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08分钟
播放:
1,791
发布:
2年前
简介...
失踪人口终于回归了。
过去几个月里,两位主播一起/分头去了包括巴格达、贝鲁特、香港、纽约、太原、天津等多地采(chi)风(fan),积攒了大量素材。而最让我们感兴趣的题目之一,便是世界到处可见的各类本地中餐馆。
我们在准备节目时发现,几乎所有提到海外中餐的节目都会讲一遍左宗棠鸡的来历。但除了大家耳熟能详之外的美式中餐之外,印度、秘鲁、古巴、日本、马来西亚等地,都有着本地移民对于中餐的重新诠释。
但华语世界里,我们对这些中餐的奇妙变奏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关注。
于是,在吃了【来自印度的满洲炸菜花】和【秘鲁版本黑椒薯仔牛肉粒】之后,我们决定找来我们的常驻嘉宾曹雨老师,好好聊聊这件事。
在这次播客里,你将不会听到左宗棠鸡的来历。相反,你将听到:
* 印度中餐的来历是什么?
* 古巴中餐和秘鲁中餐的异同有哪些?
* 纽约犹太裔为什么这么爱吃美式中餐?
* 自我东方主义在饮食中的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美国排华法案对于中餐厅的发展造成了怎样影响?
常驻嘉宾:
曹大雨,笑口常开的大学教师,到处溜达找吃的,不太能吃辣却写了《中国食辣史》。
片头/片尾曲:Shanghai Express -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时间轴:
05:05 被忽视的流派:印度中餐与娘惹菜
14:16 华人餐饮的起源
19:10 穷人美食:秘鲁国菜与Chifa
23:10 美国华人移民史
30:02 排华法案、中国城和迁徙的移民
38:20 移民餐饮中的自我东方主义
41:14 幸运签饼和“中国寿司”
49:20 纽约犹太人的“中餐情结”
65:40 来来轩、四川饭店和日式中华料理
74:40 万物皆归酸甜口
81:38 中餐区块链:同质化与去中心化
86:55 正宗相对论:时间长短重要吗
90:03 “中餐”的特点是什么?
98:13 中产舒适区与打卡店: 二代移民餐饮样貌和海外中餐的未来
参考阅读:
融合与反叛:拉美中餐二三事
移民餐厅移民饭,越烤越糊播客
Lee, Jennifer B. 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
Coe, Andrew.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Roberts, John Anthony George. 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Chen, Yong. Chop Suey, USA: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America.
Stiffler, Matthew Jaber. 2014. "Consuming Orientalism: Public Foodways of Arab American Christians." Mashriq & Mahjar: Journal of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n Migration Studies.
Zhou, Min.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Cheung, Sidney, and David YH Wu (eds.). The Globalisation of Chinese Food.
过去几个月里,两位主播一起/分头去了包括巴格达、贝鲁特、香港、纽约、太原、天津等多地采(chi)风(fan),积攒了大量素材。而最让我们感兴趣的题目之一,便是世界到处可见的各类本地中餐馆。
我们在准备节目时发现,几乎所有提到海外中餐的节目都会讲一遍左宗棠鸡的来历。但除了大家耳熟能详之外的美式中餐之外,印度、秘鲁、古巴、日本、马来西亚等地,都有着本地移民对于中餐的重新诠释。
但华语世界里,我们对这些中餐的奇妙变奏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关注。
于是,在吃了【来自印度的满洲炸菜花】和【秘鲁版本黑椒薯仔牛肉粒】之后,我们决定找来我们的常驻嘉宾曹雨老师,好好聊聊这件事。
在这次播客里,你将不会听到左宗棠鸡的来历。相反,你将听到:
* 印度中餐的来历是什么?
* 古巴中餐和秘鲁中餐的异同有哪些?
* 纽约犹太裔为什么这么爱吃美式中餐?
* 自我东方主义在饮食中的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美国排华法案对于中餐厅的发展造成了怎样影响?
常驻嘉宾:
曹大雨,笑口常开的大学教师,到处溜达找吃的,不太能吃辣却写了《中国食辣史》。
片头/片尾曲:Shanghai Express -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时间轴:
05:05 被忽视的流派:印度中餐与娘惹菜
14:16 华人餐饮的起源
19:10 穷人美食:秘鲁国菜与Chifa
23:10 美国华人移民史
30:02 排华法案、中国城和迁徙的移民
38:20 移民餐饮中的自我东方主义
41:14 幸运签饼和“中国寿司”
49:20 纽约犹太人的“中餐情结”
65:40 来来轩、四川饭店和日式中华料理
74:40 万物皆归酸甜口
81:38 中餐区块链:同质化与去中心化
86:55 正宗相对论:时间长短重要吗
90:03 “中餐”的特点是什么?
98:13 中产舒适区与打卡店: 二代移民餐饮样貌和海外中餐的未来
参考阅读:
融合与反叛:拉美中餐二三事
移民餐厅移民饭,越烤越糊播客
Lee, Jennifer B. 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
Coe, Andrew.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Roberts, John Anthony George. 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Chen, Yong. Chop Suey, USA: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America.
Stiffler, Matthew Jaber. 2014. "Consuming Orientalism: Public Foodways of Arab American Christians." Mashriq & Mahjar: Journal of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n Migration Studies.
Zhou, Min.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Cheung, Sidney, and David YH Wu (eds.). The Globalisation of Chinese Foo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唐嘉澍Jason
2年前
天津
3
知识满满的一期,感谢好内容!
天津饭的起源以前写食评的时候做过一些调研,把自己文章中相关的一段贴在这里供参考探讨:
“天津饭的由来没有定论,但是比较受认可的由来是战后日本中华料理在特定时间受特定历史事件影响而集中多点开花的产物。什么是天津饭?其实就是一份浇了料汁的蟹/海鲜玉(蟹肉或者仿蟹肉为主)盖饭,在整个天津料理谱系中最类似的菜品是锅塌里脊,但不同之处在于锅塌里脊的主料是猪里脊而不是海鲜。天津饭是在日本战败之后在东京和大阪几乎同一时间出现的,代表餐厅分别是来来轩和大正轩,风格也不同,关东版本是糖醋口,关西版本是酱油口,关东称为天津丼,关西称为天津饭,早期食材使用梭子蟹肉为多,后来关西一部分改用了更便宜的虾肉(川津海老),而关东很多也变成蟹肉棒了(仿蟹肉)。但为什么是天津呢?最受认可的说法是,日本战败之后,大量被释放的俘虏和随员都需要从天津港返回日本,而因为运力有限,返日人员都多少有在天津生活的经历,天津也成为了彼时最被认知的中国城市,被冠在许多从中国北方传入的料理食物名字的前面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比如糖炒栗子在日本就被广泛称为天津甘栗。还有一个小众的起源说法(由天津厨师马莲慧发明)是来源于一位叫做坂本一敏的拉面研究学者在他探究拉面源头的书里写的,当时他去了天津西青区的一家酒店(鑫茂天财酒店)的中餐厅和主厨聊天时偶得,据说时任主厨马金鹏的祖辈马莲慧于1909年去神户交流MSG(味之素)的使用制作方法,作为答谢现场烹制了红烧带鱼和芙蓉虾球,后者被认为对后来天津饭的出现有所贡献,算是有口述记录的最早类似料理在日本出现的时间,但我认为关系不大,而这家天津酒店里的餐厅也早没了,变成了一家湘菜。”

