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分钟
播放:
92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世界还在沉睡,先锋已在路上。
“便宜牛排”的政治学:通胀焦虑下的关税退烧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免除牛肉、咖啡等多种食品的“对等性”进口关税。他声称这些关税已无必要,但此举更可能反映共和党内部对关税推高美国民众生活成本的担忧。
关税是政治上好讲的故事,却是选民真金白银的痛点。未来的“强硬外交”,如果不能同时给出一套可见的民生补偿方案,很快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强硬可以继续演,但“谁付钱”这件事,越来越藏不住。
从 BBC 到夏洛特:特朗普的“敌人选择术”
特朗普表示,他计划“可能下周”起诉英国广播公司BBC,索赔金额介于10亿至50亿美元之间,理由是BBC对其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当天演讲的剪辑存在误导。他此前已威胁要起诉索赔10亿美元。BBC已为该编辑失误道歉,但拒绝支付赔偿。
主动挑选“对手”,并由此定义自己的支持者。公共议题被不断人格化、敌人化。关税不是讨论成本结构,媒体不是讨论专业标准,移民不是讨论制度容量,都是在问:“你站哪一边?”结果是治理空间被压缩成情绪空间,选民得到的是情绪出口,但长期付出的代价,是制度问题越来越难被理性讨论。
从教皇与电影,叙事战场的最后一块柔软地带
教皇在梵蒂冈接见多位影坛名人,称电影是“希望的工坊”,并对全球电影观众数量下滑表示惋惜。到访者包括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导演斯派克·李,以及出演教皇选举题材电影《秘密会议》的演员塞尔吉奥·卡斯特利托。
在算法主导注意力、短视频切割现实的年代,影视叙事成了少数还能慢下来、把人当“整体”的媒介。教皇试图为影像保留一点“共同想象”的功能。而政治强人则更擅长把影像当成“证据的战场”、“立场的战场”。未来几年,争夺“谁来讲故事、谁来定剪辑”的权力,会比争夺“谁说真话”更激烈。真相有时难辨,但剪辑权的归属,却可以直接塑造一整个世代对现实的基本感受。
刚果框架协议与加沙停火:和平越来越像一种“可撤销合约”
刚果(金)政府与M23叛军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框架协议。今年稍早M23曾在该国东部夺取领土。双方在7月达成停火协议,但彼此指责对方破坏协议。此前6月,刚果与支持M23的卢旺达在华盛顿也签署了和平协议。
尽管轰炸已停止,但加沙进入停火一个多月后,重建仍无进展。埃及提出的530亿美元重建计划陷入停滞。捐助国担心战争未真正结束,拒绝出资。实现重建前提是哈马斯放下武器,但该组织拒绝缴械。
一些美国和以色列官员提议在以方控制的加沙区域先行重建,设立模块化小镇安置数千巴勒斯坦人。但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担心这会导致加沙永久分裂。本月初,特朗普阵营人士向海湾国家推介该设想,但被拒绝。加沙目前有逾100万人无家可归,几乎全民失业,冬季将至,人们亟需居所、服务与生计,但一切计划都停滞不前。
和平不再被当作“终局状态”,而是当作一个随时可撤销的选项。文本可以签,仪式可以办,但只要安全感和权力分配没谈拢,任何协议都只是“下一轮博弈的起点”。在这种世界里,“停火”更像是给国际社会一个心理安慰,而不是给当地人一个生活起点。
霍尔木兹油轮与贝伦街头:能源与气候,是同一场账的两面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证实,他们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油轮。该船为塞浦路斯所有、悬挂马绍尔群岛国旗,原计划从阿联酋驶往新加坡。革命卫队称其货物为“未经授权”。这是伊朗一年多以来首次扣押外国油轮。
成千上万人在巴西亚马逊城市贝伦游行示威,该地正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民众呼吁更快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此次为期两周的会议进入中段,抗议者还举行了“化石能源的葬礼”活动。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此类抗议。此前三届COP东道主阿塞拜疆、阿联酋和埃及均限制了公共示威。
以上两条新闻,如果只看类别,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环境”;但从结构上看,其实是同一件事:谁为能源转型的成本负责?能源议题之所以越来越“吵”,是因为它同时牵动了:油价、政权稳定、国际筹码和下一代的生存感。任何一方只要对其中一个维度过度用力,另外几个就会失衡。
“信仰之所以鲜活,是因为它允许怀疑的存在。”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
