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周起史蒂夫说将会不定期进行一周双更,每周一期对谈,一期回信或独白。如果你觉得节目对你有帮助,欢迎向我打赏!
本期节目是听众来信问答,话题包括:
1:51 如何化解小时候不被偏爱的痛苦
12:13 不要默认家人的人格都是健全完善的
20:49 付出真心之前你需要检查的3件事
33:07 父母的暴力循环子女有可能改变吗?
听众信箱:[email protected](信件依次回复,目前回复到了2022年2月的来信)
“史蒂夫说”被评为2019苹果最佳播客,2022年CPA中文播客奖年度成长类播客,这是一个通过深度交流拓展意识边界,探索个人成长之道,加深对自我和世界理解的谈话类节目。主播Steve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普工作者。他的微博是@史蒂夫说,公众号是sxxsteve,也欢迎访问节目官网steveshuo.com 或者到afdian.net 赞助本节目
主播...

史蒂夫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w_XFgX
1年前
广东
5
37:26 steve这里说得太到位了 我听完也是这个感觉 这位来信者的文笔非常好 冷静客观且克制地描述了家暴的画面 就仿佛在我眼前有一部默片缓缓展开

秋池
1年前
上海
6
那天听到曾奇峰老师说过,原话忘了,大意是说痛苦有时候也能缓解死亡焦虑。和让自己难受的人打交道,天天痛苦抑郁焦虑,我们就会觉得人生特别特别漫长。与让你痛苦、难过的人纠缠,负能量互相交织,不仅可以极大地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感,填补了无价值的空虚与恐惧,而且能暂时摆脱死亡焦虑,也即“体会永生”嘛。对应到这期听众来信的父母家暴的故事,如果父母长期争吵互殴却怎么也不离婚,其实有可能是他们在玩一种“体会永生”缓解死亡焦虑的游戏,因为痛苦让人紧紧捆绑,而开心与放松会使人分离(开心了你就没那么需要我了)。只是苦了孩子。孩子并不想参与他们体会永生的游戏。

钰全
1年前
云南
6
46:34 非常感谢Steve的分析~从一个我没有思考过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其实冲突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意义更关键,真实的情感沟通是家庭里非常需要但很难表达出来的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时候争吵像是一次谈判,而双方相谈甚欢的速度可能远超我的想象。🤣只是我作为孩子完全没有受到这个事件的收益,反而让我形成了回避冲突,厌恶冲突的习惯性思路,有时候正视这件事,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应该更关键。

夕未
1年前
福建
6
一周两更太好啦太好啦 最最最喜欢听众回信环节

Lexiey_
1年前
湖北
6
39:18 母亲对临时起意很反感,单从行为分析,就是单纯表达不愿意啊,而且彼此是非常熟悉的家人,所以怎么会刻意想引起对方的愤怒,引起愤怒就是引起注意,母亲自己也需要花精力去回应,有这种意图会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这里吐槽一下Steve的解读)所以母亲只是想表达不满
而且当时的背景是春节,春节休假是断货的,重新购置给别人的礼物很麻烦

不如容与_
1年前
天津
6
第一次打赏给到我们史蒂夫,谢谢你,加油呀!

wefallasleep
1年前
江苏
7
42:31 之前小时候每次我爸妈吵架我都找我表姐哭诉,我表姐就说,习惯就好,有时候吵架是父母的一种相处方式。听steve说这是双方的一种游戏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Ashneverlost
1年前
四川
8
1.这不关我的事 对我造成痛击的家人或许是自己本身会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无法用我们能够接受的表达去描述他们想要我们做什么(又或许是他们在意的点打在了我们身上,很痛但是确实不是我们的事),去观察他们的痛苦源于什么地方,可能是因为什么事情,不仅是对自己伤口的负责,也是对家人情感的追因。我们要跳出当时被伤害的框架去看到更加复杂的背景,因为可能错不会单纯压在某一方身上,不应对自己残忍
2.这就是我的事 伤害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就是我所切实经历的,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场景每每回想依旧鲜活的,真实的伤痕。不用说“我不在意了”,要说“嘿,我现在正面对着你”,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事,去直面伤害,反复练习提醒自己,这是我的事,但我有足够勇敢去面对每一次冲突,直面冲突,训练自己的心灵基地,总有一天会变成坚不可摧的心灵堡垒(不是冷冰冰的围墙,是接纳自己的脆弱,保护受伤的自己,构筑强大的防线的心灵疗愈池)
冲突不可避免,矛盾也不能选择,每个人都面临或大或小的问题,那么我们始终都需要分析问题,构筑观念,反复训练,循环往复,欢迎讨论。
不眠大陆
1年前
新西兰
8
07:11 刚开始听到说考虑对方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其实觉得很不安。我以为思路是去体谅对方也是花心思做了平衡的,但我个人体验是长辈就是有情感的偏好。继续听下去就意识到,可能看到全貌意味着不要把对方的行为定义为自己和关系有问题,自己有问题。

