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更多理财内容,还可以关注「简七读财」公众号,回复“小宇宙”,免费领取一份万人点赞「理财工具包」哦
………………………………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理财故事》。文稿已放在音频下方,欢迎查阅。
有将近2万学员参与的【21天理财入门打卡】,新1期将在5月9号开始,完成打卡全返学费,在公众号【简七读财】回复“电台”加入吧!
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内容。
最近,我们整理了跟读者朋友们之间的书信,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这些年来,我们聊到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财富、选择、职场……
于是重新梳理了这些书信,希望会对你有用。
01 关于财富
有朋友问:「对于一个低资金的投资者,最好的行为模式是什么?」
我不敢说有什么「最好的」投资行为模式,这里分享一点我的想法。
人的资金量,通常和年纪成正比。
所以,低资金量一般意味着两件事:
1)你还相对年轻;
2)在投资上,你可能还是个新手。
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阶段,是有「新手红利」的。因为低资金,往往意味着更低的试错成本,无论在时间上,还是金钱上。(当资金量比较大时,你很容易在大笔冲动投资和裹足不前中间摇摆)
所以我会建议,把这个阶段当做你的「投资实验期」,通过多种尝试,去理解自己,从而尽量接近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式。
具体呢,我会建议你设定一个时间期限 —— 比如 6 个月到 1 年 —— 然后在这个期限内,做这样几件事:
1、用小资金量熟悉不同类型的投资品
至少把现金类、债券类、权益类、商品类这几个大类,都试一试。小资金量的好处在于即使全部亏损,也不会达到太难过的量级。
如果你的资金量确实不多,可以考虑用基金这类工具,去体会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属性。
2、做一些简单的投资笔记
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这两类:
第一类:记录投资产品相关的经典三要素。
比如风险、收益和流动性,在这个期间,是如何变化和体现的;
第二类:记录你在这件事上花费的时间和市场波动对你情绪的影响。
如果你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些拓展研究。比如在这个期间,你投资的某只基金涨了,你可以去研究一下,为什么它会涨;对应的,在过去的 3~5 年里,它的走势如何?曾经因为什么发生了涨跌?等等。
3、评估一下自己对于投资本身的兴趣
*注意,是对投资本身的兴趣,而不是对「赚钱」结果的兴趣。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投资很感兴趣,不由自主地愿意把业余时间拿来研究,投入「精力」和「磨炼情绪」,那么可以更多地去研究具体的产品和投资策略。
否则,跟随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去投资,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4、阶段性复盘:整理你自己的投资清单
这是芒格教给我们的,你要建立自己的投资清单,无论是正面的 Do,还是负面的 Don't。
这些原则,无论未来你是选择跟别人投、还是自己投,都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你由点串线,慢慢建立一些属于你自己的投资原则。
这是比短期的收益,更能让我们受益的事。
投资的逻辑,是因人而异的,甚至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所以,我会更建议,在宝贵的开始阶段,我们能够更多去理解自己,而不是努力寻找一个模板式的答案。
02 关于职场
工作忙忙碌碌,却遇到瓶颈、没什么成果,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还挺典型的。
我想,你肯定更想要听到的是一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恐怕我也给不出什么细致的职场经验,不过可以和你分享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到底如何变化。有没有越生产,单个产品的成本越低;或者说是越生产越省钱、省时或省力。
说到这里,你是否感受到了你的职场困惑,和规模效应的共通之处?
规模效应是在研究各类资源组合后,如何1+1>2;同样的,把这个思路应用到职场,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越努力越幸运」的方法。
在一个较短时期内,我们的能力其实没有一个质的变化,这就类似于研究规模经济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也就是技术条件没有变化。
再往远一步想,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有边界,工作效率再高也只有1天24小时。
那我们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呢?
