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中我们谈到了专偶婚姻制度的起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了婚姻和私有制几乎是同步产生的,是一种分配财产的制度,男性占据劳动生产地位,婚姻则是以男性的血缘子女来确定财产去向和归属的一个制度。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作为一种经济强势方对财产进行保护的经济制度。男女婚后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情况也不见得更好些。**我们从过去的社会关系中继承下来的两性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并不是妇女在经济上受压迫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由此,我们想知道“婚姻是什么”,它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对家庭的渴望或者生育足以成为步入婚姻的动机,因为社会观念中家庭是终极的安防用品,当女性遭遇的”外面的世界“是一片荒芜的时候,寻求的一种确定和安慰。像上野老师说的,婚姻一种当你不幸福的时候你甚至没有办法逃离它的东西。但在父权制下,婚育对于女性而言是必输无疑的选择。那抛却婚姻,女性还需要什么呢?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提到“被逼到极限后努力克服——这种经历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体会到。人会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如果这种体验伴随着认可,那就赚到了。如果认可是以金钱的形式出现,那就是撞大运了。难道年轻女性没有机会品味这种成就感吗?”。我们认为结不结婚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该是女性的困局,关键是解放,无论你是否处于婚姻,你是否冲破父权的枷锁,解放自己,不要糊弄自己,也不要轻贱自己。
不恋爱不结婚是否是一种更符合女权叙事的方式?我们觉得没有完美的女权主义者这个概念,女权主义是来打破枷锁的,如果你想成为完美的所谓的政治正确的女权主义者,那又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把女权主义的套子从身上拿开,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每一种经历和情绪都不会只有一种色彩,而是五颜六色的复杂混合物。
最后,我们分享了通过女权我们得到了什么?可以通过女权主义做什么?如果女权主义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在讨论什么?假如通过女权主义,自我主体性提高了,女人变强了之后呢?现在似乎像是极力避开了一个坑,站到了地面上,但环顾四周,是一片荒野,外部的环境依然是压缩女性的空间,女权主义也没有提供一个离开父权体制后我们要做什么的思路,甚至还在挣脱父权的束缚。如果说之前的女性主义带来的是解放,主体性的思考,是不是该轮到我们去往前走一步,去探索解放之后做什么,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的课题。
【本期要点】
7:48 朋友们是怎么结婚的,而“我”为什么不结婚?
17:00 开始思考婚姻是什么,不同选择意味着什么?
35:10 性的近代范式是性等于人格。
43:00 未完成的家庭革命不仅需要“新女性”,也需要“新男性”。
58:43 年轻女性除了婚姻,究竟需要什么呢?
69:16 不恋爱不结婚是否是更符合女权的叙事?
76:48 我们通过女权主义得到了什么,想通过女权主义做什么?
83:29 主体性的选择能否为结构性不公免责?
99:27 结语:女性主义教会我们解放自己。
【本期提及】
书籍:
《始于极限》 上野千鹤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文章:mp.weixin.qq.com,访谈mp.weixin.qq.com
【本期音乐】
Richter:Dream 3(in the midst of my life):Max Richter
Proud:Tamara
Boys Will Be Boys:Dua Lipa
给自己的情书:王菲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