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何定义一个人究竟是内向还是外向?传统理解是一个人是否擅长社交,容格八维则是关注心理能量投注和获取方向上的差异
如今社会中,充斥着我们称为“外向崇拜”的现象:
幼时无论男女,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沉默是不被认可的,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合群】。而上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学习就是学着接受社会化,内向似乎成为“缺点”。
常在工作中的成年人,需要秉承团队协作精神,尤其现在的办公室没有任何隔断,这里的价值观是“人际关系”高于一切。
为了推进自身的事业与成长,我们不得不在公司的期许和社会的某些规则下,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遗余力地提高自身的链接能力,增加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外向这一特质也并非唯一“神话”,更严格的来说,外向可以收窄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倾向,其并不代表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可能只是不喜欢处理而已。
低“外向性”并非社恐,高外向性也并非一定能交到好朋友。这跟宜人性是相关的,拆解下来只代表着人们对社交活动的喜好度和参与度,与社交的结果和质量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内向也可能是慢热而已。即便社会因为效率原因更容易筛出来外向性更强的人,但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如何自洽~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欢迎留言!一周后,我们会在评论区给【两位留下走心评论的朋友】各送一本《心理类型》~🌸
😎嘉宾:Tina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大学心理学;前金融行业算法研究员,致力于探究人性的奥秘与自我实现。(小hong书:Tina的心理学成长笔记)
⏰时间戳:
01:55 弗洛伊德能量论与“精神低血糖”:从“充能”途径来分辨内向与外向
07:16 相比于娱乐性更强、传播的MBTI,大五人格在讲什么呢?
13:00 担心被“审视”VS主动向他人发射信号
26:41 为什么美国感觉“更外向”,北欧“崇尚内向”
30:23 不止内向者需要带上“外向”面具区社交
37:32 鼓吹“外向”,是不是因为这是个好功能?
52:39 从家长到老板的期待,从“努力决定论”到追寻自洽,我们都没法对未来“打包票”
60:34 “当我成为社会主流时,我是不喜欢自己的”
67:29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在与他人的碰撞中 靠近自己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美国高中与社区大学】
🌟往期节目: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10.古埃及向死而生的璀璨:亡灵之书为何而吟?
11.人格心理学 | 假如“验出”恋爱脑,就像做MBTI题库一样
🎧片头曲作者: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Vincent-Don Mclean
如今社会中,充斥着我们称为“外向崇拜”的现象:
幼时无论男女,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沉默是不被认可的,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合群】。而上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学习就是学着接受社会化,内向似乎成为“缺点”。
常在工作中的成年人,需要秉承团队协作精神,尤其现在的办公室没有任何隔断,这里的价值观是“人际关系”高于一切。
为了推进自身的事业与成长,我们不得不在公司的期许和社会的某些规则下,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遗余力地提高自身的链接能力,增加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外向这一特质也并非唯一“神话”,更严格的来说,外向可以收窄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倾向,其并不代表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可能只是不喜欢处理而已。
低“外向性”并非社恐,高外向性也并非一定能交到好朋友。这跟宜人性是相关的,拆解下来只代表着人们对社交活动的喜好度和参与度,与社交的结果和质量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内向也可能是慢热而已。即便社会因为效率原因更容易筛出来外向性更强的人,但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如何自洽~
🔎从学校和地域这些精神原点出发,聊聊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文化体验与彩蛋
🧐主播:
莫名:00后up主,个人播客【莫名奇妙:)】(b站/即刻:莫名-橙子球)
斯恒:个人播客【浮世会】(即刻:斯恒)
如果想和我们联系 / 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莫名的微信【MomingCzq】,备注【象牙塔边】,期待和你产生连接!
🌸欢迎留言!一周后,我们会在评论区给【两位留下走心评论的朋友】各送一本《心理类型》~🌸
😎嘉宾:Tina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大学心理学;前金融行业算法研究员,致力于探究人性的奥秘与自我实现。(小hong书:Tina的心理学成长笔记)
⏰时间戳:
01:55 弗洛伊德能量论与“精神低血糖”:从“充能”途径来分辨内向与外向
07:16 相比于娱乐性更强、传播的MBTI,大五人格在讲什么呢?
13:00 担心被“审视”VS主动向他人发射信号
26:41 为什么美国感觉“更外向”,北欧“崇尚内向”
30:23 不止内向者需要带上“外向”面具区社交
37:32 鼓吹“外向”,是不是因为这是个好功能?
52:39 从家长到老板的期待,从“努力决定论”到追寻自洽,我们都没法对未来“打包票”
60:34 “当我成为社会主流时,我是不喜欢自己的”
67:29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在与他人的碰撞中 靠近自己
下一期是两周后,我们来聊聊【美国高中与社区大学】
🌟往期节目:
01.在香港读书:面对浓厚的创业氛围和海景
10.古埃及向死而生的璀璨:亡灵之书为何而吟?
11.人格心理学 | 假如“验出”恋爱脑,就像做MBTI题库一样
🎧片头曲作者:记忆中的回信-N.Warden
片尾曲:Vincent-Don Mclea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有害垃圾厂厂长
11个月前
宁夏
5
emmmm怎么都没有人评论啊,那我增加一条评论吧。
下午一边听前半段一边睡觉,晚上一边听后半段一边写笔记哈哈哈。
其实聊到最后,可以发现这些标签也好,量化标准也好,其实就是社会要高效,重结果轻过程的产物。我们可以快速的通过标签选择这份工作适合的人,不一定非要是外向的人,但是很多工作都需要外向的人,于是这种氛围下逼迫偏内向的人像变形计一样,变成或者伪装成外向的人,那个圆滑的人,讨人喜欢的人。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纯闲聊的时候,我就表示了对于他的“圆滑”的与人社交的方式非常羡慕。教练,我也想学!然后他就问我的动机是什么?我说可能就是表现的像人类一点吧,其实社交对于我而言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可是就像播客里提到的和领导搞好关系,无论升职还是办事都会方便一些。他就劝我说,做你自己就好,没必要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是工厂流水线的产物,那多无聊,你是因为你的不同而让人愿意与你交朋友的。不过,我也是那么随口一说,其实懒得改,我的生活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为什么非要困于社交。

莫名-橙子球
11个月前
广东
4
🌸收听福利🌸
欢迎留言!一周后,我们会在评论区给【两位留下走心评论的朋友】各送一本《心理类型》~
有害垃圾厂厂长
11个月前
宁夏
3
好节目值得长评!听完快来评论吧!
ChanceZ
11个月前
上海
3
19:15 很有意思:小孩出生时手里拿着一个完整的球,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一个规则,就从球里拿出那一块……等到你长大了,剩下了什么,你就是怎样的。
ChanceZ
11个月前
上海
0
28:05 先期到美国的移民是当时受到宗教压迫以及不满当时英国查理一世的统治的清教徒,并不是有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