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嘉宾小小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她出身社会底层,13岁辍学外出务工,18岁时通过成人自考获得了专科和本科学位,并于2018年申请了香港理工大学硕士项目,毕业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她曾在史蒂夫说324期分享过自己的人生故事,之后又将个人经历写成了一本个人自传《小小浮浪人》,被誉为中国版《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本期话题包括:
2:06 小小的人生故事简要回顾
11:58 励志故事主人公会被励志身份困住吗?
21:46 自我披露的风险需要用真诚的讲述来对冲
31:15 写书不为出名,只为同样在奋力挣扎的他人
40:07 自卑感不会消失,只会一直迭代
48:46 出生后就被生母抛弃,最近重新联系上了她
63:50 父母一代不具有充分的自我意识来理解年轻人为自己而活的愿望
68:06 自我意识不等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74:20 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社会阶层和特权感到愧疚吗?
87:36 为什么和自己相伴十年的丈夫离婚?
99:09 如果父亲还在世,他或许并不会为自己的新书感到骄傲
本期节目视频版可到B站或Youtube搜索观看!
“史蒂夫说”是创办于2015年的知名泛心理学播客,曾被评为2019苹果最佳播客,2022年CPA中文播客奖年度成长类播客。这是一个通过深度交流理解人与世界复杂性,拓展意识边界,提炼个人成长之道的节目,节目形式包括对谈、听众来信和独白。主播Steve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普作家。微博/小红书/即刻:@史蒂夫说,B站/Youtube:@播客史蒂夫说,公众号:@sxxsteve,官网:steveshuo.com
主播...

史蒂夫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钟纯_
7个月前
美国
4
听完这次对谈,又倒回去看了小小的书,好像有点理解她在婚姻之中做的选择了。(以下纯分享自己的观点,无意去judge小小或者下断言的意图。)她真的是一直向上一直向上一直向上,始终关注自己的成长才走到的今天。没有这么大的冲劲儿和关注是到不了的,因此也正是这么大的冲劲让她无法停下来,在镜子里看到两个人的时候感到疲惫。 可能这就是性格的一体两面吧
麻辣八爪烧
7个月前
辽宁
4
第一次把一期听这么认真,觉得小小是一个目标明析的女性,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她的强大是看透一切后的释然,特别期待她的3.0。

D_D_
7个月前
广东
4
1:33:19 感觉是不爱啊!什么过去像强行解释。

_皆小喜jessie
7个月前
广东
5
1:31:06 steve真的特别真诚 问出了我的心声但是毫无冒犯(也是作为小小老粉的好奇的地方 又更加佩服她的勇气和豁达 已经凤凰涅槃获得了世俗上认可的「逆袭」 但是又在个人成长上更进一步 不断地奔跑

Futureman2050
7个月前
英国
5
1:38:44 作為旁觀者,無論我們的看法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少些自我主觀的判斷+為別人好的意識,尊重別人的行為即可!

游啊游_
7个月前
美国
5
53:05 小小比我有勇气 我一直没有联系她 直到两年前的除夕她跳楼了 全程懵逼去办理了后事 这是我们留给彼此的没有句号的结局🤍
pancakez
7个月前
陕西
5
温柔又有力 平静且坚韧

Futureman2050
7个月前
欧洲
6
20:19 小小讓我很開心/佩服的地方
1/ 慎獨 (不會被外界的聲音淹沒)
2/ 她很清晰知道在面對出名或者聚光燈的時候,如何有效去面對,雖不完美,但是真實
3/ 那些批評他/她的網友,只不過通過批評他/她人來尋求存在感,藉此來掩蓋他/她們生活&工作中的失敗,其次這些人見不得別人好; 這些網友只要求別人講道德,不要求自己講原則

钮马猫鼠
7个月前
河北
6
每一次的收听,都像是在看一部电影,先引入主题,然后把控意识的走向,推向故事的高潮,再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父母辈的思想观念,一代代被驯化的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重复一模一样地生产,不能有任何出格的意识和行为。我在想是否当地的越是依赖农耕生产的地区,这种固化的意识越是烙印的越深刻,即使有幸离开了,也会时常伴随左右。有的人会无情地切割掉过去,有的人会在新的皮囊下被裹挟着古老的思想。
BazaarHa
7个月前
法国
7
1:23:58 1:23:34 史蒂夫的这个挣扎跟生活在上海的bubble可能有很大关系。上海是带着很重滤镜的城市,仅仅只是关注上海说的多元和多样性包容性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类群体的样子。甚至谈论价值观和事情的语言都是单一。环境对人所感知的影响太大了。
BazaarHa
7个月前
法国
7
1:16:15 这段说得太好了。中国人的经济收入是时代产物,没有办法根据收入作为划分,相同收入级别的价值观差异性可能比收入相差大的人的差异更多。影响来自家庭,所在生活城市环境,阅读习惯,性别…

