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更多理财内容,还可以关注「简七读财」公众号,回复“小宇宙”,免费领取一份万人点赞「理财工具包」哦
………………………………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理财故事》。文稿已放在音频下方,欢迎查阅
想提升经济敏感度、实现稳稳变富的小伙伴,送你15天简七VIP,搜索公众号「简七读财」,回复“电台”免费领取~
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内容。
最近朋友遇到一件糟心事:
工资晚发了两天,导致她的信用卡和支付宝都逾期了。
于是,她心里犯嘀咕,完了,该不会有征信污点了吧?银行会不会不给我办新的信用卡了?要是买房子贷款是不是也有影响?
越想越烦,越烦越想,一气之下,还完款后就把支付宝和信用卡的软件全部卸载了。
生活中,谁都免不了会碰到一些不顺意,而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事,每个人的态度和方法却大相径庭。
这是为什么呢?
01
这两天,重新读了读保罗•史托兹博士的《逆商》。
你可能听过智商、情商,以及我们正在努力提升的财商。
什么是「逆商」呢?
简单来说,「逆商」就是指你面对逆境时的能力。它的原理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健康新论和脑科学三大支柱上的。
大环境下,从房地产改革到“双减”政策,从房子到教育,国家都在想办法为我们减轻负担,但还是会有很多人会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买房更难了,维持生活水准更难了,养育子女更难了等等。
每个人遇到的难处都不一样,但总会有那么一件事,或者一段时间让你对生活感到无力,仿佛人生遇到了一个「瓶颈」期。
当遇到逆境时,有的人可能会迎难而上,而有的人却会沉溺于自怨自艾,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只能慢慢等待等水逆自行消退。
认知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人在面临挑战时会选择放弃或中途退出,而有些人会选择迎难而上。
30年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进行了一项关于研究「习得性无助」的电击狗实验:
第一组狗,用绳子绑住,让它遭受轻微的电击,并给它一个开关可以控制电击;
第二组狗,被同样的绳子绑住,同样遭受电击,但在实验中他们无法让电击停止,他们只能忍受痛苦;
第三组狗, 是对照组,只用绳子将狗绑住,但没有遭受电击。
第二天,塞利格曼将三组狗都逐个放进一个箱子里,让他们遭受轻微点击,看他们是不是能够逃脱。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狗很快就逃脱了,第三组狗也很快学会了摆脱电击。但是第二组狗它们的反应和他们都不一样,他们只是躺下来呜咽哭泣,并没有尝试逃脱。
塞利格曼解释道:第二组狗在前阶段无法阻止被电击,因此产生了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在第二轮实验中摧毁了它采取行动的干劲。
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对「习得性无助」有过更通俗的解释:
图片来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
02
有一个好消息是,「逆商」和「智商」、「情商」相比,更具有后天的可塑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愿意练习,我们都有办法提升自己面对逆境的能力。
保罗博士在书中,从4个角度给我们拆解了一下逆商,并概括成一个核心词:CORE,分别是由Control、Ownership、Reach、Endurance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1. 掌控感(Control),即对自己能力的确信。
逆商高的人,更容易获得掌控感,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自己能够掌控的一部分,并坚信“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为什么大家对上海团长的评价这么高?因为身在上海的人,在得知无论是小区还是街道都无法提供充足物资时,有一群人,用自己的办法,带领他们生存了下来。
图片来源:网络
2. 担当力(Ownership),也就是一个人对责任的担当能力。
保罗博士认为逆商高的人总会很快地找准自己的担当力并付出行动。
我曾经问过我们小区的团长,为什么可以同时搞定内忧外患?
