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的是一期特别节目,因为繁繁姐上周参加了一场由喜马拉雅发起和大咖老师的直播对谈节目,和我对谈的直播嘉宾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贾利军教授。所以今天这期节目,是这场对话的直播回听。非常有幸能和贾教授聊我们节目的听友小伙伴们非常感兴趣的就业话题,大家记得认真做笔记哦~

时刻:

01:05 开场

03:17 贾教授聊疫情后的第一个就业季——就业价值的多元化值得宣导

08:16 体制内就轻松+好找对象?——工作是个人生命的表现形式,不应该庸俗化

10:44 大家去吃淄博烧烤,是冲着被宣传出来的心理氛围去的,那媒体同样应该对选择边远、艰苦工作的人进行精神宣传

12:15 考公可以像服兵役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去试试,让最优秀的人才都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了,才会更强大

14:20 你建议过别人去创业吗?

17:33 贾教授对职业规划的建议——关于就业的三级跳

21:32 是“就业”的问题,还是和父母“沟通”的问题

24:24 只有实现行业不分贵贱,就业价值多元,才能人人都快乐

29:18 考公应该怀着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而不是图轻松

33:28 直播听众、贾教授、繁繁眼中的“什么是成功”

39:05 关于如何脱掉孔乙己的长衫

43:17 改造环境——幸福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主播...
房号3110
繁繁饭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想吃鳗鱼饭
1年前 浙江
4
妈呀,这个教授确实太“高屋建瓴”了
小叶子ylil
1年前 上海
7
贾老师所站的上帝视角,与期待能够听到了“金句”的听友,相去胜远。即使主播努力拉扯话题,但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对于还在世俗中煎熬考研还是考公的听友,能给一些言语上的理性分析和宽慰就足以,何必要站上道德制高点,甚至是大谈就业多元性。年轻人的无奈、迷茫、妥协,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每个选择都应当被尊重。幸福也许是可以努力出来,但努力了也不一定会幸福。
波波家的大毛
1年前 上海
8
距离第一次听已经过了三四天了,还是久久不能忘怀。原以为来播客做嘉宾的教授,必有高论,没想到说出的仍是冠冕堂皇之语。无怪乎常有“专家”言论。这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这一现象。
静坐听雨
1年前 福建
8
27:43 听到这里就真的听不下去了,主持人说教味很重,那位老师的表达则不食人间烟火,显得何不食肉糜 或许和这两位是男性,同时又是相对而言的上层阶级而所拥有的特权有关吧
博多之子
1年前 广东
8
提倡年轻人“就业价值多元化”似乎也没错。但是就业价值观的单一,大概不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而是由更具有决定性的社会价值观决定的。而这个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可能才是罪魁祸首。让家庭条件更好的年轻人从事一些更理想主义但是收入不高的工作,如果这位老师你的子女希望找这样的伴侣,你怎么看?还有,年轻人的收入难道还不够低吗?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大概就是衣食无忧行为功利的体制内中老年男性告诉工作都找不到的年轻毕业生要更具有理想主义吧。
PandaHi胖大海
1年前 福建
9
08:02 辅导员跟学生并没有朝夕相处,我们大学几乎除了大一入学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很少见到辅导员,一般是跟自己导师时间多
PALpitate_SAxl
1年前 中国香港
10
我听到其实感觉受益匪浅。评论区很多人说教授说教,空洞,理想。但是这个对话的前提难道不是“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这个前提包括些什么,学历内卷,就业岗位供需不均,僧多粥少。说白了这些东西不是短期以及个人能够解决的,我觉得这期播客带给大家最大的意义就是人生经验:在这种大的就业紧张环境下,怎么达成就业,人生的价值实现以及幸福感需求的权重分配。我觉得这才是这期播客最有意义的地方。
半岛铁盒_WXaD
1年前 江苏
10
这大概是听的最难受的一期了,这个教授真的每个观点都是槽点,一股站在社会顶层人士俯视我们这种平民的感觉。
Asterbabe
1年前 陕西
10
31:55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zz快醒醒
1年前 福建
12
上思政课来了😂
HD931023o
1年前 湖南
13
站着说话不腰疼
虎纹小鲨鱼
1年前 安徽
13
08:58 就业最重要的就是(广义的)吃饭和找对象。我没有立业的钱(买房也好,租房也好,吃饭也好),没有对象,我工作干啥,我上学干啥,坐在家里感受人类的文明的伟大吗? 当其他事情成功率过低的时候,人们自然会用脚投票。从众不是考研考公、同质化的主要原因,社会现实才是。贾教授似乎将同质化,归因到了年轻人没人引导和从众,还有社会媒体的错误引导上去了,我觉得贾教授前面的提到的都不只是同质化的核心原因,只能是表层的、不痛不痒的,甚至是因果倒置的。
十个便士
1年前 云南
16
