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嘉宾王小伟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他的新书《日常的深处》也推荐给大家。本期话题包括:
5:33 过去的生活很粘稠和温暖,窗明几净的当下缺失了什么?
11:01 当断舍离成为了消费主义的营销手段
19:07 幸福的生活里必然产生遗憾和丧失的哀伤
26:22 现代家庭里无法言说的沟通障碍和尴尬
34:08 自由意志的沉重精神负担
40:59 人生既不是轨道也不是旷野,而是街巷
45:43 现代生活就像商场一样,高效精确而深度无聊
56:03 我们与日常用品的友谊:每两年朋友都去世一下
65:42 如果人只是由欲望构成,生的价值就会像欲望一样虚无
73:17 没有可以投入长久情感的物,我们也无法深刻地爱他人
81:52 科学技术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95:20 每个人都需要一盆薄荷

本期节目视频版可到B站或Youtube搜索观看。
“史蒂夫说”是创办于2015年的知名泛心理学播客,曾被评为2019苹果最佳播客,2022年CPA中文播客奖年度成长类播客。这是一个通过深度交流理解人与世界复杂性,拓展意识边界,提炼个人成长之道的节目,节目形式包括对谈、听众来信和独白。主播Steve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普作家。微博/小红书/即刻:@史蒂夫说,B站/Youtube:@播客史蒂夫说,公众号:@sxxsteve,官网:steveshuo.com
主播...

史蒂夫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暴走古丽
1年前
陕西
3
1:38:45 Steve说的这里让我想起半个月前在公园晒太阳 抬头看见三棵树挨在一起 一棵已经翠绿 一棵刚开始抽芽 另外一棵还是枯枝 当时我写下了一段话:三棵树在同一片土地 同一个季节 同样的阳光和温度 但是它们不必一起成长 各有各的节奏 和人一样 我们只需要做自己 按照自己的节奏 发芽 生长

自由在高处-
1年前
北京
4
Steve你好呀,我刚刚有一个非常新奇的自我觉察,想分享给你。如果可以的话,我很好奇这个觉察能否被“方法论化”,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我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成长。
觉察:我发现如果我只是给自己立一个flag,那我很容易“出尔反尔”,甚至可以说,我在跟自己立下flag的那一刻,心里都是知道的“我只是说说而已”。因此,无论是“今天一定要……”“这周一定要”还是“今年一定要……”所有的flag最后几乎无一例外地(甚至可以说果然)全都倒下了。
但我发现,如果我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告诉别人,那我就会“言而有信”了。
我会觉得,我都跟别人说了我要在什么时间节点之前搞完一个什么任务(哪怕这个任务跟对方无关,只是一件关乎我自己的事儿),那我就不能不“守信”。
这样就会有一种“动力”甚至可以说是轻微的“想要证明给别人看的好胜心/虚荣心”(你看,我说到做到吧),让我可以真的去行动、去努力完成任务。
然后,最后我往往真的完成了。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对别人比对自己更容易“言而有信”?
是因为我更在乎“别人怎么看我”,而没有那么在乎“自我评价”吗?
我很好奇。
这种觉察让我发现了一个“反常识”的地方,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低调内敛”,甚至听到过“事以密成”的教诲,但现在我好像发现:大声地把自己的目标公之于众,或者只是一个好朋友、同事,似乎就可以让我变得更有动力去“兑现”诺言,去实现这种积极的“自证”。
真神奇~

aebo
1年前
湖南
4
1:16:14 做选择真的很累…以前看电视就是随机播放,也挺开心。现在看网络电视,在选择看什么时候就累了
神经蛙_OHr4
1年前
江苏
5
还没听,见标题进,家里正好有两盆薄荷,其实是一株,长得太多了,我分到两个盆了,哈哈哈!😄

罗生门外的世界
1年前
山东
5
小的时候自己会在院子里挖四驱车跑道,倒腾四驱车,会用写字的那种长条小石板刻宝剑,门前不远就是条小河,可以游泳,网鱼,中间有一段很直,像个天然的游泳池,还会用玻璃罐头瓶钓鱼,下雨上游水坝放水有时候水位会接近岸边那么高,岸边一大片杨树林(特别怀念),经常会掉下来那种蜇人的毛虫,河道窄的地方的“桥”是一块块脑袋大的石头间隔构成的,去对岸需要一个个踩过去,河对岸是一片桑葚园,有时会去偷吃,哈哈,那时候的动植物物种真的丰富,无聊的时候会躲在玉米杆堆里玩捉迷藏,雷雨天会在床上打伞,窝在伞里面,再大点就是看动漫杂志,漫画书,点播热线了,小时候的物件也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卖了,可惜了我的漫画书了,啊啊啊

