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应上财金融家俱乐部邀请在线开讲,
为在线听众带来一场题为“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利益共同体”的精彩沙龙。
【您将会听到】内容提要:
01西方的海洋观——地中海及其沿岸的历史地理特征
- 封闭的内海
- 众多岛屿与海湾
- 海上航路绝对距离不远
- 发达的多元文明
- 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集中于沿海
- 与内陆距离不远
- 与其他海洋文明基本隔绝
我们认识海洋,海洋观念一定要从具体的背景出发,不能硬套西方流行的海洋观念,也不能够把工业化、大航海以后现代的海洋观念随便用在古代。
02中国的海洋观——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内聚型发展
- 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天下之中 华夷之辨
- 四海之内 天涯海角
- 鱼盐之利
- 天朝无所不有,无需仰赖外人。不贵奇技淫巧。
中国以前对海洋不重视,是很正当的。中国当时第一,不需要远航,第二,海洋没有给提供太重要的资源,不过鱼盐之利,再加上中国认为自己天下之中,古代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所以就形成了天朝无所不有,无需仰赖外人。
03人类与海洋
比较两种海洋观念,比较中国跟地中海周围这些民族、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后,再来看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 作为资源的海洋:工业化前只有“渔盐之利”,工业化后取决于获取成本。
- 作为航运介质的海洋:航海的目的,航海的工具和代价。
- 作为文化传播的海洋:随人流而改变,作用越来越小。
04利益共同体:海洋的未来
- 海洋资源:合作研究,共享成果,共同开发,协商互利
- 海上丝绸之路:利益最大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 海洋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 未来理想的海洋——合作、友谊、和平之海,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着眼至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海洋观念,应按历史上的事实出发正确的评价。未来我们基本的出发点应该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的建设,逐步做到与世界结成一种利益共同体,这样海洋文明才能够提升到更高的阶段,未来的海洋将有成为合作、友谊、和平的海洋,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经主办方与主讲人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次活动内容和观点,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哔哩哔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抖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欢迎关注~
主播...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