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

Johnny:香港资深投资人,耶鲁历史学人,财经内容创作者(Youtube频道:《MJ说财经》www.youtube.com ;专栏:“MJFinance’s Newsletter”:mjfinance.substack.com)

本期我们和Johnny一起来聊聊川普团队、川普新政。重点讨论经济金融领域的几个提名,分析这些人可能给世界,尤其是中国带来的影响。这次讨论的结尾有些沉重,希望领导层能够听到,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时间戳和文字总结·

00:01:51这些天听到的各种任命人名都是什么部门的?

首先简单梳理一下部门架构。这两周我们听到的川普提名主要来自两个系统:总统行政办公室和内阁。

(墙裂坛制图)

00:05:34 川普选人的标准到底是啥?

川普的内阁任命策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忠诚、反建制、以及浓厚的个人偏好。

首先,极其重视忠诚。与第一任期相比,懂王本次幕僚人选在此方面要求更高,对某些职位,甚至是唯一要求。

其次,偏爱“佛罗里达帮”。到目前为止,幕僚长、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总检察长提名均来自佛州。这可能与川普长期居住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Mar-a-Lago),并在当地经营多年生意有关。这些人脉关系可以帮助他处理一些核心问题。

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反建制倾向。

除了反建制,川普还倾向于任用政治素人。在15个主要内阁职位中,长期在华盛顿政坛任职的人并不多。除了像卢比奥这样熟悉美国政治的人物以外,大多数人要么是政治边缘人物,要么就是完全的政治素人。例如,前面提到的国防部长,以及财长和商务部长的提名人选,都具有明显的商业背景,而非政治背景。

这些来自市场和私人部门的人选,会给政策带来不同的视角,尤其是在经济金融领域。这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对中国在经济金融政策上的应对,构成新的挑战。此外,一些任命还带有兑现政治承诺的色彩,如卢比奥的任命。

最后,强烈的“个人偏好”。《纽约时报》评论:川普的提名像是“自互联网兴起以来最公然的报复性调侃行为”(the most flagrant act of vindictive trolling since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但不仅仅是恶作剧。

这些任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以及应对重点。

00:13:58 马老师的政府效率部DOGE能成功吗?

川普的意图很明显,他认为现有官僚体系效率低下,阻碍政策推行。希望通过这个新设部门,绕过参议院任命,直接对政府机构进行效率评估和裁员,以实现他精简政府,节省开支的政治目标。而马斯克的强势作风可帮他打破僵局。

这种做法的逻辑在于,通过外部力量对内部机构进行监督和施压,迫使它们服从总统的政策意愿。把 “DOGE”作为悬在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以有效震慑那些试图阻挠他政策推行的官员。 他任命马斯克和Vivek,正是看中了他们敢于挑战传统,打破常规的特质。

然而,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却令人怀疑。首先,这种“大字报”式的监督方式,很容易将问题个人化和政治化,引发公关危机,最终失控。马斯克的个性鲜明,行事高调,更容易激化矛盾,使事态扩大。其次,川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各部门迎合他的政策主张,而不是真正为了提高效率,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目的, DOGE运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马斯克这两天疯狂转发的1999年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采访弗里德曼片段。罗宾逊问弗里德曼:哪些政府部门和职能值得保留?弗里德曼答:农业部?废除。商务部?废除。国防部?保持。教育部?废除。能源?废除。除了能量与军事有关。司法部?国库?保留—必须保留它来收税。从 14 个部门减少到 4个半部门。马老师斯克显然想借此佐证“DOGE”部门的合理性。然而,弗里德曼的观点是基于自由主义原则,强调保护公民自由,而马斯克却偷换概念,只强调“砍”这件事,而不是背后逻辑。

00:23:24 重点聊聊新内阁中和经济金融相关的几个提名。

和经济金融相关的职位:财政部长、商务部长、贸易代表、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SEC/CFTC、美联储主席。其中商务部、财政部和美联储是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财政部和美联储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商务部则进行经济运行的日常监管,通过经济分析和监测结果为前两个机构运用经济杠杆提供数字依据。

虽然商务部长不如财政部长重要,但两者都举足轻重。尤其财政部长,其地位在美国相当于我国负责金融的副总理,甚至部分总理的职责,因为美国没有总理这一职位。因此,美国财政部长在金融领域拥有极大的权力,与我国对接的官员也都是副总理级别的政治局委员。

除了这两个关键职位,一些人也在关注美国贸易代表的人选,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任命,之前传闻莱特希泽可能回归,但目前看来并非如此。尽管我们可能会听到很多关于美联储主席、贸易代表、经济委员会主任等官员的消息;外交方面,卢比奥的任命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仍然是财政部和商务部这两个部门。

要深入分析川普内阁,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无疑是重中之重。

00:25:52 川普对财政部长的提名为何如此纠结?

昨天刚刚宣布:新财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提名感觉很胶着:从莱特欣泽(Lighthizer),到卢特尼克(Lutnick),到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Kevin Walsh),还曾经有阿波罗CEO马克·罗文。Polymarket上赔率也咬的很紧,直到前一天还Warsh第一,Bessent第二。为什么川普其他提名都挺干脆,而财政部长这么纠结?

