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知识分子”代表了什么?社会进步的中坚还是不合时宜的逆流?
回看鲁迅对新旧知识分子的解剖,“知识分子”这个角色,是命运不断下沉的孔乙己,是落榜成疯魔的陈士成,是摇摆官学两界的“差不多先生”方玄绰,也是曾经热心革命而终究愤世嫉俗的N先生。
我们发现,鲁迅的观察并不过时,甚至清晰反照到我们这时代知识分子的病症:对单一精英价值的迎合,不能跟随主流的消沉,充满现实算计的犬儒,无力改变周遭的郁愤……
那些熟视无睹或被遮掩的知识病,我们通过阅读鲁迅而重新看见,并尝试讨论直面和改变之路。
【时间轴】
03:00 孔乙己,混过了社会才懂你
05:49 二十年后的咸亨小厮是否带了鲁迅的悲悯?
12:24 孔乙己式下沉叙事的普遍性
13:24 悲剧反写:“笑”是重读《孔乙己》的题眼
15:52 少年视角的力量,又及《伊万的童年》等
20:53 《白光》中为心魔疯狂的落第老生陈士成
22:14 陈士成和孔乙己:不同阶级的相似悲剧
23:30 如何为更多人创造更多元的生存空间?自媒体是否去中心化的乌托邦?
27:21 改写寒门学子内卷史,从多层面的价值重建开始
32:39 《端午节》上下半场迥异的叙事手法,是对双面人的描写需要
37:13 我们国民性中的“差不多”基因
43:44 《头发的故事》双层转述的叙事模式之下,是不同主体微妙难辨的立场
48:42 鲁迅为什么爱用“看”与“被看”的多视角观察法?
49:53 本期推荐曲目:KeyLo的川普Rap“鲁迅说”
【链接作品】
鲁迅小说集:《呐喊》(本期讨论其中《孔乙己》《白光》《端午节》《头发的故事》四篇)
MC HotDog(热狗)歌曲:《差不多先生》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电影:《伊万的童年》
威廉·戈尔丁导演电影:《蝇王》
姜文导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本期音乐】
Anat Fort/Perry Robinson/Ed Schuller/Paul Motian - Just Now, Var. I
KeyLo - 鲁迅说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
【封面设计】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荔枝播客、苹果播客等专用播客客户端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