强。 「✅跑输指数」 9月24日到现在指数增强基金显著跑输指数。 1)仓位 ETF可以满仓,其他类型的基金,合同规定5%必须是现金。 2)因子阶段性失效 从风格的角度,高波指数显著跑赢低波指数,跟长期的量价规律相反。 阶段性规律的紊乱和长期规律的背离,导致因子阶段性失效。 3)超额收益的波动 指增产品更适配配置型需求,基于相对长周期的判断持有,可以忍受阶段性的波动。 ETF更适配交易性需求。 你在这个市场能赚什么钱,跟你在什么地方有研究禀赋、方法论有很大关系。 4)压力测试 历史回测,最不好的时候会造成多大影响,选择一个能接受的,定下来。除非市场发生一个新的做压力测试的场景。 「✅定位」 工具化的指增产品。 比如小盘就是小盘,而不是在300指增里买一堆股票。把贝塔和阿尔法严格区分开。 周期轮动 - 贝塔:具有长期配置的价值,都有布局的意义,但可能会有阶段性好/不好的阶段。 「✅选择指增」 1)底层配置 作为长期配置型投资工具。 在工具化大浪潮的背景下,指增产品贝塔的丰富程度远高于以前的,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既可以兼顾透明度和低偏离度,还能赚钱阿尔法。 2)选人/团队 - 可持续性 3)指标 业绩(1.2年)、跟踪误差(5年以上)、持仓(风险因子的暴露)。 看业绩的基础之上,对方法论进行归类。 比如业绩在前1/3,规模不要不太也不要太大、稍微做点分散,再筛掉跟踪误差较大的。 为什么机构投资者愿意配置指数增强基金?
captainmiaoo
9个月前 上海
3
量化嘉宾方面,再许愿:招商基金的王平公募里少有的pb-roe价值投资框架做量化的;华夏基金孙蒙,超强的超额能力。
captainmiaoo
9个月前 上海
2
杨梦老师,梦幻嘉宾。最近在研究她的策略。
风卷残云有点晕
9个月前 上海
2
好耶,第一次见杨梦上播客。梦幻联动
大忽悠Frank
9个月前 江西
1
来了来了
自以为灯
9个月前 广西
1
张老师,可以想想办法把您特别低音的部分润色一下吗,共振很强,有点听不清楚...
HLF_Etsi
9个月前 河南
1
最后讲的比较好,对于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指增,讲了具体的建议。张老师追问的好。
Kevvvin
9个月前 北京
1
56:51 张老师很会问问题 嘉宾回复的也很棒 果然是好问题带来好答案 非常喜欢这种逻辑清晰的访谈
HD808753g
9个月前 上海
0
杨梦很厉害,是公募量化的代表人物,这种产品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希望公募量化越来越强大
旸夜Alison
9个月前 广东
0
梦幻联动!
胡萝卜_0LQq
9个月前 上海
0
大佬就是厉害 很清晰明了,值得关注
本monkey
9个月前 广东
0
就说可以拿哪支,试试
独步91
9个月前 浙江
0
不买换手率高的股票基金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邦德灵灵柒
9个月前 上海
0
嘉宾说主动没有稳定的超额,但量化一样。
爱慢跑的叶
9个月前 浙江
0
最近三年公募宽基指增基本没啥超额啊
认知与实现
9个月前 广东
0
44:28 copy & update 2 CN
EverPacer
9个月前 未知
0
1:21:21 总感觉分散拿指增最后收益率可能很趋近于纯指数
RyanChowC
9个月前 海南
0
可以的,不再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了
堡垒与花
9个月前 广东
0
今年的Earl精选什么时候出来呢,刚又重听了去年的也是十一月出来的,很想听听有没有新的调整。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