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47分钟
播放:
5,392
发布:
1年前
简介...
【抽奖活动】
奖品:猫狗主题便签各一,购于东京银座伊东屋。
参与方式:在留言区参与本期节目的主题讨论即可,主播们会在留言中选取一位高质量留言的小伙伴送出两本便签。
*不包含海外、港澳台及一般快递不便送达的偏远地区,敬请谅解。
【导语】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于1929年首次出版。这部作品因其复杂的叙述结构和深刻的主题而广受赞誉和研究,通过四个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康普生家族的衰落和南方社会的变迁。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叙述者讲述:有智力障碍的本吉、充满内心痛苦的昆丁、冷酷现实的杰森,以及康普生家族的黑人仆人迪尔西。这种多视角的叙述方式,赋予了小说极大的深度和复杂性,让读者体验到不同时空和心理状态的交织。
《喧哗与骚动》确立了福克纳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杰作,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学作品。
今天我们在阅读《喧哗与骚动》时,依然会被它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情感所吸引。
【译本选择】
主播们的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李文俊:作为早期译者之一,李文俊的翻译在推动福克纳作品在中文世界的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译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受到了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
我们在阅读时发现的一点问题是在班吉的章节,译者会把原文中缺失的宾语在译文中补齐,一方面的确能够降低阅读难度,但另一方面在表现班吉作为一个智力障碍者的思维模式上就和原文有了一定的偏离;
李继宏:翻译风格更简洁,措辞更具诗意,有时会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连贯性。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今天的表达方式;
叶佳怡:台湾2023年的全新译本,译者叶佳怡是梁实秋翻译大师奖得主,同时又是小说家,译文细腻流畅,忠实于原文,但也难免带着些“台湾腔”,在阅读时仿佛会在耳边响起;
【谁在聊】
主持:Ryan
然少、咸慧
【时间轴】
00:16 书籍简介
01:45 大家的阅读感受
07:57 福克纳现实生活与小说的对照
09:34 杰生是老三还是老四?(答案:老三)
11:19 四个叙述视角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13:21 福克纳与存在主义的渊源
15:47 关于意识流
19:56 第一章 班吉 进入智障者的意识流
27:57 为什么用班吉作为第一章
30:59 小说与宗教的对照
35:11 树与忍冬 嗅觉的作用
39:31 第二章 昆丁
40:20 昆丁帮助小女孩那一段叙述的作用是什么?
42:21 昆丁对妹妹贞操的执着
53:14 时间的隐喻
58:20 第三章 杰生
1:00:09 如何理解杰生?
1:07:19 推测小说章节排序的理由
第一章 班吉 代表人的本能、生物性的阶段
第二章 昆丁 代表家庭、传统
第三章 杰生 代表现代性,物质、现实以及传统的瓦解
第四章 迪尔西 代表精神性,人最美好的一面与可能
1:14:23 无声的主人公 凯蒂
1:14:36 凯蒂是如何走向“堕落”的?
1:21:53 凯蒂的结局
1:25:10 文学与音乐
1:29:59 第四章 迪尔西
1:33:44 对迪尔西的矛盾感受
1:39:20 迪尔西一家
1:41:58 主仆关系的中西对比
1:47:20 最后的疑问和结局
1:53:10 译本的选择
2:00:00 意识流已经被文学书写遗弃了吗?
2:05:25 作家中的“剑宗”与“气宗”
2:06:38 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典?
2:15:45 本期推荐
【提及的作品】
《押沙龙,押沙龙!》威廉·福克纳
《八月之光》威廉·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威廉·福克纳
《萨托里斯》威廉·福克纳
《存在主义咖啡馆》莎拉·贝克韦尔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尤利西斯》乔伊斯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老人与海》海明威
《白鲸》梅尔维尔
《1984》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哈利波特》系列 JK·罗琳
【下期书目】
《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
【剪辑&音乐】
剪辑:Ryan
音乐:《Broken Home》with Suno
奖品:猫狗主题便签各一,购于东京银座伊东屋。
参与方式:在留言区参与本期节目的主题讨论即可,主播们会在留言中选取一位高质量留言的小伙伴送出两本便签。
*不包含海外、港澳台及一般快递不便送达的偏远地区,敬请谅解。
【导语】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于1929年首次出版。这部作品因其复杂的叙述结构和深刻的主题而广受赞誉和研究,通过四个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康普生家族的衰落和南方社会的变迁。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叙述者讲述:有智力障碍的本吉、充满内心痛苦的昆丁、冷酷现实的杰森,以及康普生家族的黑人仆人迪尔西。这种多视角的叙述方式,赋予了小说极大的深度和复杂性,让读者体验到不同时空和心理状态的交织。
《喧哗与骚动》确立了福克纳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杰作,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学作品。
今天我们在阅读《喧哗与骚动》时,依然会被它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情感所吸引。
【译本选择】
主播们的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李文俊:作为早期译者之一,李文俊的翻译在推动福克纳作品在中文世界的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译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受到了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
我们在阅读时发现的一点问题是在班吉的章节,译者会把原文中缺失的宾语在译文中补齐,一方面的确能够降低阅读难度,但另一方面在表现班吉作为一个智力障碍者的思维模式上就和原文有了一定的偏离;
李继宏:翻译风格更简洁,措辞更具诗意,有时会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连贯性。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今天的表达方式;
叶佳怡:台湾2023年的全新译本,译者叶佳怡是梁实秋翻译大师奖得主,同时又是小说家,译文细腻流畅,忠实于原文,但也难免带着些“台湾腔”,在阅读时仿佛会在耳边响起;
【谁在聊】
主持:Ryan
然少、咸慧
【时间轴】
00:16 书籍简介
01:45 大家的阅读感受
07:57 福克纳现实生活与小说的对照
09:34 杰生是老三还是老四?(答案:老三)
11:19 四个叙述视角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13:21 福克纳与存在主义的渊源
15:47 关于意识流
19:56 第一章 班吉 进入智障者的意识流
27:57 为什么用班吉作为第一章
30:59 小说与宗教的对照
35:11 树与忍冬 嗅觉的作用
39:31 第二章 昆丁
40:20 昆丁帮助小女孩那一段叙述的作用是什么?
