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更多理财内容,还可以关注「简七读财」公众号,回复“小宇宙”,免费领取一份万人点赞「理财工具包」哦
………………………………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理财故事》。文稿已放在音频下方,欢迎查阅
想提升经济敏感度、实现稳稳变富的小伙伴,送你15天简七VIP,搜索公众号「简七读财」,回复“电台”免费领取~
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内容。
这段时间,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不少城市开始封城。
居家隔离期间,不少朋友面临「手停口停」的困境,不能营业,不能出门,收入下降。
虽然收入降了,但房贷这类固定开销,还保持着正常还款。
不少朋友也担心,万一真还不上了,该怎么办?
针对这些问题,最近政府、银行纷纷作出了回应。
我们整理了各地的最新政策,无论现在你的处境怎样,都希望你能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01
支出项:房贷
先说说普通人最大头的支出:房贷。
上周,银行对房贷延期的表态引起了讨论。
六家国有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以及兴业、中信等商业银行表示:
在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比如上海、长春,贷款人是可以申请房贷延期还款的。
满足申请银行延期还款条件的贷款人主要集中在三类:
1)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
2)确诊患者、隔离人员;
3)其他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房贷客户
我们联系了几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询问了操作步骤和费用减免,发现这些政策有帮助,但没想象中那么大。
1. 晚1-3个月还款,不会影响征信
根据各大银行的政策,贷款人申请通过后,普遍能获得1-3个月的还款缓冲期,降低还款压力。
假设你得到1个月的缓冲期,意味着本月4月20日的还款,可以延期到5月19日前支付。
不过,下一期,也就是5月20日的还款还得照付。
在缓冲期内完成还款的话,不会被提交逾期记录、影响征信。
2. 本息照付,延期产生额外利息
对银行来说,「延期还款」指的是一段时间内(1-6个月)暂时不还本金或本息、或申请减额。
但在缓冲期结束,需一次性补缴完累计的本息,部分银行可以不计罚息。
和我们期待中的「免息、减息」优惠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假设贷款200万的客户申请「延长贷款总期限」服务,延迟还贷6个月,每个月少还1万元的本金,需要多付出的就是6个月少还本金期间的利息。
按5.65%的贷款利率计算,延期还款多支付的利息总额接近1000元。
少还的本金和利息要在第7个月一起补上。
如果你的现金流没什么压力的话,还是建议照常支付,没必要增加一笔额外的开支。
此外,还有银行提供「分期还款」的计划。
每月还完最低额后,需要在剩下的时间里平摊未偿还的本息,反而加重了后续的还债压力。
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感叹「最近很多人来问政策,但了解后还没人申请过。」
总之,想晚还款的话,需要自己算一算是否划得来。
有朋友担心会不会申请起来很麻烦,根据我们沟通下来的情况看,这倒还好。
在联系客户经理后,不同银行的流程不太一样:
有的银行支持APP上直接申请,有的银行连申请都不需要、默认延期1个月。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工资流水、小区封控证明等。
如果真的想办理,还是建议联系放贷支行和客户经理,询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计息方式。
另外,各家银行的政策都不同,不少银行暂时没有延期还款的政策。
除了商业贷款,在疫区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朋友可以留意下公积金的最新政策。
图片来源:上海公积金官方微信
这里仅以上海为例,4月8日,对于特殊人群(感染、住院、隔离、参加防控、失业等),在2022年3月至4月期间不能正常归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计罚息),也不会报送征信部门。
如果需要查询所在地的公积金政策,可以拨打12329或关注「地区+公积金」微信公众号了解。
02
再来说说收入。
作为我们收入来源的大头,工资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如果无法开工,工资要怎么算呢?
最近,不少地区都发布了文件,我们可以从隔离、治疗、停工三个时期分别来对照看看:
1. 隔离期间,按正常工资发放
2020年1月,国家人社部曾发布疫情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就提到:
对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等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最近,上海、吉林、辽宁等地先后发文,再次强调了企业应按正常劳动报酬支付员工在隔离期间的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广东省人社局强调,对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导致被隔离治疗的员工,不支持发放工资。
隔离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较为明晰,但在治疗期和停工期的安排上,各地有所差异——
2. 治疗期间:基本按病假工资发
上海、广东、辽宁、天津明确,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员工,按照职工的病假标准支付工资。
吉林省的要求是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以长春为例,约1500元/月)。
3. 停工期间:区分情形
如果企业因为疫情停工了,也是要付工资的。
比如天津根据「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一般是1个月)划分:
如果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那么在停工的一个周期内,需要支付标准工资;
超过一个周期的,按照不低于天津最低工资的80%(约1700元/月)支付生活费。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所在地政策,可以拨打「区号+12333」咨询。
除了工资,不同城市还会发放补贴。
深圳对于困难人群,就给予了关心:
图片来源:罗湖与福田的官方公众号
罗湖区对20万城中村居民每人发放300元生活补助;
福田区对条件不好的城中村住户发放200元-800元/人的一次性困难补贴;
特殊困难人员(低保、孕妇、失独老人等)、因疫情没了工作(2022年3月-5月期间失业)可以得到1000元的困难补贴;
由于各地政策不一样,最新的补贴信息可以关注所在城市的官方公众号(名称后有蓝√)。
03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从汇总的信息看,有些政策还是挺实用的,在能力范围内保障了我们的生存底线。
疫情之下,也是重新审视自己资金安排的机会。
人在顺境中,总会放大对未来的乐观预期;真遇上裁员,每月上万的房贷难免成为重担。
这也提醒我们,在做未来的规划时,最好能谨慎、保守一些,避免陷入窘境。
1. 多攒钱,留足「现金池」
在我们常提到的「财富水池」中,有一类是「现金池」,这是足以应付3~6个月生活开支的钱。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比如更换工作、生病治疗等等。
在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时,我们还能用应急资金来抵挡一阵。
有朋友经历过疫情后说,虽然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物资,但要是没钱,可真得穷困潦倒了。
比如以前,你留的是3个月的应急资金,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适当提高应急资金的占比。
2. 少刷新闻,专注过好当下
对于已经居家隔离超过1个月的朋友,所有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每天都在真相、谣言、辟谣中反复横跳。
互联网连通上亿人,天然是情绪的放大器。头条热搜、朋友圈爆款,难免会煽动起焦虑情绪。
有些事是我们能改变的,可以去做;但遇到无法改变的事,想破脑袋只是徒增烦恼,不如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能做好的事上。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居家1个多月的朋友养起了葱、种起了土豆、打理起花花草草。
图片来源:一位上海居家隔离的朋友
她说,看着植物一天天长大,又多了些期盼。
还有朋友化身「小厨娘」、「小厨神」,厨艺与日俱增:
「让一片绿叶菜变黄都是对蔬菜的不尊重」
「吃惯了外卖,没想到我做的也不错,又开发了新技能」
一个人应对危机的思维决定了他能看多远,走多久。
疫情总会过去,我们的生活也会恢复往常。
一起加油💪
别忘了根据音频开头的提示,免费领取15天简七VIP,和我一起持续学习,享受稳稳变富的感觉吧~
订阅内容,每周一到周五,简七在这里陪你一起听故事、学理财,我们下次见,拜拜~

简七理财成立于2013年,创立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大众理财科普教育,以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分享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
已经带领超过300万人开启理财投资之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