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潮汕给到大家的印象,除了美食外,还有就是强大的宗族文化以及同此相关的一系列传统习俗的传承。这种宗族文化之下,也让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
如果聊当代女性困境的话,潮汕长姐或许是一个好的切入口,她们身处在中国传统文化气氛相对浓烈的环境中,性别所带来的区别对待渗透在日常中,同时作为长女,她被要求承担部分家庭照护、管理的责任。
一位潮汕长姐这么形容在潮汕人心目中一个优秀的长长姐应该是什么样——“在亲戚面前大方得体,负责家里的家务、拜神;照顾好弟弟妹妹;在资源分配上迁就弟弟。”而这些期待、要求,与女性个体的自我实现很可能是冲突的。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一位潮汕长姐梦梦和做了系列关于“姐姐”的研究的学者李强来一起探讨,在当下,女性在比较传统的家庭中长大会遭遇什么?她们如何寻求解法?父母喜欢男孩、偏心于弟弟会给姐姐带来什么影响?长姐长大后会“继承”还是“叛变”原有的家庭教育、相处方式?
时间线:
06:21 妹妹没有户口,因为要将户口留着给未来的弟弟
07:29 【得男则止】生育的前几个孩子都是女孩,一直生到男孩才会停止生育。
【七星伴月】一个家庭中有七个女儿伴着一个儿子的现象。
08:49 弟弟出生的时候,妈妈想把隔壁房出生的男孩也一起带回家
09:56 【开初】过去指潮汕人生了男孩,在约十天的时候,要拜公婆,摆酒席请客,这个过程就叫做“开初”。
【举灯】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所以潮汕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会提着灯笼去神庙点火,回来吊在家中的神龛和床头。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这户人家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
12:40 有男孩偏好的家族中,生育了男孩的母亲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就是【Bargaining Power】。
14:04 家里的财产名正言顺优先是弟弟的,长姐需要有策略地去争取,比如应试教育是她们的一条出路。
17:02 聊到潮汕女生的时候,总是用“贤妻良母”这个词汇来形容。“长姐”身份如何影响女性的性格?
19:56 一些研究表明:长姐的受教育程度相较于弟弟更低,但收入却偏高。长姐的伴侣受教育程度不高,肥胖程度相对更高。
22:56 长姐不是“伏弟魔”,而是福音。
27:10 “我生了三个女儿就是为了生你”
28:20 整个社会没有从“男孩偏好”中受益。
30:22 从小到大因为受到出于男孩偏好的情感伤害,我开始厌男。
35:42 好男人都去哪里了?
嘉宾:梦梦 潮汕长姐;李强,经济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播:阿怪、西西
图:Midjourney
视觉:oliv
背景音乐:旺福 - 姊妹仔;金池 谭维维 魏雪漫 - 她她她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