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点起床,五点起床是一个和大家共读成长的频道。通过每天清晨二十分钟的阅读分享,每天进步一点点 improving little by little everyday。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本讲工业革命的书,我也是刚刚纸质书开始看,所以今天是看到哪里,就简单分享到哪里
一些摘录:
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所谓交易成本(或扩展工业品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像所有欧洲列强当年所做的那样去为本国制造业和敢于冒险的商人阶层大力开辟统一的国内国际市场。
是什么阻碍今天的印度(或其他发展中国家)模仿1978年以后的中国或当年的英国引爆一场工业革命?印度没有自己的玩具供应链是因为缺少良好发酵的日用品市场和市场创造者,以使印度千百万自给自足、自由放任的农民能在基于劳动分工的原理上组织起来从事规模生产和销售。
简而言之,印度缺了一个原始工业化“胚胎发育”阶段来开启它自身的工业革命,来创造和培养一个广大的商人阶层,来提高草根民众的购买力,来将农村剩余人口转变为有组织的劳动大军,来推动劳动分工并形成全国性的产业链和分销网络,来投资国家和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
荷兰拥有前工业时代最精巧的造船技术,最具开拓精神的商人和重视商业的政府和最发达的商业金融机构。但它没有重视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没有一个强大和集权的政府来刻意培育和控制全球棉纺织品的投入产出供应链和市场——它没有印度纺织作坊来教他们棉花纺织技术,也没有美洲殖民地几乎无限供应的棉花。
只有棉纺织品才具备几乎无限大的世界消费市场,才对劳动力要素具备几乎不变的规模报酬,才能够对其生产环节实行最细密的劳动分工并通过分工成倍以至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也才能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机器代替人)提供正确的切入点和利润回报。
没有世界市场,就不可能有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开拓与政治制度无关;世界市场的开拓,却与重商主义国家政策和国与国的激烈竞争息息相关。
英国的私有财产权制度并没有如制度经济学大师诺斯(North)和他的学生们Acemoglu和Robinson所想象的那样变得更“安全和有效”,它垄断的市场并没有对国外竞争者变得更加自由,它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对劳动人民变得更加包容。但是,在政府主导的重商主义政策下连续不断的、以发展制造业为核心的原始工业化和国内外市场培育,让英国变得更加富裕、强大和富于技术创新。而英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什么关系,却与它拼力为国内制造业打造和开辟的全球统一大市场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的“胚胎发育理论”

分享其中的一些思考延申
1、“为技术知识和创新是从重复的实践、具体的工业建设、产品竞争以及满足市场需求和攫取市场份额的激励中来的。或者说,是从生产过程中来的。”——我们关注新材料,基于底层创新,但是一定不是更牛逼的专家团队,最顶级的技术科研,而是要能为市场,为生产验证,要在生产和市场中验证。
2、“对于机器(生产工具)的规模化生产(即马克思讲的“扩大再生产”)的程度以及有形资本再生产的速度和范围,就像劳动分工一样,极大地依赖于市场的规模。”——一定是无限大的世界消费市场(光伏、电池),才能倒逼更极致的劳动分工,机械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所以,出海企业的必选项而不是选择题。
3、“以发展制造业为核心的原始工业化和国内外市场培育,让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变得更加富裕、强大和富于技术创新。”——一定是制造业核心,苏州有着很好的基础,挖掘和把握苏州制造业出海的红利
微信公众号/知乎号:R researching
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Ronnie晕晕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