最近,我的朋友和我分享了这样一个心得:之前她接手了一项新工作,最开始也手忙脚乱,于是她做了这样几件事:
接到任务后,并不是马上开始干活。她先花了一定时间与老板沟通项目预期,又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了外部同行以及公司过去是如何做这件事的。在此基础上,她有了初步的项目目标和方案。
而拿着这个方案,她又与老板再次讨论和优化,同时争取到了一定的内部资源,以及协调了内部一些与她想法比较一致的团队成员。
团队和资源到位了,她将项目工作进行合理切分,尽可能让专业的人做标准的事,她会协调大家的配合。
最后,她还尽可能在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标准的供货商合同、运营制度等,方便项目循环使用。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我觉得她的方法很有启发:
无论我们在什么岗位上,都可以不断反思我们多做一步努力,是否会有对应的价值。
在关注成长的同时,你也可以耐心一点。现在比较难,但往往也说明你的收获会更大呀。
03 关于迷茫
我相信这世界上很多人(包括我),都曾经在某个时刻,有过和你同样的感受,焦虑、不安、心灰意冷......
重要的是,下一步,我们如何应对?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假设。如果让你回到毕业那一年,可以重新过自己的生活,你会怎么做呢?
再极端一点说,如果一觉醒来,你发现你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钱有车有房,你准备怎么过接下去的生活呢?你的生活会就此步上「正轨」,一帆风顺吗?
有一部电影《盗钥匙的方法》,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这里就不剧透了,相信它能给你很多启发。
知乎上有个问题,我印象挺深的。
提问者说:「你是怎样走出人生低谷的?」,得票最多的答案非常简单,就4个字:「多走几步」。
暂时陷入低谷,不代表我们无法走出低谷。
我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就是,哪怕站在一片废墟之中,也能够从现在开始,重新规划、掌控自己的生活。
而对于人生的规划,其实和我们做理财规划的原理,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规划的起点和最重要的一步,是目标啊!
不知道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的生活目标到底是什么?是父母?是赚钱?是个人成长?还是安稳的生活?
如果你没有找到那个让自己笃信的目标,那么我相信即便你得偿所愿,比如回到老家过上了安稳有房有车的生活,依然有可能会在面临未来的选择时,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更明确清晰的目标,然后把这个目标细化,倒推出接下来的每个阶段,你需要花多少精力和多少钱,投入做什么样的事情。而不是在原地抱怨纠结,停滞不前。
而且,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低谷而怀疑自己。
我们追逐目标的过程有可能会很漫长。
就算现在播下种子,也许要半年后发芽,三年后才开花。但你可千万别放弃了。
现在就开始,慢慢走向你的目标吧。加油!
04关于选择
月薪8K买1万+的包包,我很过分吗?小熊在来信中说。
其实生活处处都是选择,而经济学一直被定义为一门「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就是稀缺性。简单来说呢,就是人们的欲望无限,而资源相对短缺,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做取舍,达到更好的结果了。
当然,每个人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比如你喜欢吃西瓜,他更喜欢吃梨。
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建立在我们对于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的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就是所谓的「价值观」或者说「偏好体系」。
如果你正面临着一些困扰和选择难题,不如抛开外在的、他人的「固有价值」来评价,而是从自己出发,找它对你的「相对价值」。
前面说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它让你获得了多少愉悦?你真的会经常用它吗?它对你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处的东西,不仅没有为你创造价值,反而让你人役于物,是一种摧毁价值。
看到没有,连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承认,东西值不值得买,值得花多少钱买,是件很主观的事情。
说到这里,你一定发现了,我又把问题扔回给了你。到底要不要买奢侈品,完全取决于它对你的「效用」。
喜欢好东西没有错,那些能给生活带来美好体验和温暖光芒的东西有太多,而不仅仅只是大牌的价值。
结束语+引导
今天的回顾时间就到这里了。
如果你也有一些投资或者生活中的困惑,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长期为你开放,欢迎写信告诉我们。
最后,想和你分享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的那句话: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别忘了根据音频开头的提示,加入我们的【21天理财入门打卡】,和我一起持续学习,迈出理财的第一步吧!
订阅内容,每周一到周五,简七在这里陪你一起听故事、学理财,我们下次见,拜拜~

简七理财成立于2013年,创立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大众理财科普教育,以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分享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
已经带领超过300万人开启理财投资之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