团长回答我说:「要不是生存所迫,谁愿意当团长?咱们群里有500人呢,每家每户都要吃饭的。」
3. 影响度(Reach),也就是逆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逆商高的人往往只把问题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当前事件上,不会让它给生活徒增压力。
比如你收到一张信用卡忘记还款的通知单。高逆商的人,一般就是会主动查一下账单和记录,再打电话给银行,看看有没有解决办法。
但逆商低的人,就很有可能将这样一件事情灾难化。害怕被记录上征信黑名单、甚至怕自己变成老赖……将本来可以控制的难题演变成无法控制的大火。
4. 持续性(Endurance),也就是当前逆境对于自身来说会持续多久。
面对逆境时,你会认为当前的状况只是短暂的吗?是否愿意相信今天总会过去,明天会更美好,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那你大概率就是一个高逆商的人。
1996年,五支探险队的31名登山者成功登顶珠峰。下山途中,突然一场风暴来袭,很多登山者都陷入了险境。
在遇难的人中,有一个来自华盛顿州的汉森。当风暴袭来时,汉森选择立刻躺下来。要知道,在下山途中躺下可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没几个人能再爬起来。经历过一个极寒之夜,汉森因无法扛下去而离开了人世。
而另一位登山者威瑟斯,受困过程中一直想着妻子和女儿的笑脸,想着再坚持3-4个小时,困境终将过去。靠着这股意志力蹒跚向前,威瑟斯最终成功获救。
保罗发现,如果从登山的角度来看,一般可以将人分成三类: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
对应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或许更好理解:
- 放弃者就是觉得自己也挺一般的,没什么机会,就这样挺好;
- 扎营者会先努力,到一定地位之后,选择暂停扎营,不再努力;
- 攀登者,他活着的目的就是自我实现,跟头衔、社会地位都没有关系。
我们不妨对照着这张图来看一看,你是放弃者、扎营者,还是攀登者呢?
03
说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提高逆商呢?
保罗博士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工具,LEAD。即Listen、 Explore、Analyze和Do这四个单词的首字母。
首先是Listen,也就是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迅速觉察逆境到来的能力。
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后,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停下来,不管此刻你是愤怒还是伤心,没关系,尽力去感知就好了,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我们对逆境的感知能力,下次逆境再来时,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
第二个是Explore,就是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如何。
当出现逆境时,我们可以冷静想想最糟糕的结果会是怎样,我对逆境带来的糟糕结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只有客观认识当下,并对结果的一部分承担起责任的时候,才能够把一件事并促使自己行动起来。
第三个是Analyze,也就是分析证据。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你更加清晰的认知到逆境的始末,从原因到结果分析形成自己的一个思考,还会让你更加理性的正视面对逆境时的消极态度。
最后一个是Do,也就是做点事情。
通过具体的行动,及时地正视这件问题,先要选出一个具体的行动,然后确定在具体的时间做这件事情。最后的这些步骤会汇集成一个明确的、有计划的前进行动。来切实地化解面前这个逆境。
之前听万维钢老师讲过一件他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儿。
有一次,他在工作的时候接到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他儿子从滑梯上掉下来,把胳膊摔断了。
他们立马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发现右手前臂两根骨头都折了,的确很严重。但小朋友和医生却很淡定,肯定地告诉他不用担心,小孩的恢复力很强,过几个月就会长好。
不仅会长好,而且右臂会比左臂更粗壮、更结实一些。
事实证明,医生说得没错。
之所以要说这个故事,是想说明,遇到逆境很正常,但如果将这些事情都想象成重大挫折,甚至转化成灾难,那么,当你面对逆境时,很有可能会更容易陷入无力。
「灾难化」就像是点燃生活某一方面的一个小火苗,并煽风助燃,让一个简单可控的难题演变成无法控制的大火,并跨越边界吞噬沿途的一切事物。
如果你最近遇到些不顺心的事,请一定先停止「灾难化」的幻想,事情可能并不像你想得那么糟糕。
试着换个环境、或是静下心来读本书,或是再简单点,在手腕处套上一根橡皮筋,当你胡思乱想的时候,「啪」地弹自己一下,虽然有点痛,但它确实是个有效阻断「灾难化」的好办法。
无论你正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希望今天有关《逆商》的解读,能够帮助你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
没有人可以打败我们,能够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喜欢的话,欢迎点个「赞」告诉我。
别忘了根据音频开头的提示,免费领取15天简七VIP,和我一起持续学习,享受稳稳变富的感觉吧~
订阅内容,每周一到周五,简七在这里陪你一起听故事、学理财,我们下次见,拜拜~

简七理财成立于2013年,创立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大众理财科普教育,以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分享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
已经带领超过300万人开启理财投资之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