42:21 昆丁对妹妹贞操的执着
53:14 时间的隐喻
58:20 第三章 杰生
1:00:09 如何理解杰生?
1:07:19 推测小说章节排序的理由
第一章 班吉 代表人的本能、生物性的阶段
第二章 昆丁 代表家庭、传统
第三章 杰生 代表现代性,物质、现实以及传统的瓦解
第四章 迪尔西 代表精神性,人最美好的一面与可能
1:14:23 无声的主人公 凯蒂
1:14:36 凯蒂是如何走向“堕落”的?
1:21:53 凯蒂的结局
1:25:10 文学与音乐
1:29:59 第四章 迪尔西
1:33:44 对迪尔西的矛盾感受
1:39:20 迪尔西一家
1:41:58 主仆关系的中西对比
1:47:20 最后的疑问和结局
1:53:10 译本的选择
2:00:00 意识流已经被文学书写遗弃了吗?
2:05:25 作家中的“剑宗”与“气宗”
2:06:38 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典?
2:15:45 本期推荐
【提及的作品】
《押沙龙,押沙龙!》威廉·福克纳
《八月之光》威廉·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威廉·福克纳
《萨托里斯》威廉·福克纳
《存在主义咖啡馆》莎拉·贝克韦尔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尤利西斯》乔伊斯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老人与海》海明威
《白鲸》梅尔维尔
《1984》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
《哈利波特》系列 JK·罗琳
【下期书目】
《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
【剪辑&音乐】
剪辑:Ryan
音乐:《Broken Home》with Sun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眠_uVCH
1年前
陕西
3
想起了2010年大学时从校图书馆借这本书的情景,想起了我刚看到第一段就被吸引,还想起忍冬花的香气,同名电影也看了。除了这本外,还喜欢《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

麻烦本烦
1年前
甘肃
1
好认真的时长好喜欢——°˖✧︎◝︎(⁰▿︎⁰)◜︎✧︎˖°
安时静笃
1年前
中国香港
0
我马一下,怎么首页现在才推给我,我很喜欢这本书的。
KK喜欢睡大觉
1年前
江苏
0
我记得里面的昆汀打算去自杀的一段,漫长闷热的一天的所见所闻作者写得非常细腻,我能感觉到昆汀其实为这天准备很久了,他作为一个父权社会的产物实在是受不了不能称为“大男人”还要不断仰仗家里的感觉。
HD615484x
1年前
重庆
0
一年前买了这本书,读了第一二章好难啃,一直放着吃灰,听了这期播客又点燃了我的好奇心😄
安时静笃
1年前
中国香港
0
22:54 我最近看普拉斯的《钟型罩》时,发现她也写过类似的表述。女主被人打倒在地时,文字不是“我倒在了地上”,而是“大地飞速上升,打在我身上”。普拉斯本人是个诗人。福克纳用这种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写法来写班吉的部分,可能也是想体现心智受限的班吉和诗人有相通之处吧。

今天是昨天的明天
1年前
江西
0
超喜欢福克纳
HD962698u
1年前
辽宁
0
主持人愿意分享一下日本的攻略吗:)
安时静笃
1年前
中国香港
0
37:53 忍冬就是金银花,小时候家长应该让喝过,比较下火(笑死)。如果对精油有理解的话可以买支忍冬精油闻闻,是很清甜的气味。书里忍冬的含义应该也是和忍冬在西方文化的含义有关。好像忍冬一般都是纯洁幸福的象征,比如《悲惨世界》里马吕斯好奇冉阿让作为逃犯怎么把珂赛特好好养大的,就有一句这样的心理描写:一群剑麻丛中怎么开出了忍冬花(不是原句,大概意思是这样)?还有我在外网上查到了一个和忍冬有关的说法,意思是忍冬象征忠诚,尤指配偶间的忠诚。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未婚女性是不能带忍冬花回家的,因为忍冬花的香气会让她们做有性暗示的梦。权作参考哈。(出处:https://www.woodlandtrust.org.uk/trees-woods-and-wildlife/plants/wild-flowers/honeysuckle/)
seattle1900
7个月前
山东
0
看完回来听了第二遍,解读的太好了。我看昆汀帮助小女孩那一段的时候也很疑惑,本来我觉得他可能把女孩投射成凯蒂,还是想要救赎她,但是Ryan的解读说女孩家族是另一个康普生家族的投射。这个解法很妙!最近在精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总是跳戏,如果康普生家族里有一个阿迪克斯会是什么样子呢?后又觉得,那种家庭氛围无论如何也养育不出一个阿迪克斯!
HD962698u
1年前
辽宁
0
能分享看的是哪个译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