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40分钟
播放:
2,004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阅读《流俗地》是在2022年。我们当时读完都很喜欢,就约定将来要聊一聊这本书。直到今年年初我们再次提起这本书,决定一起做个播客,认认真真和大家分享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这期播客算是迟来的读后交流。这本书对这个节目来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流俗地》语言简洁、氛围轻松,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能让读者在平淡中体味人生百态。银霞眼前的世界永远是黑暗的,她通过书里的人和事感知到世界的光,所以银霞的心却是明亮的。欢迎各位朋友就这本书或相关话题在留言区互动!
【本期时间轴】
00:42阅读缘起、作者及小说内容简介
①小说的时间线索
②书中人物的居住环境:组屋
③核心人物与关联人物
06:17小说的时代背景
①马来西亚各种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差异,多元化但不平等
②华人在经济上处于统治地位,但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13:22银霞的个人命运
①银霞的盲人设定及性格特点
②银霞“织网兜”的意象
③在盲人学校的悲剧经历
④银霞生命中重要的成年男性角色:父亲和顾有光
22:07小说叙事简练、比喻恰当且形象
30:09银霞、细辉、拉祖之间的人物关系
53:15主线故事之外女性的命运
①蕙兰和婵娟
②莲珠姑姑
③马票嫂
01:12:42书中涉及到的孩子的角色
①自杀的女学生肚子里的胎儿
②银霞打下的胎儿
③蕙兰的自然流产
④春分的怀孕
01:18:22故事情节讨论
①传奇色彩;有利于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
②马来西亚华人的生存处境
③《流俗地》弱化历史背景的原因
01:44:18马来西亚的华语写作
①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面临的边缘化
②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现状
③马华作家的尴尬处境
④马来西亚的文学“圈子”
⑤马华作家的身份及文化认同
02:04:45“出版缘起”与(更广泛意义的)作家生态
02:08:44延展讨论一:《流俗地》和《王能好》都属于人物为主的群像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是否有相似的感觉?
02:11:53延展讨论二:马华文学的读感是否与大陆、港台文学有区别?
02:18:05结语
【本期提及】
书籍:
《告别的年代》、《余生》([马来西亚] 黎紫书)
《推拿》(毕飞宇)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古犹太教》([德] 马克思·韦伯)
影视:
《我们的故事》([新加坡] 梁志强)
《推拿》(娄烨)
播客:
《痴人之爱》对话黎紫书:在《流俗地》的市井江湖里,做一个温柔的讲述者
《东腔西调》施展:下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旧梦与新生
《以读攻读》熟悉又陌生的凶险之地 华人下南洋的血泪史|马华文学01 系列 张贵兴《野猪渡河》
《一席》黎紫书:我的人生过成这样子,正是因为我要成为一个跟母亲相反的人
【BGM】
Pitahati - Sahabat
《流俗地》语言简洁、氛围轻松,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能让读者在平淡中体味人生百态。银霞眼前的世界永远是黑暗的,她通过书里的人和事感知到世界的光,所以银霞的心却是明亮的。欢迎各位朋友就这本书或相关话题在留言区互动!
【本期时间轴】
00:42阅读缘起、作者及小说内容简介
①小说的时间线索
②书中人物的居住环境:组屋
③核心人物与关联人物
06:17小说的时代背景
①马来西亚各种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差异,多元化但不平等
②华人在经济上处于统治地位,但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13:22银霞的个人命运
①银霞的盲人设定及性格特点
②银霞“织网兜”的意象
③在盲人学校的悲剧经历
④银霞生命中重要的成年男性角色:父亲和顾有光
22:07小说叙事简练、比喻恰当且形象
30:09银霞、细辉、拉祖之间的人物关系
53:15主线故事之外女性的命运
①蕙兰和婵娟
②莲珠姑姑
③马票嫂
01:12:42书中涉及到的孩子的角色
①自杀的女学生肚子里的胎儿
②银霞打下的胎儿
③蕙兰的自然流产
④春分的怀孕
01:18:22故事情节讨论
①传奇色彩;有利于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
②马来西亚华人的生存处境
③《流俗地》弱化历史背景的原因
01:44:18马来西亚的华语写作
①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面临的边缘化
②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现状
③马华作家的尴尬处境
④马来西亚的文学“圈子”
⑤马华作家的身份及文化认同
02:04:45“出版缘起”与(更广泛意义的)作家生态
02:08:44延展讨论一:《流俗地》和《王能好》都属于人物为主的群像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是否有相似的感觉?
02:11:53延展讨论二:马华文学的读感是否与大陆、港台文学有区别?
02:18:05结语
【本期提及】
书籍:
《告别的年代》、《余生》([马来西亚] 黎紫书)
《推拿》(毕飞宇)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古犹太教》([德] 马克思·韦伯)
影视:
《我们的故事》([新加坡] 梁志强)
《推拿》(娄烨)
播客:
《痴人之爱》对话黎紫书:在《流俗地》的市井江湖里,做一个温柔的讲述者
《东腔西调》施展:下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旧梦与新生
《以读攻读》熟悉又陌生的凶险之地 华人下南洋的血泪史|马华文学01 系列 张贵兴《野猪渡河》
《一席》黎紫书:我的人生过成这样子,正是因为我要成为一个跟母亲相反的人
【BGM】
Pitahati - Sahabat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主播李诺
1年前
广东
2
更了更了……
sinaosin
1年前
广东
2
1:18:28 主持人对搅下车窗这个动词的点评都比此刻对女性命运的点评有温度得多

秋水Less
11个月前
北京
2
帕比老师,读的好细

EmptyWhite
1年前
浙江
2
28:11 提到鱼线的材质/质感(尼龙)这个点,纤细的,透明的,易断的。很细节。

EmptyWhite
1年前
浙江
1
34:58 拉祖的人生就是没有眼盲的银霞的人生。

小胖她帕比
8个月前
陕西
1
1:53:38 最近在读黄锦树短篇小说集《乌暗暝》,从收编的评论、作者原序、再版序里,额外获得了一些“留台马华作家”的信息,补充如下:
①留台群体常被本土马华作家视为异类,文学范畴内外的论战时有发生。(“故乡人手拿石头,赫赫相对。”)
②黄锦树回忆故乡和童年时,说过:“如果没有走(离开马来西亚),也是死路一条。”
③曾有论调呼吁留台马华作家返马“为国服务”。黄在序中感慨:有谁关心回去的一代代作家,名字渐渐消失于文坛?(意指马来西亚缺乏创作生态,文青大多自生自灭。)
④黄锦树借评论“胶林太深,太黑了,外人进不去,也没那个兴致。”批评非同乡读者对东南亚认知的低下和无意识的优越感。(个人认为他批评得对)
呵呵_afqY
11个月前
北京
1
从23年开始断断续续的读,直到24年看完,听完这期播客,我觉得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认识,没想到融入作者自己的故事。序言里面也有提到过作者不擅长描写历史背景。其实从女性文学角度看,还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女人先苦度生活,再说投票。

DDDDGS
8个月前
江苏
1
1:26:42 男主播这里推荐的《推拿》实则在真正的盲人周云蓬做客某期播客里谈到: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推拿中刻画的盲人形象。推拿小说里才是刻板印象和猎奇心态。

神经绿
1年前
山东
0
《王赓武回忆录》

月球朗读者
1年前
黑龙江
0
思考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