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3月5日,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落地上海,开始了为期9天的中国行。这是疫情后,诺奖作家第一次来到中国。古尔纳的行程安排地很满,辗转三地,公众释放出了难以预料的热情,除了转为内部的活动外,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而3月12日,作为古尔纳中国行的最后一站,古尔纳去到了董宇辉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达到55万,最终古尔纳作品集第一辑的销量达到10万。

针对此次古尔纳的中国行,我们聊了聊自己的观察,提供视角和事实,顶级作家的中国行之前有过吗?为什么古尔纳的到来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以及我们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

时间线

01:03 “来福萨克死”是什么意思?

02:02 我们会在这个播客节目里聊点什么?

06:20 诺奖得主古尔纳的中国行行程有多密集,把老先生都累病了

10:20 疫情三年后,古尔纳访华对中国读者的意义

11:53 古尔纳”爆冷“获得诺奖前,中国读者对这位作者的了解十分有限

22:23 责编曾说,古尔纳作品中文版的出版简直创造了世界之最

23:56 古尔纳的所有作品都是有自传性质的虚构作品,与作者的经历息息相关

29:38 文学创作在多大程度能脱离作者自身的经验?古尔纳是一个”对自己下手特别狠“的作家

32:03 特别能理解为什么诺奖会颁给一个默默无名的大学教书匠,因为他的写作主题是当下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移民

34:32 古尔纳的作品特别适合当下的中国读者阅读,是”未来预言性质的书“

36:39 古尔纳来到英国之后才开始认真考虑写作,他不仅是离开了故乡,还来到了”殖民的源头

39:17 古尔纳的语言永远是冷静的,他的”手术刀“切割自己永远比”切割“别人要多

40:00 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两方面,历史都被简化了,这是古尔纳写作的关切之一

43:30 古尔纳的写作是严谨而敏感的知识分子写作

46:15 古尔纳的经验深刻地带入到作品中,有时候模糊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的故事模型都很相似,这对作家来说会是一种劣势吗?

49:19 写作这件事,”剥削“自己比”剥削“他人更有道德合法性,作品会更真实,但写作过程也更痛苦

51:54 为了获得更多的异质性经验,看”边边角角“的世界文学是更好的捷径

55:09 为什么诺奖、布克奖获奖作者的作品,现在在中国的销量并不好?

59:41 人类的经验是互通的,文学写作关注的是人类的普遍困境,我们应该打开自己的视野,看看别人的世界

1:01:55 我们走进一个文本的过程,就是走进另外一种经验的过程

片头、尾音乐

Kick off (『BLUE GIANT』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より),BLUE GIANT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上原ひろみ

主播...
蛋仔鸡蛋仔
annie的首字母是小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