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

项飙,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的作者和对谈者,另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全球“猎身”》等。

【本期介绍】

今天我们从发问“异化”和“996”出发,探讨什么是好的工作。

去年,关于内卷、打工人等一系列话题,引起了很多讨论。今年,围绕工作的舆论氛围,又随着拼多多员工猝死、被开除等事件变得更焦灼而复杂。不管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已在职场默默工作的老手,似乎都意识到奋斗叙事的失效,开始发出更多质疑和困惑的声音。我们想从愤怒和沮丧情绪中,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更深入理解问题本身,如何在日常基于自身主动性采取行动。我们需要直面更难的问题: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工作的意义,什么是好工作。

我们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和项飙老师做了这样的一次访谈,希望能够从学术的视角,为大家提供一些解释力和方法,来帮助回答关于“工作”的问题。当时「问题青年」还未开播,我们在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上发了一篇文章《项飙谈996和异化:城市新穷人不是经济穷人,是意义贫困》。伴随着最近播客的开播,我们想把这次谈话的录音也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收听指北】

3:40 “工具人”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从韦伯开始,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工具理性”。

6:46 “工具”不完全是一个负面的概念,需要思考怎样能把它重新激活起来。

7:01 “终极意义”是很难去建立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工具理性”的重点是要建立起意义的“链条”。

7:38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城市新穷人”,他们不是“经济穷人”,而是“意义贫困”。

10:04 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工具,但为什么我们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被工具化?一是被大厂控制,二是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

23:36 工具究竟是我们自然肢体的延伸,还是限制行动的假肢?

30:21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在追求“即刻性”,对“重复性”这么敏感和抗拒呢?

35:41 很多年轻人在大的系统下工作和生活,个体也成为了一个封闭的“系统”, 一天到晚生活在心理空间、脑子里的世界,一点点情感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38:34 异化是“人的消失”。因此,个体要从自己的心理空间退出来,和别人建立联系。

41:48 不怕重复去做的工作,合作性的工作,对别人有用的工作,都是好的工作。

51:51 我们仍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有所警觉,需要消除“被压迫感”,并留有空间去反思、观察、讨论。

【本期音乐】

片头曲:Sarabande by Joel Cummins(免费版权)

片尾曲:Nocturne by Asher Fulero(免费版权)

片头使用的声音素材来自:央视新闻“白岩松评拼多多22岁员工猝死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i4y1F7h7?from=search&seid=10672019928701750430

以及@王太虚Wray发布的视频“因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护车我被拼多多开除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T4y1N7AU

【延伸阅读】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概念,与「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相对。「工具理性」是指在一组价值中,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或者手段的有用性,为了达到事物的最大功效,以及实现人的某种功利目的而服务。

