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8分钟
播放:
5.61万
发布:
2年前
简介...
抢盐风波和核辐射恐慌再次来袭,我已经彻底麻了。一时间,恐慌帖与科普文交替出现在社交媒体的瀑布流中,一番无意义的删人和自嘲狂欢又开始了。如今的社交网络上,杠起来变得非常容易,但想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反而变得异常困难,而这原本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当然,自新冠疫情以来,各种跌破眼镜的骚操作已是屡见不鲜。信源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事实和情绪仿佛不再有边界,权威媒体竟公然传播阴谋论、煽动民意。如果说以前我们谈论“后真相时代”还是在表达对公共理性萎缩的抗议和不满,那如今再提起,则是带着某种宿命论的悲情和无力。
本期节目,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苏岩一起聊聊后真相的社会基础和应对策略。历史在反复,我们要沉静。
【嘉宾】
苏岩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微博@苏岩YanSu
【你将会听到】
03:20 媒介环境学派:媒介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结构
08:20 “后真相“与去中心化的潮流
12:50 把关人机制瓦解,信息传播重新部落化
16:12 推荐算法不再是社交网络
21:30 技术可供性激活了人性中的信息贪婪症
25:20 fakenews与美国民主制度的危机
28:30 阴谋论兴盛的社会基础
32:50 绝大多数人都会随手转发假新闻
35:45 危险是滑入道德虚无主义
42:10 网络社交带来的“通话膨胀”
44:40 没有天生的网暴者,只有网暴状态
51:30 媒介技术从实体泛化为连接和基础设施
55:12 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成为“容器人”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黑豹乐队-无地自容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无尽的玩笑mo
2年前
山东
75
18:43 现在算法很讨厌的是,我去发掘一些我觉得新的东西,看了几条没兴趣之后,却推荐了更多所谓新东西内容,我真的很不想看,然后我就放弃去看这个软件。很多时候又会觉得不追这些新东西又会落后,影响到所谓的社交交流,哪怕只是因为这个东西说一两句话语而已,但就是怕这种东西不知道而已,但真的看完也没任何兴趣,却又发现软件以为我真的有兴趣,一直去这样推荐,就太烦了。我想要看的越来越被屏蔽掉,我反倒随性搜索和所谓热词却越来越占据推荐里的主流。

liam9
2年前
江苏
74
然而受众被驯化到心甘情愿去选择自己喜欢听见看见的“容器”,充当奥本海默胜利演讲中整齐跺脚的那帮背景音。
EmmaC2021
2年前
上海
47
就最近排水这事,已经不是可科普可讨论的事情了。已无力与他人辨析什么。。。
Adandan
2年前
美国
38
好佩服嘉宾的自信 没用过抖音却可以侃侃而谈一整期研究新兴传播技术传播理论

去海岸烧篝火
2年前
浙江
37
获取真相的成本太高了,相比于生活的琐碎,新闻或许占据了人们大把的时间,却得不到足够的精力分配。 同事都不愿尝试看一眼官网的报告,而更相信 一些名词的定义(通俗易懂),然后抛下一句“报告什么的我是不信的”。看着大家被投喂谎言,其实也担心自己ego太高,实际只是被投喂了更高层次的谎言罢了。

超人不会飞_
2年前
广东
33
如果你觉得作为一个公众不应该恐慌 那你应该做到是找到公众不应该去恐慌的证据 而不是让公众去反思去理智 信与不信 假与真 有时候其实跟事实本身没多少关系 无论来龙去脉多清晰多模糊 也改变不了自身的选择

温潇温柔哥
2年前
上海
21
扎心了 我现在经常看到AI写的前言不搭后语的新闻 离谱妈妈给离谱开门,______😨

Jenny_zZ
2年前
广东
17
10:00 后真相的“后” 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指的更多的是一种真相已变得不再重要、大家不关心真相的状态,即真相被悬置并且不再重要。就像后现代主义,也是对于现代性或现代主义的颠覆。

kemmin
2年前
广东
13
怎么知道我在备考新传。。。
JustMe45
2年前
上海
13
“认知战”(Cognitive Warfare)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涉及利用信息和心理战术来影响、误导、混淆或操纵敌人或对方的决策制定过程和心理状态。与传统的心理战不同,认知战更加关注对方的决策链、感知和情感反应,并使用一系列的工具、技术和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Rainymood
2年前
广东
12
IAEA检测的样本是被检测方东电提供的,都不是自己采集的,科学么?不是数据伪装?核电厂反应堆核心是什么状况日本也没公布,污染水是否持续在增长也不得而知,公众的恐慌在于信息不透明。让公众反思理性,不合理吧。

东北爱好者
2年前
黑龙江
9
做传媒的想要维持住可信度,首先自己要不做谣言,不追求流量,只写真相,自然会有人去相信。如果一个媒体自己都天天参与到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又怎么让其他人相信呢?

很敢想的Tim
2年前
浙江
8
偏见就像病毒一样,而且一个人往往察觉不到自己已被感染了。
大多数人都能看出别人有偏见,却很难意识到自己也有偏见。
偏见往往是由错误的资讯引起的。
很典型的例子:
在中世纪欧洲,犹太人被人诬告在水井里下毒。
在纳粹时期,犹太人再度被丑化,被指控是造成德国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偏见现今仍然十分普遍。😮💨
可悲的是,在很多国家,偏见无药可治,因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没法了解实情。
过夏天111
2年前
湖北
7
我就知道会有这样一期(。・ω・。)ノ♡
Doria1988
2年前
江苏
7
双轨真相:1. 司母戊鼎:数字货币,第四权盟,硅胶真人 | 2. 后母戊鼎:钱,权,色。

辰马店长
2年前
广东
7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数据算法的推荐和筛选,让我们接受信息的范围只会越来越狭隘,进而形成了信息茧房。
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这一本书,满值得推荐的
EmmaC2021
2年前
上海
6
听到这期的听户,你们觉得还能吃海鲜吗?

xz_5Xst
2年前
荷兰
5
08:51 谢谢老师的科普!我确实觉得这个“后”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但我自己说不清这种感觉。听了老师的解释醍醐灌顶!

莉亚Leah
2年前
天津
5
26:45 谢谢老师 听着听着在高铁上睡着了💤到站了才醒 果然最好的催眠音乐就是老师的上课声
白杨_Y0Yw
2年前
陕西
5
我震惊了,一个研究传媒的学者洋洋得意的说自己没有抖音,圈在自己的所谓的学术理念里,而不自知,说的头头是道,却没听见一句接地气的人话,而主持人也为了显摆自已,配合着自我陶醉与麻痹。你没用过,没观察过,你怎么理解舆论环境的变化,怎么体味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