听完了,心情复杂。个人而言试错成本主要在时间,花了好几年拼命为了一份只能看到冰山一角的工作,有时候很难说值不值得。对于一些富有创造力,家境也不错的同学来说,其实不值得。对于在社会阶层固化,评价体系单一的环境中,考公成了未来家族跃迁的重要奠基的人来说,很值得。另外从学生到社会化的一个认知转变就在于理解人生就是会有求而不得的不完满,不会再弥补回来的不完满。黑暗荣耀里妍珍母亲的一句话很经典,往前看,解决办法在前面,而不是后面。考公其实是一件很难利益最大化的事情。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很少数的,钱少事多离家近,钱多事少离家远等等,总会有要舍弃一部分的。如果都不想舍弃,你的专业得匹配,你的学历得匹配,你真正的学习刷题做出的努力得有对应的成绩,容错率很低。
由人丁
1年前 四川
20
其实我觉得评论区有些朋友批判嘉宾完全没有必要且很没有意义,那些攻击嘉宾的人就更奇怪了。点开这个播客之前,或者其他任何与人生规划相关内容,我觉得我们都应该认清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这个事实。不管嘉宾的观点符不符合你的价值观,他们也只是站在他们的位置,以他们的人生经验,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罢了,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我觉得这才是这档节目的意义,而不是为我们指明一条路,毕竟未来的路到底是要自己走的。
babejeff
1年前 上海
20
这个嘉宾的爹味好重
嘟比嘟比叨叨叨
1年前 安徽
24
说实话,教授全是很理想化,很空洞的话
房号3110
1年前 上海
48
大家好啊,我是咱《体制内》的离线主播雪锋,因为种种原因,一段时间没有参加录制了。这期更是遗憾没有参与到与贾教授的对话中去,但听完这期后还是有些观点想与大家探讨。其实都是关于繁繁离职的。我从认识繁繁开始就知道了她准备辞职的打算,作为朋友我是真的一直觉得性价比低极了,甚至曾经建议她不要辞职。即使经历过一些她的困难时期,但成功离职后,我还是对于她的这个选择的评价的是“性价比极低”。但同样,不管是在我们的播客听友群,还是单独跟她,我都表达过对她离职后生活状态的赞许,我大概的原话是“她现在快乐极了,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在过她想过的生活”。这甚至都不是繁繁告诉我的,而是我感受到的。这其实就回到了贾教授的那个问题,幸福到底是他人定义(性价比极低)还是自我定义(快乐极了)?相信大家会有答案。另外,关于我们在这个专辑里和嘉宾的多次聊天中,不管是播出来还是没有播的部分,都提到过无数次的一个观点“考公真的是试错成本太高了”,我曾经也是这个观点的拥趸。但这期听过了贾教授的一些观点后,我有了一些别的观点想跟大家分享:考公肯定不是绝对正确的选择,没有什么职业可以说对于所有人是绝对正确的吧,但这样的选择就是错吗?就像贾教授提到的心理学上的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我想对于人生的选择来说,可能也不是对与错二元对立的,可能还有“没那么对”,还有“没那么错”。人生也可能不存在岔路口,而是十字路口,甚至立交桥路口,甚至是虫洞节点,你没法确定谁对谁错。所以与其说考公是试错成本高,不如说考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时间成本比较高的一个选择。但什么选择是没有成本的呢?人生独立的一个标志不就是可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吗?所以不要去在意考公是不是试错成本太高了,它对于你来说不一定是“错”,而且你又如何去确定,不考公的“试错成本”会不会更高呢?做出了决定,就勇敢的选择,如果你认为错了,就承担它的后果,然后再次勇敢的选择。这些你在当下觉得无比重要的“选择”,如果拉长时间线,放到你几十年的生命周期中去,很多“决定”可能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反而是那些持续着的“过程”,丰富而有趣。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飞机,有的人高铁,有的人自驾,有的人生在罗马,有的人不去罗马,你没法确定谁对谁错,你只能对自己负责。
lililiiy
1年前 湖北
49
教授自己怎么不辞去体制内的职务,去农村地区支教呢?自己体制内过得安安稳稳,鼓励别人去体制外追求多元价值,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且不谈大多数工作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到底存不存在什么“多元价值”,就说现在的社会环境给了体制外的年轻人劳动保障吗?就业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解决了吗?你鼓励年轻人去追求体制外的工作,年轻人30岁被裁员了或者怀孕被解雇了你负责吗? 谁都有几个体制内的亲戚朋友,年轻人都是对比了待遇之后做出的选择,上一辈体制内福利待遇有多好就不说了(分房,福利房,奖金),即使是年轻一辈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也没几个岗位能提供体制内的薪水和稳定性。 建议教授别建议,这不是你自己学校的一言堂,在社会里这样发言没有人会惯着你。😒
嘟比嘟比叨叨叨
1年前 安徽
93
难以想象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居然这么的 , 空洞 悬浮 ,与我们实际的生存困境相去甚远。想来这位专家一路走来一定也是顺风顺水。
Tangttt
1年前 上海
169
有没有可能就业取向单一化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因为整体就业环境的恶化?我觉得,是不是只有在整体就业环境改善,收入差距缩小,劳动权利得到保护的时候,才会有更多年轻人遵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取向进行择业呢?精神和口号在现实面前太单薄了,而且充满了一种父权制的说教😅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