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如何定义一个人究竟是内向还是外向?传统理解是一个人是否擅长社交,容格八维则是关注心理能量投注和获取方向上的差异

如今社会中,充斥着我们称为“外向崇拜”的现象:

幼时无论男女,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沉默是不被认可的,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合群】。而上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学习就是学着接受社会化,内向似乎成为“缺点”。

常在工作中的成年人,需要秉承团队协作精神,尤其现在的办公室没有任何隔断,这里的价值观是“人际关系”高于一切。

为了推进自身的事业与成长,我们不得不在公司的期许和社会的某些规则下,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遗余力地提高自身的链接能力,增加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外向这一特质也并非唯一“神话”,更严格的来说,外向可以收窄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倾向,其并不代表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可能只是不喜欢处理而已。

低“外向性”并非社恐,高外向性也并非一定能交到好朋友。这跟宜人性是相关的,拆解下来只代表着人们对社交活动的喜好度和参与度,与社交的结果和质量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内向也可能是慢热而已。即便社会因为效率原因更容易筛出来外向性更强的人,但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如何自洽~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欢迎留言!一周后,我们会在评论区给【两位留下走心评论的朋友】各送一本《心理类型》~🌸

😎嘉宾:Tina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大学心理学;前金融行业算法研究员,致力于探究人性的奥秘与自我实现。(小hong书:Tina的心理学成长笔记

⏰时间戳:

01:55 弗洛伊德能量论与“精神低血糖”:从“充能”途径来分辨内向与外向

07:16 相比于娱乐性更强、传播的MBTI,大五人格在讲什么呢?

13:00 担心被“审视”VS主动向他人发射信号

26:41 为什么美国感觉“更外向”,北欧“崇尚内向”

30:23 不止内向者需要带上“外向”面具区社交

37:32 鼓吹“外向”,是不是因为这是个好功能?

52:39 从家长到老板的期待,从“努力决定论”到追寻自洽,我们都没法对未来“打包票”

60:34 “当我成为社会主流时,我是不喜欢自己的”

67:29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在与他人的碰撞中 靠近自己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美国高中与社区大学】

🌟往期节目: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10.古埃及向死而生的璀璨:亡灵之书为何而吟?

11.人格心理学 | 假如“验出”恋爱脑,就像做MBTI题库一样

🎧片头曲作者: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Vincent-Don Mclean

主播...
莫名-橙子球
斯恒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