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是L2系列第八期,本期和大家分析以太坊Layer2生态面临的严峻挑战。2025年以太坊基金会做出了让整个行业震惊的决定——不再全力押注Layer 2的Danksharding发展路线,而是重新回到扩展主网本身。这一战略调整对整个Layer 2生态构成了降维打击。我们将从商业模式、估值泡沫和生存策略三个维度,全面解析Layer 2项目当前的困境与未来出路。
以太坊战略大转向:Layer 2的降维打击
- 以太坊基金会放弃Danksharding,重新聚焦主网扩展
 - 如同米其林餐厅降价与街边小店竞争的降维打击
 - 战略调整背后的商业逻辑:Layer2无法带来足够收入
 - 竞争格局超预期:Solana、Aptos、Sui等Layer 1快速崛起
 - 领导层变动与务实转向的因果关系
 
Layer 2生态的惨淡现状
- 以太坊收入断崖式下跌:从2021年峰值200亿美元年化收入降至6.7亿美元,下降73%
 - 市场份额重新洗牌:Solana占据38%市场份额,以太坊仅剩25%
 - Base的绝对统治:占据67%的Layer2手续费收入
 - 其他项目生存艰难:Arbitrum(15%)、OP(4%)屈居其后
 - 收入暴跌98%:其他Layer 2项目从5380万美元跌至96万美元
 
估值泡沫的荒谬现实*
- 传统市场对比:成熟科技公司PS比率5-15倍,高成长公司20-30倍
 - Layer 2的疯狂估值:PS比率中位数1,447倍,平均数3,481倍
 - 具体案例分析:
- Swell:市值1.08亿美元,PS比率17,500倍
 - Notcoin:市值117.9亿美元,PS比率14,700倍
 - Arbitrum:PE比率347倍(对比苹果30倍、特斯拉50倍)
 
 - 亏损运营现状:Arbitrum总收入1.11亿美元,支出2.38亿美元,净亏损1.27亿美元
 
三条生存之路的深度解析
- 第一条:抱大腿战略
- OP与Coinbase的Base合作案例
 - 付出1.88亿美元OP代币,获得1,690万美元收入
 - Sony Chain、Kraken Ink等模仿者的惨淡表现
 
 - 第二条:专业化路线
- Hyperliquid专注去中心化交易,30天产生7,020万美元手续费
 - 各项目差异化策略:Arbitrum Stylus、World Chain、Immutable等
 - 技术崇拜vs市场运营的平衡挑战
 
 - 第三条:投靠比特币生态
- 比特币Layer 2的蓝海机会
 - 没有主链竞争压力,享受比特币万亿市值流动性
 - Starknet宣布同时支持以太坊和比特币结算
 
 
比特币生态的战略机遇
- 比特币社区对智能合约功能缺乏兴趣,专注安全稳定
 - Layer 2获得独特发展空间,无需与主链直接竞争
 - 以太坊用户群体更愿意参与DeFi,可为比特币大户"打样"
 - 兼容双生态的技术挑战与想象空间
 
行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 成功案例:Netflix、亚马逊、苹果的战略转型启示
 - Layer2项目必须找到独特价值定位
 - 能够快速调整战略、找到新增长点的项目将在下轮牛市脱颖而出
 
P/S比率(市销率):公司市值除以年收入
P/E比率(市盈率):公司市值除以年利润
01:32 以太坊放弃Layer2全力押注的决定
04:20 商业模式决定一切的务实观点
09:00 Layer 2生态现状:缩水蛋糕的争夺
11:23 Base的绝对统治地位分析
15:16 上轮牛市PPT融资的疯狂时代
18:04 Layer 2项目估值泡沫的荒谬数据
26:22 三条生存之路的详细解析
34:20 比特币Layer 2的蓝海
43:37 行业快速变化的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以太坊、Layer2、Base、Arbitrum、Optimism、商业模式、估值、市场份额、比特币、战略转型、DeFi、扩容、Solana、Sui、比特币、Hyperliquid、World Coin、Immutable、Netflix、亚马逊、苹果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