除了国务卿之外,目前最重要的职位就是财政部长了。财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掌管着金融市场、美债发行、国家经济安全以及税收等诸多领域,这些都将对美元的强弱产生影响。

说到美国目前的财政状况,有人可能会想到裁减公务员来解决问题,但这显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2023年美国财政总支出高达6万亿美元,其中4万亿美元属于强制性支出(mandatory spending),也就是必须支付的款项。这些强制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退休金和老兵权益等——任何调整都需要经过国会两院的批准,难以改变。除了这4万亿美元之外,还有一部分自主性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这部分支出每年都需要国会批准,其中一半是国防预算,将近9000亿美元。虽然可以考虑在国防预算上做些削减,但这对川普政府来说风险很大,毕竟“手里有枪的人说话更有分量”。自主性支出大概占总支出的1/3,也就是可以削减的空间只有总支出的1/6左右,而这部分支出又涵盖了教育、交通、医疗、执法等很多必要的日常开支,所以财政部真正能够动用的资金非常有限。

除了支出问题,美国目前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国债利息支出。由于疫情期间的大放水,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美联储不得不进入加息周期,尤其是在利率升到5%以后,美国的国债利息支出急剧增加,无论占GDP的比重还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达到了历史高位。再加上美国联邦国债的债务比重也很高,财政部长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川普最终选择贝森特,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贝森特更懂宏观经济。川普需要贝森特稳住华尔街和股市。贝森特在索罗斯基金以及后来自己创立的对冲基金,都以全球宏观策略为主,他对各国的宏观政策、汇率走向和国际金融都非常了解。

第二,川普意识到当前的美债问题非常棘手,需要谨慎处理,而不是靠喊口号或激进改革就能解决。所以他选择了更稳妥、更有市场经验的贝森特。川普在财政部长人选上的谨慎,恰恰反映出他明白这是美国目前最核心的问题,也证明他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随意任性。

美国两党其实都很清楚美国的命脉所在。

00:33:13 解决美国财政赤字和危机的核心只有一条:维持美元信用

这一届财政部长不好当。川普既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又不想放弃华尔街,至少要保证股市上涨,还要坚定地推进贸易和关税议程。这些目标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既要缩小贸易逆差加征关税、还要股市和经济一直上涨,如何才能同时实现呢?

贝森特有一些目标,例如将赤字率削减到3%,实现3%的GDP增长等。但他如何与国会配合,真正削减赤字,同时完成川普的其他目标?至少在公开场合,贝森特非常支持川普加征关税的政策,还在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关税是与其他国家谈判的起点”,至于如何应对通胀,他提到了可以通过“弱化监管”来促进经济发展,抵消通胀的影响,这很有意思。

但是关税的真正目的并非解决美国财政问题,更是谈判筹码。无论谁来担任财长,解决美国财政赤字和危机的核心只有一条:维持美元信用。

那么,如何维持美元信用?答案是制造通胀,并将其“出口”到海外,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通胀买单。所有美国财长候选人都明白这一点,只是方法和风格不同。贝森特熟悉整个体系和规则,他会利用关税谈判、金融战等财政手段来达到消减债务的目的。

除了控制赤字率,贝森特的经济观点还包括: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他和川普都明白美国的核心根基在于保持其强大的经济地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过的金融人士都明白这一点。

川普从中美贸易战中吸取了教训:贸易谈判需要时间,并非一蹴而就。对他来说,要在任期内留下政绩,贸易手段太慢,他更可能使用金融手段。川普可能会对人民币,甚至香港的联系汇率采取限制措施。这些金融手段比贸易手段更有效、更直接、也更残酷。贸易只是幌子,真正的武器是金融。我国的核心部门和高层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00:46:35 我们的应对到位了吗?

目前中国应对问题的核心,并非刺激政策力度不够,也不是外资信心不足,这些都只是短期问题。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面对川普2.0政府,考虑到他任命的内阁成员,尤其是财政部长的人选背后的考量:他任命索罗斯的投资人担任财政部长,这本身就值得警惕。本森特参与过几次关键的金融战役,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必须意识到川普真正理解了问题的要害,也就是金融战或美元战的命门所在。

有人认为川普上台会把美国搞乱,给我们喘息之机。但从他挑选财政部长以及背后的逻辑来看,他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精准地抓住了命门。

对于我们目前的应对措施,有些担忧。这种担忧并非源于川普内阁的任命本身,而是源于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财政端,这与美国的财政问题息息相关。美国的赤字必然会持续增加,削减开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中国的问题在于,房地产市场萎缩后,地方财政,尤其是依赖土地出让金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锐减。今年前10个月,这部分收入可能萎缩了20%,而且这20%的下降并非指你。虽然11月初人大通过了对地方债的支持,并可能出台其他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政策,但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

虽然高层可能对经济持保守态度,寄希望于第四季度经济有所拉升,并推出一些像以旧换新之类的消费支持政策,地方上也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但无论如何,今年的经济肯定比预期差,甚至比高层预期的还要差。问题的核心依然在于信心,不仅仅是外资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国内市场主体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

从国际宏观层面来看,我们年初的谨慎是正确的。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且掌握着美元武器。如果我们过早推出刺激政策,最大的风险在于人民币汇率。

刺激政策的时机和顺序固然重要,但更大的风险在于,如果对方针对我们的人民币、香港或资本市场采取更具限制性,甚至是类似针对俄罗斯的普世性限制措施,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提前做好预案的。不能停留在对方只想谈关税的层面。对方不会再按我们熟悉的套路出牌。第二届川普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强硬、更实际的措施,以避免在谈判中失去优势。

至于美联储主席的人选,更换并非不可能。不过,目前美联储的影响力不如财政部,财政部的政策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美国的核心问题在于美元信用,而美元信用并非由美联储直接决定,财政部反而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即使美联储主席换成凯文·沃尔什,也不会对大方向产生根本性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

—  End  —

专辑主播|Johnny 肖小跑

编辑|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主播...
肖小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