Monk_zZ
1年前
浙江
2
我在洛杉矶的熊猫吃到了只有20多年前皖南县城夜市里才有的,后来哪怕去了地级市高中就已经找不到的,更不要提后来去了北京工作更是不可能再碰到的,偏干偏脆的充满锅气的炒面...
而我又是食物极端本位主义者,除了我儿时门口的与我家里做的,其他都是别人的食物,我对海外中餐毫无偏见,当然,也可能部分因为我对中餐毫无偏爱

Eric666666
1年前
北京
2
19:26 PFChang其实高端化做的还挺好的,口味老中也能接受

BellonaBello
2年前
美国
1
推荐各位一本书:Have You Eaten Yet? Stories from Chinese Restaurants Around the World
Book by Cheuk C. Kwan。作者是系列纪录片《中餐馆》的制作人,走访世界各地中餐店面前后,非常有启发性,可以与本集相得益彰。
HD879149o
2年前
湖北
1
一个披萨都如此坚守的欧洲拒绝尝新的欧洲怎么可能会有你们设想的本地中餐,美国就不一样了一个移民聚集地就是融合为主调
陈百万1000000
2年前
上海
1
非常好玩,增加了许多不一定有用但却有趣的知识
jadf
1年前
陕西
1
找到港大dr MAK Sau-wa 麦秀华的博士论文可以参考。广东本地的传统奶酪

alin__
1年前
澳大利亚
0
moo goo gai pan, egg foo young, and wor su gai 会中文 会英文 和会粤语的都沉默了

玛卡巴卡o
1年前
山西
0
感谢,知识点很多!提个小小的建议,如果口条再流畅一些就好啦

torresqqq
1年前
上海
0
请问这里提到的是谁呀,听的不是太清楚
mmmmmmm
9个月前
上海
0
55:31 hhh 同听说过这个说法

角落贝壳
1年前
浙江
0
1:03:13 哈哈哈哈欧洲中餐很游离,说的好对啊,在留学的时候经常去吃中餐的是我们留学生,欧洲的中餐总体不贵,巴塞罗那的很好吃价格也不贵综合类多,阿姆斯特丹价格贵一点但是菜量很大很扎实,去鹿特丹吃过粤菜,一个茶楼,好多外国人吃粤点,罗马的中餐价格适中偶尔吃吃可以不是很好吃,慕尼黑也去吃过记得点了一个清蒸鲈鱼好吃,不是很贵,米兰中餐口味种类已经堪比国内了,价格比罗马贵,中超也是比罗马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