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树子在采访中说不喜欢“数字游民”这个称呼。那就叫“树子游民”吧,树子去年从字节跳动裸辞之后,先是去开始学习和研究花艺,还开了自己的花艺工作室。然后在22年年底又离开北京开始了游牧一样的生活,基本上一个月会换两个地方。是什么让他开始游牧生活?他是如何看待变化与不变的?花艺对他意味着什么?在结尾的时候,你还会听到树子在大理的时候写的一首诗。
欢迎留言,关注,转发。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趣活家”。
【内容概要】
Part 1 一个喜欢不断改变的人
2:30 当时你加入字节跳动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大概什么时候要离开,你对于你的人生下一步要做什么的规划,这些想法是怎么出现的?
3:30 为什么三十岁之前追求每两三年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4:30 你为什么会舍得在每一个新工作里刚刚有一点上手或者游刃有余的感觉的时候能给放弃?
8:30 你身上的实验性在你的职场中的体现是什么?
9:30 有没有可能“变化”是你的“舒适区”?
10:30 你在游民生活的时候,你可以对环境和饮食起居也很快的适应吗?
12:00 你现在的游民生活状态的技能有什么是从之前字节的历练里面带来的?
Part 2 你是怎么决定做花艺师的?
22:00 你是怎么接触并且喜欢上花艺的?
24:00 那怎么在众多植物领域里选了花呢?
选择比努力重要,选择和努力都注重的话,效率就非常高了。树子曾经在研究剧本杀行业的时候,用一个月写了一个剧本
29:30 现代花艺的起源是怎样的?
东方花艺的起源在教科书里面有很多错漏,等到我五、六十岁的时候,可能会去修订教科书。
35:00 你的花艺创作是先确定主题来创作吗?
38:00 你怎么看待“花语”?
“爱”是非常丰富的情感,比如“予独爱莲”中的“莲花”为什么就不能代表“爱”呢?其实在中国文化里,“爱“有很多细分。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里面“游龙”是一种叫红蓼的花,代表的又是一种调皮的爱。
45:00 你未来对于花艺的想法是什么呢?
Part 3 游牧生活是怎么开始的?
47:30 最近是怎么想起过“数字游民”的游历生活的?
51:00 你选择游历的目的地有什么标准?
52:00 你们的创业项目是什么样子的?
55:00 为什么你觉得你的游牧经历中,在地连接非常重要?
60:00 游牧过程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人
62:00 云端工作之后我越发发现交往和恋爱比工作更需要线下
当工作的地域性消失后,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追求其他事情的地域性上
66:00 在大理和房东的小猫的陪伴让我特别开心
彩蛋
67:00 树子的一首诗《洱海边上》

(图片由李源由midjourney生成)
《洱海边上》
-树子
吃碗米线后
骑电驴到洱海的边上
我坐过的每块石头都不硌人
工作,直到电脑没电了
正好日落,回家
日落的时间渐晚,
电池的电量越来越快的被耗完
3月后的古城里,我在找一家维修店,
我在日落前回家
秋风提早吹来,夕阳西下
我牵电驴
啃食洱海边上的青草
【本期提到的书籍】


【树子的社交媒体】
小红书:“我是树子”
【关于我】
李源教练:ICF认证资深高管及职业发展教练,《自定义人生》共同作者,500强外企商务战略负责人,“有意思教练”特约作者和教练,“奴隶社会-诺言社区”分享嘉宾。
公众号:趣活家
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听众来信,职场与成长故事自荐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