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9分钟
播放:
3.18万
发布:
1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覃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王怡然,《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 本期封面故事:《小学生如何社交


从今年开始,一款美国动画片《小马宝莉:友谊就是魔法》的衍生周边卡牌,在小学生间悄然流行起来。这些色彩鲜艳、印刷精良的“小马宝莉卡”采用盲抽的形式售卖,并有着颇为复杂的等级与版本差别,其中最难抽到的卡被称作最高位卡。某些高位的“小马宝莉卡”,在二手市场已被炒到十余万元。而为了获得高位卡,不断购买、拆包,也是一些孩子花费成千上万元的主要原因。


或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学生时代流行的卡牌游戏,还是干脆面里的“水浒卡”,或者更“高端”一些的万智牌与“游戏王”卡。只是和“小马宝莉卡”相比,金钱的投入似乎还没有这么极致。而这种卡牌游戏在小学生社交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小马宝莉卡”聊起,看看今天在小学生中风靡一时的卡牌游戏,究竟是什么来头?在那些被炒到离谱的价格背后,有着何种商业机制?同时,当一种在很多人看来是“拿钱换纸”的游戏,成为填补小学生们社交空白的主流选择时,我们更需要一起思考,这种空白所从何来,以及如何为孩子提供更丰富、轻盈的生活与快乐来源。


【时间轴】


02:28 “小马卡”与TCG卡牌游戏


08:21 我知道SSR,可“小马卡”的LSR、UR、SC都是啥啊?


13:25 从“哇,这张卡好好看”到“低位卡不要了”


15:55 “小马卡”如何成为小学生们的MBTI?


21:33 “小马卡”的“价值”,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


27:56 焦虑又无奈的家长们


31:20 群采:孩子和家长们怎么看?


37:16 游戏的社交功能,掩盖了消费主义的本质


43:19 课间10分钟,是如何被压缩的?


45:45 精神世界的空洞,该由谁来填补?


52:14 当“项目制育儿”成为风潮,如何平等地理解孩子?


63:47 媒介形式与花钱方式的变化


【延伸阅读】

文章 | 《卡牌生意的奥秘

EP88 林克出现前,海拉鲁大地一派祥和···

EP70 被iPad占领前,童年可以这么好玩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川田瑠夏 - キリマンジャロだね