小宇宙的有趣我并不在意
7个月前
上海
8
很幸运在史蒂夫live house参与录制,见证了小小的力量
晓萱
7个月前
湖南
11
突然想起来,小小的自我意识其实某部分也是有生母的影响的。
如果不是她的离去,小小不会有那么多的空间去发展她自己的自我意识。逼仄的底层生活也许会因为加上生恩这一层而让她在某个阶段放弃了向上。
《小小浮浪人》和《基层女性》这两本书的共性都是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鼓励女性去生活去生存去壮大自我。
而两位作者都是用自己经历书写自己人生剧本的勇敢的女性。
为这种不言而喻的默契、暗自鼓掌。

mastertsx
7个月前
广东
12
1:45:07 听到这,我想,或许除了知道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许还需要一个契机吧
现在人人都拿着一台手机,大家能获取到的信息可以说是差距没有那么大
我能看到路口有的人围在三轮车边下象棋打扑克,也有的人没活的时候一整天都躺在三轮车上刷手机,但让我最敬佩的是负责垃圾收集点的那位中年男性。三个月前的一个下午,我去倒垃圾,看见他边整理垃圾桶边开着外放听中文播客,听的是很青春的话题,我还猜测他是不是家里有个叛逆期的女儿,为了和她有多一点点共同语言,所以他才去听这些播客的。三个月后的一个晚上,我去倒垃圾,发现他播的是纯英文,很简单的英语很慢速地讲一场足球赛事
我就想,如果他没有之前几个月不知道何故听中文播客的经历,让他一步到位就去听英文播客那也是没可能的事吧,总得有个契机,再有点能尝到甜头的过程,才能促成后面的不一样🤔
picriL_iu
7个月前
贵州
13
感觉每次在自己迷茫困扰的时候史蒂夫的博客都在为我解答,是种很奇妙的感觉,身边的朋友无法帮助我的时候,史蒂夫都在为我引路,很感谢!

洋洋Felicia
7个月前
四川
14
1:09:11 小小特别勇敢、真实和坦诚。好多平实又犀利呀,比如“自我意识不在于说说说说说,而在于做做做做做”,太棒啦,哈哈!

爱丽丝啊
7个月前
福建
26
首先,一个人摸黑走出隧道是很可怕的;
其次,走出隧道后心有余悸,只有过段时间回头看,才有可能发出“其实也没什么的”的感叹
大部分人是无法直面自己内心的伤痕,脆弱,丑陋,无能为力和欲望的。逃避,不面对,忽视,假装看不见是人之常情。
面对,接受,并训练自己一个人摸黑走出隧道是有可能经历多次崩溃和振作的反复。
经过以上种种折磨后,依然选择向上和善良,是一个人的选择。
不是必然。别人无法复刻。
能真实展现,淡然处之,也是个人的选择。
忍受疼痛,吃苦的阈值从一开始就拉高到100,之后的困难,那都不是事。
所以有时候我看着身边的人,有些苦会避开,非必要不吃苦;一点小事就焦虑喊苦,我羡慕他们阈值低。
回到主题,榜样的力量,不是告诉别人,
“这路我走过来了,没什么,你也可以”
榜样的力量是,非常痛苦,可是是有可能走过来的。试试看呢?说不定就可以了呢?
或许就有人愿意向前走一步试试看了。

洋洋Felicia
7个月前
四川
34
1:15:22 从Steve的困惑感受到你的善良和同理心。
你当然有立场去说,因为:
1 社会经济的话语体系把人分了阶层,但在表面的种种纷繁差异之上,人其实是同一个物种,需要温饱、爱、自由、意义感,人性的底层是相通的。
2 出身、成长背景、所经历的事塑造了每个人的大脑,而大脑就是每个人内置的有色眼镜,本质上没有人能独自且完整地呈现世界的本来面目,每个人去述说自己能说的,正心诚意折射出世界的一小片,共同汇聚成一面镜子,映照出世界。😊

露露柠檬
7个月前
加拿大
37
听史蒂夫的播客有一种挺特别的感觉,是在听别的播客没有的。就感觉是主持人说的每一句活和问嘉宾的每一个问题都正中下怀…整个思路流很顺畅。因此听完就会有一种脑子被按摩了被疏通了的感觉…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跟我一样的呀?
晓萱
7个月前
湖南
52
上一期听完小小的故事,就印象很深。隔了不久,关注了她的小红书。
通过分享又知道了她把故事写成了书。
后来《小小浮浪人》出来了,看哭了好几次,激情分享给朋友们。
直到今天又听到了这期播客。
世界兜兜转转,温暖一直都在。
我突然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存在,所以要活得长长久久啊,多影响一个人也好啊。
(喜恶同因,其实只要你清楚自己是真诚的就好了。
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只要和人相关,就不可能只接触好的感受。
所以不要难过,也不要太关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