南番顺车神
1年前
广东
10
43:36 最后一个故事好像我家,我妈经常有意无意刺激我爸,故意激怒我爸说一句过份的话,然后我妈就站在道德注意点开始发作,最后一直到我爸闭嘴认错结束,我妈很爽于压制我爸,我爸又经常反复在一些重复的问题上惹怒我妈,然后反反复复重复了三十多年,老两口经常开心的出去旅游,而我再也不想在家里多待一周时间。

一刀川
1年前
广东
10
00:26 一周两更泰裤辣🫡

猫漠漠
1年前
广东
11
32:48 绝了 steve这一段说的真好 给我了挺多启发的 我的情感经历比较少 之前还遇到了一个特别会伪装的渣男 当时我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受伤 所以我从那会儿到现在对亲密关系的开启都非常小心翼翼 很怕被伤害 因为不是很知道该怎么观察对方 辨别对方 从哪些方面去入手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是真诚的 是否是那个对的人 甚至对接近我的男性我都会很容易产生怀疑😞现在就处于很想谈恋爱但又瞻前顾后的状态 想多听听老师聊聊亲密关系~

aannnnn
1年前
贵州
14
13:17 这妈妈典型的人格障碍吧,哪有人骂女儿老处女的😓

LLLL_08
1年前
上海
17
17:10 我一听到那位母亲的行为模式,第一反应也是bpd边缘人格障碍,渡人太难,只能自救。作为曾经也接触过bpd的人,我的建议是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让自己能够去理解母亲的一些行为,如果不能做到远离,那也努力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也许可以读一读《亲密的 陌生人:我们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相处》 (Stop Walking on Eggshells:Taking Your Life Back When Someone You Care About Has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桂花猎手狸花猫
1年前
山东
34
09:52 尽量看到全局,可能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是指桑骂槐的桑,不是自己的错。当然这种迁怒他人的方式肯定是错的。对方的评价也没那么重要,她不了解你,也无法触及你长大后构建的生活。let it go.
Aphelios
1年前
福建
36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鬼使神差拿起手机发现小宇宙推送了。心想这莫名的失眠可能就是在等待着这个更新吧。起床穿衣服,去居酒屋吃点宵夜配上个人觉得听感最好的听众来信,静静享受这又一个有steve陪伴的夜晚。
悉达如是说
1年前
上海
71
🌵总结一些分享点:
1.分手后担心自己的状态会难以恢复。
你试想下 明年今天自己还是如此吗?不会的,那就别担心了,会走出来的。
2.结束一段关系后,要去处理对此的复盘观念。警惕给自己留下阴影和负面爱情观。
3.多花时间去识人、判断人。面对面的交流才是识人的起点。网聊的“聊的来”不稀罕也不够真实、具体。警惕有时人们会刻意伪装、演戏、迎合你。
4.事中鉴人。而不是听其言语。
表白≠可以打开真心。表白只是节点形式,只是形式。

Carmenxxx
1年前
山东
78
25:30 😢我就是那个s小姐,收到Steve老师的回信就来听啦,信中描述的不是很详细。我来补充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建议。我来信时间大概在去年考研之后,信中提到的异地是因为我在家备考,他在别的城市读书。和他分手后他找我坦白出轨,我和他说不原谅,但不会报复他。后来没有与他纠缠,也没去撕小三,😂过了几周他给我发邮件说他被骗了好多钱,意思是得到了他该有的报应。那时我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正在美滋滋地憧憬读研的日子。每个出轨的人都会想下次绝对不会了,他们只是想摆脱罪恶感罢了。此外,老师提到的家庭原因素需要每个谈恋爱的人认真思考的。前任的家庭情况以及成长经历和我的经历大相径庭,我个人的感情经历不多,和他相处的时候重心在考研上,交流不是很多。现在我正在读研一,也遇到了现任,现任的家庭情况与我类似,当时怕自己看人不准和父母交流过,带他和我母亲一起吃了饭,家人对他评价还不错,自己也在慢慢了解对方。过去的经历确实对我现在谈恋爱有一些影响,变得更加谨慎了,这也是一件好事。😊上周和本科同学见面,她说见到我感觉整个人状态都变好了,不仅仅是容貌,还有心态。希望通过我的来信,让那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也能有所成长。最后再次感谢Steve老师!

我不是健健
1年前
葡萄牙
125
其实个人感觉来信问答是干货最多最有针对性的,大家年龄地域职业各不相同但是烦恼和困惑却有许多相似,steve的回答特别能打开视野和思维。博士最抑郁的时候遇到了steve说,一期又一期的来信问答带我走出自己的牛角尖~ 嘉宾对话则像火花一样,你不知道什么会突然触碰到你~ 感谢steve在播客录制剪辑上的辛苦付出~ 去打赏了!❤️❤️❤️
奔向河流的海洋
1年前
陕西
289
27:13 付出真心之前需要检查的三件事:第一,至少有过一次以上相对大的冲突,看这个人的底色,怎么对待你、对待你们的关系,是否在情绪很不好的时候还愿意照顾你的感受;第二,对方在压力很大、情绪很不好的时候的情绪调节能力;第三,对方的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感情经历等,观察他处理问题的风格。了解到这三点后再去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