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简介】
双减政策落地两年了。家里有学龄儿童的爸妈们恐怕并没有因为双减而变得更轻松。
“清华保姆”、“公海补课”的段子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之余,我们也在思考,寒门还能出贵子吗?高考还能成为小镇做题家们改变命运的方式吗?为什么双减政策落地后,我们对未来感到更加绝望?
又是一年开学季,你的孩子报名了几个课外班?你也在为孩子的香港身份而努力吗?本期节目中,教育行业奶爸和三位已婚无娃但已经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育龄人士,一起提前聊鸡娃。
片尾音乐:上学歌
封面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导航】
02:14 “双减”政策真的是出台得又急又快吗?
05:28 关于“双减”政策其实最应该关注的是这两条!
07:59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因为看到了韩国的现状吗?
12:39 学而思之类的教培机构今天反而在香港受到了广大的家长欢迎
15:03 香港式“鸡娃”的不同选择:卷校网和龙校都得让小孩“赢在子宫里”?
25:34 在美国,至少在湾区,是否选择“鸡娃”完全取决于人种
31:05 一个“暴论”:中国的考试评价体系才是最明确的评价体系
38:12 另一个视角:“努力就会成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42:03 在中国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社会混乱
45:11 卷文化,到底是我们的财富,还是负担?
52:33 为什么中国人非常擅长追赶和复刻,而没那么擅长创造一个从未见过的事情
55:40 为什么我们对未来感到绝望
【本期主播】
Siyu,坐标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深圳,转型跑路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主播...
李彤不是李大爷

好心

cccccccc鱼
刘烜赫塑说教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饺子000
10个月前
上海
0
我觉得并不是高考的问题,而是更上层的人才评价体系……这导致了我们如何理解教育,我们到底是花钱买那个结果,还是花钱买教育的过程。
rouyi_PxXY
11个月前
北京
0
女生的普通话听起来太难受了……

想开始叛逆
1年前
天津
0
46:54 或许高考时的卷还可以成功,但是工作后的卷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HD60140m
1年前
上海
1
煊赫是从下而上的思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另外两位是从上而下的,以管理者视角调配每个孩子的发展路径,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后一种思路的弊端就是,会有一些人被牺牲掉,以提高教育运转的效率
阿白_ck8i
6个月前
重庆
1
哇!几位主播虽然看法有分歧,但各自的观点抒发都特别真诚善良,尤其是那位去高中开辩论班的北京哥,发言更是热血,听着听着差点几度落泪。很有启发的一期节目,谢谢几位的用心制作~

困在十八岁
7个月前
陕西
1
59:26 前面都没事,这个背景音乐给我整破防了

夕雾ee
1年前
浙江
1
我觉得卷和努力是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卷是把大量精力放在了无效的竞争上。
十二月_LxKA
1年前
广东
2
39:09 可能是中华民族的同胞们太勤奋,对于出人头地更有执念,作为 81 年生人,广州一个初中生的妈妈,感受很强烈,减负的影响对我很大,搬家去学区房,报课外补习班,网球课。。。现在为了以后孩子能有更多的选择从鸡娃变成了鸡自己🤣

Vousvoyezpas
1年前
加拿大
2
看标题就知道这期很精彩,果然😂“明确的规则”这个点我也很有共鸣
一只娜
1年前
上海
2
听完就是,没资源的家长就真的别生了吧…………

CY-YC
1年前
江苏
2
不认同单一的选拔逻辑,虽然是明确的,强调了程序“公平”,但并不“公正”。努力的方向有很多,不只是做题,多元化的价值和更长远发展的综合素质应该被纳入塞选机制。 如果下一代需要卷,那做为父母,创造正向的更高更好的条件而卷也是应该的,只强调单一阶段、个体的绝对公平,其实本身也并不公平,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只娜
1年前
上海
2
国家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应该去拓展不同领域人才的收入水平,协助多种学校教育力量的提升。现在的本质就是上升通道得收缩,因为最后的评价体系狠狠固化。
JoYiW
1年前
辽宁
2
53:01 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敢生小孩给不了自己的孩子好资源 给不了指导
liude鹏
1年前
广东
2
这个话题我可以哈哈哈!

不二法棍
1年前
北京
2
这才是理性的思考
HD696938s
1年前
北京
2
这么掏心掏肺的节目,为啥订阅量不高?

米阿莫
1年前
中国香港
3
52:41 阶级的跃升永远不可能是lasting的,我们这一辈实现了对父辈的跃升,是时代给我们的馈赠,但这件事不可线性外推到下一代
戴_PVmx
1年前
福建
4
明确的规则也是双刃剑。古代也有过明确的规则其结果我们都见过。双减政策的出发点应该也是希望能全方位的培养人才,其他的不能说太多,可以多采访一下一线教师,大话谁都可说咯,现实是什么有人关心吗。人间明暗。

杨舒涵_Ysh
1年前
河南
4
当教育拥有选拔属性时,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在『内卷』。
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轻松地成长,但还是要面对『让孩子赢在子宫里』的现实。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双减政策』,孩子的成才都离不开牛逼的父母。这种牛逼不仅仅是财力,更是精力的投入。
卷是深入东方人骨髓的机制。
阿尔伯特李
1年前
四川
8
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我是支持国家的双减政策的,为啥?因为学习不是为了阶级跃升,是思想跃升,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每个人成为什么官,成为什么家,而是成为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人,培养他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双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利用空闲时间去提升自己,而不是天天抱着所谓的“正课”提升成绩,去人云亦云的学习钢琴,高尔夫球等高大上的兴趣。
其次,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领域的人才,大家都去读本科,都去坐办公室了,那么基础的工作谁来做?所以需要分流,让那些确实不适合搞研究的人去做一些实际的东西。不然就会造成很多本科毕业的人出来高不成低就,基础的工作看不上,需要能力的事情他又干不了,毕竟985 211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普通人。
最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也是国家近几年来一直宣扬大国工匠,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转变思想,你从一名基层的工人也可以成为受万人敬仰的英雄,你从一个普通的农民也能是农业专家。这还是需要国家在宣传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并且提升这些人的待遇,物质决定意识,只有基层的工资待遇上来了,那么也会引导“学不优”的人去从事较为适合他们的工作?
我觉得双减出来的时间可以引入人生职业教育,从小将孩子的兴趣和将来的职业结合起来,这些就可以避免孩子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