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4分钟
播放:
772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不配”,这句话看似幽默,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心理问题,暗示了个体内心深处的自我贬低,或者不足感。如果“我不配”这种低价值的自我感,已经形成了,要如何去改变自己呢?


00:59 这种我不配的感觉或者心理起源,通常来自儿时的成长环境。


01:11 但一旦孩子考第二,回家时父母的脸色就会抑制不住的难看,吃饭的时候谁都不说话,好像如果孩子不优秀,孩子就不配吃饭,不配做他们的孩子,不配被爱。


02:23 这种不配感,心理学上叫做“冒名顶替综合症”,它指的是一种低估自己的心理倾向。


02:57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就会成为孩子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03:38 心理上的自我一旦形成,就会选择性的吸收与自我一致的信息,排斥不一致的信息。


04:20 低价值的自我感与高价值外在的反馈的强烈不一致,会产生心理冲突。


04:27 为了缓和这种心理冲突,心理上的自我采取的方式是,维持与低价值的自我的一致性,否定高价值的外在反馈,即认为“我不配”。


06:01 在儿童心理学里面,有两个儿童情感虐待的元凶:一个是否定,一个是忽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我们所有成年人仍然在重新经历这两个东西。


06:43 这种“不优秀、就不配”的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影响远不止于“我不配”的低价值自我感。


10:04 只有内在爱意满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爱的孩子。


10:28 改变低价值自我感,既是要改变性格,改变人格。


10:36 比如,每天空闲时询问自己,“我现在想要什么”。


10:50 即使当下条件不允许满足需求,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知道了这份需求,但因为什么原因暂时无法满足。


11:44 感到“我不配”的时候,可能理智上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有这种感受,甚至会告诉自己我值得。


12:36 “普通力”并不是指平凡,而是只能够有普通的思维方式,凡事都能正常进行。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慢越美
1年前 山西
2
自我关怀这一段的心理学上的解决方案很受教!独特且精辟!赞!
莓乱扔_YZE2
1年前 福建
1
emmm,其实说这句话的大多是玩梗吧
jeff在pokkoa
1年前 上海
0
老师我可以在pokkoa上 推荐有关心理学的episode吗?比如这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