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到底对经济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博士做客上财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系列活动,
做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挑战”的线上分享。
【您将会听到】内容提要:
徐高博士深入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正逐渐重回世界之巅。然而,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特点,以及思想层面进行改革。
- 1、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局限性
“新-新古典综合”这一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范式,其内核深处的基本假设是萨伊定律(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它过于关注供给面,而忽视了需求面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需求不足问题尤为突出,这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徐博士提出了“后凯恩斯经济学”(需求不足经济学)的观点。他认为,在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扩张性的总量宏观政策是必要的,以创造需求并稳定经济增长。他建议中国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以促进消费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中国经济的特点: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剩
中国的消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快的资本积累速度和经济增速,这种特点使得中国能够在国际竞争中不断超越其他国家。然而,消费不足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如经济结构失衡、需求不足和经济内生增长持续性的缺乏。消费转型需要推进“全民国企持股计划”。
- 3、思想层面的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很多人无法理解中国的经济现实,同时又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思想层面进行改革,正确理解中国的经济现实,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听众提问环节,徐高博士就房地产投资的可持续性、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如何在经济下行期自保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期,个人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自己,降低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为未来的经济繁荣做好准备。
未经主办方与主讲人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次活动内容和观点,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