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怪正常的第033期節目。這一期分享台灣小說家王定國的作品。
兩位主播分別來自台灣和山西,都有多年北京生活和工作經驗,目前座標台灣。
我們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節目錄制於兩年前,彼時,振江剛到台灣,我們開始認識這個地方。閱讀是其中的方式之一,第一個吸引我們讀完其全部作品的作家就是王定國。
同時還可對照的文本是導演錢翔,改編自王定國短篇小說《妖精》的電影《修行》。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愉悦的阅读之旅。
實際上,這是怪正常的第一期節目,兩年後才有機緣上線,現在重聽,我們不悔早作,很慶幸當時做了這樣的記錄。我想對當時的我們說,干得漂亮!
也歡迎你一起共振。
(本期節目刪掉1分鐘內容,完整版請收聽微信公眾號版本)
一副手銬和四把手槍。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日凌晨,38歲的台中地產商王定國被綁架。
當天,他剛從超商走出來,便被圍住,雙手背銬,被拖到車後座,蒙住雙眼,左右兩人壓著他的背,下巴碰到了自己的皮鞋。
時間回到1965年,王定國十歲,在鹿港公園路天主教堂旁邊的工廠竹堆上,他被兩個工人架住手臂,兩人大聲咆哮笑罵,說注意他很久了,「要偷竹竿,為什麼那麼急,才下午四點就來門口等待工人下班。」
當時王定國強烈的想擁有一個錢筒,就是切掉頭尾留下竹節兩段,上緣切個細縫用來投幣的那種。儘管那時他根本沒有任何零用錢,父母常年奔波在外,他寄住在大表姐的裁縫店裡。
多年後回憶起來,他說「當時錢對我而言非常陌生,但我卻又知道,就是因為沒有它才讓我成為這樣孤單的小孩。」
他說「後來我才慢慢體會,我一直想要存進去的也許不是錢,應該是一種比硬幣還小的、想像可以每天從心裡掏出來再丟進去的某種神秘的東西吧。」
這神秘的東西,也綁架了他的一生。
在回答文學界老友的詢問時,他說,「你問我寫作如何開始,剛好讓我想起了這段往事,寫作不就是把廣義的竹筒裡面最沈默的東西慢慢掏出來的動機嗎?」
往後的生涯,他不斷從人世間這個「竹筒」裡 掏出種種。他用不斷的勞作,衝破這神秘的綁架。
窮人承受歷史,無常捆綁命運。時光再往回倒一年,九歲的王定國眼睜睜的看著名滿校園、作文得過兩次全縣第一的姐姐因為急性腦炎去世。
在後來的歲月中他寫道:「窮人家的悲傷都很簡短,事情辦完後地上掃一掃,流淚都在別人看不見的半夜裡,過幾天後什麼都照常,頂多每個人的神情較為呆滯,眼睛總是看著莫名的遠方。」
兩年後,王定國忽然讓他的姐姐在一瞬間活了過來。
他站在教師講台上接受老師的表揚,老師說他把小鎮寫活了,「全班人都在拍手,老師說『你也跟著一起拍呀,為自己鼓掌』」。
「我的兩只手緊貼著掌心,像夾緊了一個秘密防止它掉下來。我所抄襲的姐姐,來自一本母親藏在床底下的作文簿,題目沒有改,只是作者變成了我。」王定國用這樣的方式,懷念死去的生命,讓姐姐復活了。
文學是捆綁,是解放,是神秘的力量。
幾年後,十八歲的王定國憑藉小說《生命之歌》拿到台灣大專文藝創作比賽類第一名,比姐姐走得更遠。
因為文學,他也收穫了愛情,但橫亙在愛情面前的還有門第。在豪門女友父親的無視中,他曾淚如雨下,但決定要面對,扛起女友六年的堅持。
費時一年,他通過司法考試,成為台中法院的一名書記員,如此,得以與女友結婚。
但在參加台北司法官集訓的第四天,他就要求退訓,據說從來沒有一個公務員是這樣退出的,但那時他對體制的厭惡已經顯現。果然,工作三個月後,他毅然辭職。
後來的故事則更加傳奇,他成立一家房地產廣告企劃公司,「一九九八年之前就有了一個字一萬元的價位」,之後從事房地產,在資本中打滾。
然而即使從事房地產,他也要掙脫行業的束縛,在介紹公司概況的網頁上,如此寫到:「建築是最虛榮的致富行業,吹噓,哄抬,貪得無厭。建築也可以是最尊貴的修行,沈默耕耘,謙卑學習。」
一邊從商,他一邊還寫撰寫一系列叫做「商戰紀事」的散文,分析、譴責他所見到的社會、政治、商界的怪現狀,在報紙副刊陸續登出。火力之猛,簡直五步殺一人。
貪污懶惰的官家、勾結政府的商家、虛偽的宗教人士、麻木的台灣人心都是他炮火攻擊的目標。
有筆在手,如入無人之境。直到被一副手銬,四把槍綁架。
如何從真實的綁架中脫身?
多年後,他說:「如果小說已被稱為一種技藝,我順便在這裡證實,我能從一副手銬和四把槍中脫困回來,靠的便是這種東西。」
實際情況是,經過9個小時的折騰,最後和歹徒到華南銀行裡領取300萬元的款項後,趁機脫逃。
第二天下午正式報案,但直到直到6月25日,歹徒被抓,才宣告破案。然而,即使破案,也只有一人坐牢,其他幾人逃的逃,跑的跑。
消除被綁架的恐懼感,則需要更久的時間。
王定國把被綁架的事件寫成〈企業家,沒有家〉一文,發表在《自立晚報》副刊。一度打算移民加拿大,後作罷。
但王定國,並沒有熄火。
1995年,四十一歲的他,從12月14日開始每天一篇,寫了一系列的短散文,用來觀察、分析、譴責該年台灣一百天裡的怪現象。火力更猛,對社會的批判更烈,甚至恨不得讓自己變成撲火的飛蛾。
直到四十九歲,寫出小說《鱒魚》,這是他封筆二十年後的文學小說作品,起因只是老友在他的書房裡說了一句:「你不會再寫了吧。」
由此,他又回歸成為當年那個文學青年。
白天算賬,晚上寫小說。夜深人靜時,他就是小說家。
即使患了眼疾,他也冒著失明的危險,偷偷到書房,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卻在電腦屏幕上看到了妻子的臉,睡意濃重,但卻知道他在做什麼;就像當年為了他和整個家族對抗,像被綁架後帶他去香港度假;像為他長篇小說寫作靈感製作道具雨聲棒;像半夜裡突然發現已經抽光了最後的香煙,妻子就是有辦法從她的私藏中摸出一包拿來桌上……
王定國說,「一個女人明知不可為而又願意突破她自己身為人婦的困境,你說,文學不重要嗎,我怎麼可以不寫。」
是這樣古典的愛情。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小說家王定國更知道人生、人性的枷鎖所在,但他選擇挺身而上,正面直對。貧窮、門第、資本、暴力種種枷鎖,都化為他的養分,成為他焠鍊成鋼化為繞指柔的因素。
暗夜裡,一盞燈亮起。
文章內容參考:
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探路》、《美麗蒼茫》
宋澤萊編《王定國創作年譜﹝初稿》》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節目提到的作品:
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探路》、《美麗蒼茫》
錢翔:《修行》
視覺:DSt.

「怪正常的」播客,分享兩岸藝文風景,每週四上午七點更新。
在微信公眾號和蘋果播客都可以找到我們,歡迎分享節目給你的朋友。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