爱看剧的女生365
1年前
江苏
5
很舒服的一期谢谢

米粒小雨
1年前
陕西
5
打卡:今天是我听了Steve说的第1375天。

Debbie梁婉欣
1年前
广东
6
值得思考的点和启发:
1.现在在越来越推崇"以自我为锚点""好好爱自己""学会发疯"的环境下,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2.准备新家,那个嵌在玻璃下的照片桌给我灵感,或许一张铺上玻璃的实木桌,或者找一个柜子,一面墙,摆放生活里的历史载物,安排一个属于自己生活背景的小型博物馆😇
古希腊嘻嘻嘻
1年前
广东
6
1:15:06 社交软件提升了效率,但没有情感。真的!!!剥夺了我们亲近一个人的爱欲,我刷了一年,实际只有几个月,就刷不了了,根本无法与人产生深度链接,哪怕拉黑也是无感的,看似是社交软件让我们认识人的成本更低了,实际是让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更远了。

宇宙de裁缝
1年前
广东
7
42:08
人生的街巷中,我们三五好友时常聚一聚。
人生的轨道上,我们不早不晚地恰好遇见……
人生的旷野里,我独自散步🚶♀️思考,探索,不知路上是否会遇见有缘同行的伙伴?
💎佛教“无常”≠虚无,无常更多意味着我们要在“缘聚缘散”的世界中丰富体验和珍惜当下。🌸

王哈罗
1年前
天津
8
1:30:26
我也是E
但确实是需要独处恢复能量的人
感觉到累的时候一句话都不想说
这与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并不冲突
但前提是,我自身的能量是完整时,才有心力去顾得上其他
说到底
我力量的源泉一直都是「向内求」
而不是把希望依托在外界
我是我自己的神明

言云星月area
1年前
广东
8
史蒂夫真的好可爱呀哈哈哈 很喜欢很喜欢。谁懂啊!!
塑料灵魂
1年前
湖南
9
56:08 看到这个“每隔两三年朋友都要去世”的比喻,想到现在很多中学会频繁根据成绩重新分班(有些学校甚至每个月分一次班),也许很多学生就要被迫和朋友分开,物理上的距离导致心灵上的疏远,本应维持的友谊就被这个追求功绩的社会破坏了

球姐Camellia
1年前
葡萄牙
16
1:05:07 这期让我想起一首歌,《野玫瑰生长的地方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刚听这首歌时便迷上了唱作人尼克·凯夫(Nick Cave)。他那暗黑又诗意的歌词和邪典哥特的个性让尚处于青春期的我产生了诸多共鸣。那时,我觉得他的歌词 「所有的美好都必须死去All beauty must die」与佛教中的「无常」很是相似。在我当时的认知下,我们周身的一切,包括生命本身,都无法长久留存下去,既然一切终究会消亡,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我去投入,一切仿佛都不重要,毕竟一切都会消失在虚无当中。
这么多年过去了,尼克·凯夫似乎在时间的洗礼下治愈了丧子的悲痛,理解了生活的的真谛。他在介绍自己时,也把过往音乐人的定位换成了「我是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角色。他甚至在网站开通了专栏,倾听别人的痛苦,并给予暖心的建议。而我也在成长的过程中理解了「无常」的本质:虽然没有什么东西会永远存在,但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就有价值。虽然一切都无法留住,且行且珍惜吧。

放在糖果旁的是
1年前
北京
19
12:48 放弃断舍离的是日本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原因是生了3胎)不是山下英子 哈
广林
1年前
北京
20
听到后期,能明显感受到Steve的兴奋,冒出来一个想法是,心理咨询师也需要一个抒发的出口,与有同感的人聊天很管用🤣

王哈罗
1年前
天津
21
1:04:23 我觉得用久了的东西,特别舒服,就像相处很久的朋友,磨合得好,特别顺心。新买的一般不会一开始就很好用,需要适应,还不一定可以磨合成功
我的观念里,新的不一定比旧的好,我的每件所有物,都跟我一起度过了时光,我用心使用,它们也给了我很好的体验,物久成精,大家都是相处很久的朋友
也因为喜欢物尽其用,所以每一件物品都用的十分精心

AlwaysLucky_
1年前
湖北
32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足够诚实和坦诚的话,遗憾和丧失就几乎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事情。”
最近正在看《必要的丧失》,Steve这句话完美契合了我最近所想的。
Bingke
1年前
上海
43
人生是一条街巷,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比方。
觉远
1年前
上海
74
1:38:02 我以前特别看不起日常生活,觉得这是庸常。后来我发现一旦不去感受日常,也就慢慢丧失了感受力和思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