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分钟
播放:
42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上周六晚上,在推特直播交流的最后,有参与者提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对即将到来的量子计算,


比特币和以太坊无法(或只有多少可能性)进行升级以抵抗这种攻击,也就是说结果只有一个:100%(或者百分之多少的概率)会被量子攻击而死掉;


或者即便可以进行升级也可能要被迫地对自身某些方面的机制进行大幅度替换。


在加密生态,已经很久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了,因为此前每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探讨、深挖的过程中,大家都发现这个说法意义不大,所以这类讨论最后都不了了之。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量子攻击不需要关注或不值得关注,而是说到时候社区大概率会有办法比较和平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可能阻碍加密世界的前进


为什么大家发现这个说法的意义不大呢?


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1、加密算法的先进与否在过往的历史中从来不是阻碍加密世界前进的拦路虎。


从比特币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本聪之前,诸多前辈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加密算法不好或者加密算法落后甚至加密算法容易被攻击,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一种能够不依赖中心化机构而实现去中心化系统的共识机制。


用通俗的话来说,对加密世界的底层基础区块链公链而言,其核心关键是共识算法,其关键难点也在共识算法。


中本聪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此,他综合前人的成就将诸多因素完美地结合从而实现了这样一个系统。


而且对于中本聪在比特币中使用SHA-256算法进行加密的这个做法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甚至饱受批评,但这丝毫不影响比特币的发展和壮大。


2、在比特币发展早期,有很多种比密码攻击简便得多的办法能够杀死比特币,但这个行业的先辈们没有这样做,因为在他们看来,把目标对准比特币算什么?对准那个真正的敌人才最博眼球,最吸睛。


在2010年8月,一位匿名的黑客发现比特币一个“溢出”漏洞,导致比特币增发1840亿枚。当漏洞出现后,它迅速被Jeff Garzik发现并曝光到比特币论坛,最终得以迅速解决。


像这样的案例在比特币发展早期非常多。在那个年代,它的很多漏洞实际上都是被网络上的黑客们发现的,而这些黑客们无私又匿名地帮助比特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漏洞。


因为在那些先辈黑客的眼中,比特币不是牟利的工具,而是对抗他们心中那个更大的敌人的工具。


所以后来,当“丝绸之路”这个暗网出现后,比特币论坛上讨论得更多的不是指责这个暗网怎么能做非法贸易,而是这个暗网应该怎么防范FBI和CIA,怎么使用比特币绕过美国政府。


这个做法发展到后来还演变出了用比特币帮助维基百科,而逼得中本聪出面恳求大家不要把比特币和政治挂钩,以免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而使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夭折。


3、在科技发展史上,只要一个技术是公开的,那它就总有一天会被用于各个领域。


同理,当未来真的有了量子算法,只要它是公开的,我相信它一定会也能够被用在加密世界,被用来创造一个更新、更好的去中心化公有区块链。或许那时候,比特币没有了、但我们会有A特币,以太坊也没有了,但我们会有B太坊。


那都没有关系。


加密世界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创造这个世界的前辈和这个世界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创造一个东西然后止步于此,而是前仆后继、薪火相传,永远向着那个“平权”、“隐私”的世界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永无止境。


在推特AMA结束后,又有推特提及和强调到底谁能够解决抗量子问题,甚至还提出了所谓的“鄙视链”。


这个说法就更没有意义了:


因为诸如“鄙视链”这类暗含“等级”、“高下”的观念从来就不是追求“隐私”、“平权”的加密世界爱好者所关注的议题。


另外,加密世界的英雄们从来就不关注解决问题的“冠名权”:


我们至今不知道中本聪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只知道它悄无声息的来、了无踪迹的去。


比特币白皮书引述的第一位论文作者Wei Dai在比特币社区极少发声,而是在此之后默默无闻地去研究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了。


就连英年早逝的哈尔芬尼过世前关注的也是未来的比特币会如何,而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了什么名。


最后,假如这个世界上真有那么一个神秘的、最顶级的量子算法专家组,他们的技术密不外传且当世无二。以我的个人浅见,要博眼球、想吸睛,那最好的目标或许是美联储、FBI和CIA。只要第一时间能把这三个中一个的中央处理系统攻破掉,那不仅会马上震惊世界而且还能留名青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