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人口终于回归了。
过去几个月里,两位主播一起/分头去了包括巴格达、贝鲁特、香港、纽约、太原、天津等多地采(chi)风(fan),积攒了大量素材。而最让我们感兴趣的题目之一,便是世界到处可见的各类本地中餐馆。
我们在准备节目时发现,几乎所有提到海外中餐的节目都会讲一遍左宗棠鸡的来历。但除了大家耳熟能详之外的美式中餐之外,印度、秘鲁、古巴、日本、马来西亚等地,都有着本地移民对于中餐的重新诠释。
但华语世界里,我们对这些中餐的奇妙变奏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关注。
于是,在吃了【来自印度的满洲炸菜花】和【秘鲁版本黑椒薯仔牛肉粒】之后,我们决定找来我们的常驻嘉宾曹雨老师,好好聊聊这件事。
在这次播客里,你将不会听到左宗棠鸡的来历。相反,你将听到:
- 印度中餐的来历是什么?
- 古巴中餐和秘鲁中餐的异同有哪些?
- 纽约犹太裔为什么这么爱吃美式中餐?
- 自我东方主义在饮食中的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美国排华法案对于中餐厅的发展造成了怎样影响?
常驻嘉宾:
曹大雨,笑口常开的大学教师,到处溜达找吃的,不太能吃辣却写了《中国食辣史》。
片头/片尾曲:Shanghai Express -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时间轴:
05:05 被忽视的流派:印度中餐与娘惹菜
14:16 华人餐饮的起源
19:10 穷人美食:秘鲁国菜与Chifa
23:10 美国华人移民史
30:02 排华法案、中国城和迁徙的移民
38:20 移民餐饮中的自我东方主义
41:14 幸运签饼和“中国寿司”
49:20 纽约犹太人的“中餐情结”
65:40 来来轩、四川饭店和日式中华料理
74:40 万物皆归酸甜口
81:38 中餐区块链:同质化与去中心化
86:55 正宗相对论:时间长短重要吗
90:03 “中餐”的特点是什么?
98:13 中产舒适区与打卡店: 二代移民餐饮样貌和海外中餐的未来
参考阅读:
Lee, Jennifer B. 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
Coe, Andrew.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Roberts, John Anthony George. 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Chen, Yong. Chop Suey, USA: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America.
Stiffler, Matthew Jaber. 2014. "Consuming Orientalism: Public Foodways of Arab American Christians." Mashriq & Mahjar: Journal of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n Migration Studies.
Zhou, Min.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Cheung, Sidney, and David YH Wu (eds.). The Globalisation of Chinese Food.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