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便宜牛排”的政治学:通胀焦虑下的关税退烧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免除牛肉、咖啡等多种食品的“对等性”进口关税。他声称这些关税已无必要,但此举更可能反映共和党内部对关税推高美国民众生活成本的担忧。
关税是政治上好讲的故事,却是选民真金白银的痛点。未来的“强硬外交”,如果不能同时给出一套可见的民生补偿方案,很快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强硬可以继续演,但“谁付钱”这件事,越来越藏不住。
从 BBC 到夏洛特:特朗普的“敌人选择术”
特朗普表示,他计划“可能下周”起诉英国广播公司BBC,索赔金额介于10亿至50亿美元之间,理由是BBC对其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当天演讲的剪辑存在误导。他此前已威胁要起诉索赔10亿美元。BBC已为该编辑失误道歉,但拒绝支付赔偿。
主动挑选“对手”,并由此定义自己的支持者。公共议题被不断人格化、敌人化。关税不是讨论成本结构,媒体不是讨论专业标准,移民不是讨论制度容量,都是在问:“你站哪一边?”结果是治理空间被压缩成情绪空间,选民得到的是情绪出口,但长期付出的代价,是制度问题越来越难被理性讨论。
从教皇与电影,叙事战场的最后一块柔软地带
教皇在梵蒂冈接见多位影坛名人,称电影是“希望的工坊”,并对全球电影观众数量下滑表示惋惜。到访者包括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导演斯派克·李,以及出演教皇选举题材电影《秘密会议》的演员塞尔吉奥·卡斯特利托。
在算法主导注意力、短视频切割现实的年代,影视叙事成了少数还能慢下来、把人当“整体”的媒介。教皇试图为影像保留一点“共同想象”的功能。而政治强人则更擅长把影像当成“证据的战场”、“立场的战场”。未来几年,争夺“谁来讲故事、谁来定剪辑”的权力,会比争夺“谁说真话”更激烈。真相有时难辨,但剪辑权的归属,却可以直接塑造一整个世代对现实的基本感受。
刚果框架协议与加沙停火:和平越来越像一种“可撤销合约”
刚果(金)政府与M23叛军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框架协议。今年稍早M23曾在该国东部夺取领土。双方在7月达成停火协议,但彼此指责对方破坏协议。此前6月,刚果与支持M23的卢旺达在华盛顿也签署了和平协议。
尽管轰炸已停止,但加沙进入停火一个多月后,重建仍无进展。埃及提出的530亿美元重建计划陷入停滞。捐助国担心战争未真正结束,拒绝出资。实现重建前提是哈马斯放下武器,但该组织拒绝缴械。
一些美国和以色列官员提议在以方控制的加沙区域先行重建,设立模块化小镇安置数千巴勒斯坦人。但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担心这会导致加沙永久分裂。本月初,特朗普阵营人士向海湾国家推介该设想,但被拒绝。加沙目前有逾100万人无家可归,几乎全民失业,冬季将至,人们亟需居所、服务与生计,但一切计划都停滞不前。
和平不再被当作“终局状态”,而是当作一个随时可撤销的选项。文本可以签,仪式可以办,但只要安全感和权力分配没谈拢,任何协议都只是“下一轮博弈的起点”。在这种世界里,“停火”更像是给国际社会一个心理安慰,而不是给当地人一个生活起点。
霍尔木兹油轮与贝伦街头:能源与气候,是同一场账的两面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证实,他们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油轮。该船为塞浦路斯所有、悬挂马绍尔群岛国旗,原计划从阿联酋驶往新加坡。革命卫队称其货物为“未经授权”。这是伊朗一年多以来首次扣押外国油轮。
成千上万人在巴西亚马逊城市贝伦游行示威,该地正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民众呼吁更快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此次为期两周的会议进入中段,抗议者还举行了“化石能源的葬礼”活动。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此类抗议。此前三届COP东道主阿塞拜疆、阿联酋和埃及均限制了公共示威。
以上两条新闻,如果只看类别,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环境”;但从结构上看,其实是同一件事:谁为能源转型的成本负责?能源议题之所以越来越“吵”,是因为它同时牵动了:油价、政权稳定、国际筹码和下一代的生存感。任何一方只要对其中一个维度过度用力,另外几个就会失衡。
“信仰之所以鲜活,是因为它允许怀疑的存在。”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
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