拾光 - 那些美好的小事

出羽良彰 - 木幡真琴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C43
11个月前 山东
101
小马宝莉只是集换式卡牌生意出圈的一小部分。抖音搜拆卡你们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特别是“九欧拆卡”,每天凌晨两三点还有一两万人在线。而且今年很多主流媒体也下场了,比如中国日报的卡牌就卖得不错。在我眼里,这跟彩票、钓鱼、盲盒都是类似的逻辑,一种博彩,一种对未知的上瘾。同时这种生意几百年来层出不穷,从藏书票、邮票、火花、球星卡、影视卡、水浒卡,到现在游戏里的各种抽卡、抽皮肤,都是一样的。至少买卡最后还能留下卡在自己手里,游戏里抽的可是游戏厂商服务器上的一行代码。
蚊子现在时
11个月前 湖南
53
刚跟娃一起听这期节目,聊到孩子们的流行和消费。我家娃也说这个东西很流行来着,但是他们自己没有买过,就同学过生日买了一包20块的送人了。我还是能理解孩子们一起分享玩具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成年人说一句没用就能否定的。但是我问他们同学之间会交易卡片吗,孩子说就卡片换卡片,不会拿钱买别人的卡。他说他帮同学写作业赚了二十张卡,拿回来给我展示也是很开心的样子,弄得我都不好意思批评他。对了我还问他你能理解一张卡值十万吗,他头都不抬说骗子就是这样骗钱的妈妈你要清醒一点。
YOKO的非遗作坊
11个月前 浙江
53
业内人士很想说几句 但还是算了。总之不是你们看到得那么简单,幕后是卡游公司和腾讯,准备上市后高位套现。只可惜四月份香港上市失败了。
magictitan
11个月前 福建
39
小浣熊干脆面加强版。本质就是博彩。人为制造稀缺性。
在贝加尔湖畔钓鲑鱼
11个月前 江苏
33
我在一家六年级小朋友家做家教,那个小朋友有两整本小马宝莉的小卡,就是那种很厚的卡册,像相册一样,整整两本不重样,卡还分R级,S级,SS级等等,S越多越稀有,越贵,小朋友说最贵的可以卖到五六千一张。还挺让我大开眼界的,一是孩子的妈妈如此开明,愿意支持她的爱好,二是成本如此低的卡片可以炒到如此高的价格,而且小学生们都在消费,这个现象我不理解,但也包容。
打网球的大K
11个月前 上海
30
背景介绍的硬伤有点多啊,是宝可梦(Pokemon)不是数码宝贝(Digimon)。另外Trading Card Game和Trading Card,球星卡还有目前火的小马宝莉卡片都属于Trading Card收藏卡,几乎没有玩乐的功能。TCG是既有收藏也能玩乐对战比赛的。
久期
11个月前 江苏
22
44:52 变态吧,孩子跑跳都不行了,还这样省时间?老师们学点认知心理学吧,必要的学习间隙才能加强理解和记忆。我还听说因为现在有些家长很奇葩,学校也怕担责,干脆连校外活动都不怎么安排了,课间也不准活动,这也太懒政了,不是想着怎么互相协调,而是干脆一封到底。现在年轻老师也是90后吧,明明我们念书时经常教育改革,不许上晚自习,尝试翻转课堂、苏格拉底式教学、每周还可以选修两节兴趣课(看电影、了解世界、唱歌等等)……虽然形式大于实质,但多少给孩子提供了更多自由空间。唉,难怪现在孩子自杀率那么高。
眼袋比你深
11个月前 中国香港
16
24:01 很难不轻拍,有限和无限的游戏这书讲的是哲学,压根不是游戏,研究参考的内容方向就有问题。有句话有点冒犯,但记者和一些公司里的用户研究部门通常采取的桌面研究的方式,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优秀,但由于没有行业经验和实操经验,研究结果的叙事表现力强但通常存在严重的短板和硬伤。
GGT_3DxS
11个月前 澳大利亚
14
我自己算半个小马厨外加tcg玩家,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卡只是披了一个小马的外衣,和tcg毫无关系,本质就是纯纯的d博。 另外,要是让北师大的刘梦霏老师听到你们把小马卡归结为“无限游戏”,刘老师估计能气到顺着网线来怼你们。
我们不熟请您自重
11个月前 江苏
14
48:07 孩子的世界就是成人世界的极致版,因为孩子是一个棱镜,成人世界的一切好的坏的照进来,会被发展到极致,好也是,坏也是。成人世界就是焦虑的、痛苦的、没有现实支点的,所以孩子的世界更加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没有见过别的世面。
HD1028854y
11个月前 广东
11
这集听得我如鲠在喉,因为我就是小学一线教师,我就是跟学生玩卡日常每天斗智斗勇的班主任,但节目中你们根本没有采访教师的角度,讨论的就变得很不全面,不客观,也对教师对常规的管理现状有刻板印象。孩子玩卡的现状和动机除了带班老师,谁会更加了解?
ChrysalisF
11个月前 日本
11
07:10 很多都说错了… 是口袋妖怪不是数码宝贝,小马宝莉是孩之宝在80年代就已经出了动画和玩具,主播说10年的那是二代s6
ykln
11个月前 英国
9
小马宝莉的原罪就是消费者是小学生
A22B9S
11个月前 日本
8
从本期内容和评论区可以看得出来,播主和听众基本不是游戏玩家,更不是二次元手游玩家。这套系统在玩家眼里再熟悉不过了,我提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原神,小马宝莉卡就是剥离了游玩属性本身,只剩下抽卡机制的原神,当然了这里的原神换成火影手游、FGO甚至中国抽卡手游鼻祖百万亚瑟王这个结论都成立。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在多数非玩家群体眼中,游戏常被视作洪水猛兽,氪金抽卡的二游更是上升到了黄赌毒的程度,而抽离了最后价值的游玩本身,只剩下最致命的、令人成瘾的抽卡部分的小马宝莉卡却被当作正面内容来评价,滑稽程度堪比怕蟑螂怕到晕过去的人动不动就内服康复新液。
沉安
11个月前 江苏
7
感谢时代,我到初中才只会嗦辣条,盲盒流行的时候已经快成年了,不敢想我要是生在现在可能也盲目了
徐个个
11个月前 江苏
7
鼻祖都是美国的球星卡,最早是棒球 后来篮球橄榄球等也开始流行,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包括抽卡机制,卡面的一些特别版比如什么闪卡、签名卡、异形卡、材质卡等等,都是球星卡先开创的。国内比较熟悉的主要是NBA球星卡,也有不少玩家和以此来营利的群体,包括现在体育类游戏也都加入了抽卡机制。 然后就是8090年代开始,桌游和卡牌游戏进入这个领域,对战卡牌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扑克牌嘛,然后就是炉石、三国杀之类,再往上就是游戏王、万智牌这类,本来对战卡牌的游戏卡和角色应该是固定的,而且为了维护游戏的平衡,并不是可以随意无限出的,只不过显然卖卡才是最好赚钱的,因此对战卡牌也开始出各种新卡。
ZhangHY
11个月前 广东
7
48:44 我觉得逻辑不通,首先卡游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课间活动被压缩导致的,就算有课间活动,和卡游比起来一样是卡游更能吸引小朋友(就跟手游一样,是因为在家的时间也被压缩到不让玩别的吗?)。其次是课间活动被压缩导致的时间缺口,因为小孩子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才更需要有合理的引导。(为什么手游就要被限制,而更诱导花钱的卡游却没事呢,)
朱噬利奥
11个月前 广东
6
多好啊,老人买保健品,大人买股,青年买游戏,小孩买卡,都在创造gdp
无敌馒头崽
11个月前 英国
6
老师 以后多找找这期的嘉宾和配置吧,往前听了好几期不是男味就是爹味,一点听不下去。这期特别好
三点水淇
11个月前 河南
5
25:47 玩的方式是在用钱。交易的方式也在用钱。衡量价值的方式也是用钱。拓展游戏的方式还是用钱。太可怕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