8:46 提到的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著有《实验室生活》、《我们从未现代过》、《再组社会》、《存在模式研究:现代人的人类学》等作品。独具匠心地开创出他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非现代”立场,力图在实践中将人类与非人类这对范畴联结起来,打破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割裂以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分裂。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王黎子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主播...
李颐Lisa
-阳少-
圣光抛弃了梨
绒绒的猫猫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童欣
4年前
3
25:34 对我想问一下 为什么公司现在都是花名?为什么不用真名呢?
HD495749p
3年前
3
he is an old shool guy he never experienced and got f**ked by the system.
louloulouna
3年前
4
32:21 某天做的事情,不断深入,并且自己做的事与别人的发生连接,慢慢汇集成一个大的事情。不太可能在其中发生即刻性的意义。对工作重复性的敏感:很多事情不能通过思考解决,而是一种实践方式。无意义感,对重复性抗拒,可能是因为重复性、强度太高。
Euphoriaaa
3年前
4
42:06 “不怕去重复做的工作就是好的工作。”
Lagom_and
3年前
4
13:44 真相
徐磊_KP5G
3年前
5
年轻人的意义贫困主要在于内在性人文素养的缺失和外在性的经济系统的控制导致在历史和空间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
LouisaXu
4年前
5
项飚教授分析太到位了,赶紧把这一期收藏了。适合反复听。
秋天的木木
4年前
7
这么好的节目听的人却很少,听到觉得好幸运!项飙对问题的逻辑和深度思考,国内很少有人能及。
Pipimito
4年前
7
42:07 这个标准很重要:是否你在做的工作中,你不怕重复性或注重协作性或注重创造性…
香泽發菜
4年前
7
41:56 不怕重复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合作性的工作也很不错(例如艺术家的工作)。
vickie
3年前
9
内容好棒,远超过标题本身。标题锁定的范围有点窄了
香泽發菜
4年前
9
来啦来啦,青年志公众号2月3日的推送有文字版。
Jomosis
4年前
10
33:24 这里提到人的生命中有无数重复的事,为什么我们不抗拒,反而是在工作中不能忍受重复的事。生命中重复的事,比如维持人身体机能的,吃饭睡觉,这些重复是一种习惯,是生物进化中被优选出有利于人类更好生存的习惯。生活中很多人会养成健身,读书这样的习惯,因为对于人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些重复的事情之所以不被抗拒,是因为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利的,而工作中的重复是伴随着工作负荷,人际关系的压力,工作内容的重复。这些重复可能短期之内会让人发展出对抗压力的能力,但长此以往对人是无益的,过度的压力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人在工作中很难长期忍受重复的工作。
呆梨
4年前
12
20:59 当财富变成个体价值的体现,人人都有狼性。
香泽發菜
4年前
18
32:40“有些问题无法靠思考解决,很多时候(问题)是由实践方式(塑造的)。”
CY_sDjC
4年前
29
希望陈嘉映老师也能来!
米总的司机
3年前
31
39:50 项飙老师的这个角度很新:异化的一个表现可能并不是人的个体性的消失 而是个体成为一个巨大的系统 人活在完全是自己的世界里 建造出“情绪的核反应堆” 要走出去 需要对别人感兴趣、关心别人
李颐Lisa
4年前
38
昨天晚上,“性别意识”那期突然被下架,官方指出的下架原因是音乐版权的问题(只在片头片尾有一点点的背景音乐)。我们在错愕之余,赶紧把项飙这期也下架了做了音乐的调整。给大家带来不便了,请多包涵!(主要是害怕万一被下架,会再次丢了大家的评论。)
逍遥小书鱼
3年前
42
现代人的悲剧在于社交媒体、消费社会、以及粗暴的成功学价值观唤起的财富自由欲望和现实能提供的机会并不匹配,诸如学历贬值、经济开始停滞或走下坡直接导致优质工作岗位减少、整个社会的原子化、高房价、高工时、低薪资,还有可预见的未来灰犀牛危机(房地产、金融、养老等等),再再都让人产生无力感,每个人都像包法利夫人一样,差别只是包法利活在浪漫爱情的泡沫,现代人活在财富自由的泡沫,个体想避免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只有自己勇敢的戳破那个泡沫,先从别人手中拿回成功两个字的定义开始。
清风悠扬
4年前
78
1.独立、自由、自立的的内因。现在青年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点是自我,对社会和他人缺少责任心和贡献。认为自我实现了价值,是最重要的。和传统价值观念偏离,和奉献精神相博弈。在我心中觉得自我和贡献都应该得到满足,这两个东西为什么是对立的两个问题?青年觉得自我缺失和奉献精神缺失是同时出现的,为什么在青年意识中这是两个对立的事情呢。 2.重复性的价值和即刻回报。重复性意味着忍耐和付出,意味着等待,即刻带来的精神刺激和快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越来越受到欢迎,更多的人无法集中精力忍受重复,迫不及待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顺应出现各种娱乐产品满足青年人的这种需求。这是一个审美上的差异,也是青年人需要重视的问题,远离即刻文化已不现实,我们该如何解决? 3.工具化和个体化的对立性。工具化意味着超越个体的更强大的力量,无数个体合作组成更大意义上的个体,具有超越个体的创造力所带来的价值,这种价值是反个体化的吗?是个体的价值在其下显得微不足道,青年人蓬勃的野心,躁动的挑战欲,无法接受这种被超越,无法忍受屈居人下,这是工具化和个体化共同的困惑! 4.个体自我价值的萌生是一种进步还是蜕化。可以肯定这是一种进步,是精神领域的崛起,过去的几十年,工具飞速发展带来充裕的物质价值,丰富了个体的生活,精神需求相应产生,所以这是两个领域的对话。 5.当代青年奉献意识缺失,注重自我享乐的原因是什么? 6.什么是好工作?项教授认为,重复而不感厌倦的工作和注重合作的工作。这两层意义的延伸中,好工作并不明确。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