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预警:这是一集很干货的Podcast and maybe很需要烧你脑(用科学理性方式过幸福生活啊哈哈哈)but我这一集的口音好好笑(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为嘛口音那么好笑啊哈哈哈)

上一期跟大家分享了《认知觉醒》这本书,现在看完了!!!然后也是想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本书的主要感觉。首先,我会跟大家过一下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用三期播客来给大家分享。其次,我是觉得这本书更是从一个左脑的思维,理性与逻辑的小我思维来告诉我们要怎么玩我们有限的游戏。让我们更有沉浸式的体验。如果你有不认同的地方,没关系,先跳过去,然后去寻找书中那些能给你带来启发的内容。相信我,你一定能找到。

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你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如何看待它。当你对这件事进行反应的时候,总是有你自己的天性在里面,比如说有人骂你,你就想骂回去,但是你在这个反应当中会有一个哪怕是零点几秒的间隔去思考或者审视,这个间隔就是你获得的教育或者经历的意义。”

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我们都是必须要走自己需要走的路。都是没有捷径的。那你可能会问,既然这样,那我们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幸福?幸福是什么?现在那么多人说身心灵,修行,修心,修的是什么?什么是觉醒?

那一个人觉醒的起点到底在哪儿?现在大致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觉知。当一个人能够觉知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时候,就必然会主动做出新的选择。

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比如说:我理智的爷们告诉我,我明明想去学习,但是却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就像身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回头看去一片模糊。这种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继而影响人生的选择和走向。就是当我没有觉知到的时候,我就没有认识到,我就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东西。我们都害怕未知的东西,因为不可控,但是我们又说不清这未知不可控,或者是让我们害怕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模糊感。

学习是为了消除认知模糊

人的理智脑、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越强,认知水平更提高一个维度,那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

就是你知道了什么,你认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或者他对你的意义程度,你就会在面临相同问题的时候,做出自己想要的体验的选择。

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类事极其耗。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会被视为是对生存的威胁。而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而人若不学习,又无力克服本能。这个怪圈使我们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必然陷入混沌,若非外力压迫或牵引,我们往往很难跳出。

人们总是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认知模糊来自内部,而情绪模糊来自外界。人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烦恼,但多数人习惯被动承受,少有人乐于主动面对。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极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虽然被动地承受痛苦也会耗费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响下,人就是不喜欢主动耗能,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
  •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
  •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之中。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

更高级的系统是:运用感性的力量(潜意识)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

凭感觉学习

“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 为什么这个电影桥段会让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 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 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沉溺于这段剧情了?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文中的触动来自感性,而提问则来自理性,感性在前,理性在后,这背后的原理就是通过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面临重大的人生问题时,如选择伴侣、确定职业、寻找人生目标等。对于成长而言,很多读者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很多人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费尽心思地分析什么事情最值得做,最后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变得很有钱”或“被别人崇拜”。这样的目标不能说有错,但往往不能长久,也无法给人真正的动力,因为这是理性思维权衡利弊和考量得失之后的结果,其动机往往来自“自我索取和外在评价”,时间一长,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使动力枯竭。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

  •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 设想你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会为什么事情而后悔?
  •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 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度过闲暇时光的?

回答这3个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动用感知力而不是思考力,因为直视死亡可以简化一切事物。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如何捕捉感性?

感性能力虽然很厉害,但它看起来虚无缥缈,我们该如何捕捉它呢?

  • (1)“最”字法。

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 (2)“总”字法。

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

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心理医生在了解患者时往往也会说:不要思考,

告诉我你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因为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 (4)梦境。

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聪明的潜意识早已找到答案,然后借助梦境去提示他。

  • (5)身体。

《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曾经喜欢高强度运动,因为理性告诉她“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然而,她每过4个月就会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场,直至一位中医医师告诉她:“这是你的身体在罢工,告诉你它不喜欢你的运动方式,你要学会多倾听身体的反馈。”她恍然大悟,从此选择了更柔和的运动,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

  • 6)直觉。

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

主播...
王阿水Wanetiabb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蓝的王
1年前 浙江
0
为啥感觉喘不过气
有六说六
1年前 广东
0
41:33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橡胶萝卜
1年前 云南
0
53:59 哈哈哈哈哈哈哈今天这期我可得熔断多次啦嘿嘿(*^ー^)
橡胶萝卜
1年前 云南
0
11:43 说的好好
bushudonut
1年前 北京
0
真的没有后鼻音🥹
冲就完了
5个月前 江西
0
怎么没有时间线呀?
王阿水Wanetiabb
1年前 广东
0
最近输入比较多,啊哈哈哈哈随心分享
勺拍拍
1年前 云南
0
43:13 阿水分析得非常对,一直以来我的混沌是来自于模糊。很多方面都没有明晰,选择就是混沌的,结果肯定也不怎么样。
松坂莓
1年前 四川
1
感谢分享 !小建议:网络用语,类似于“咱就是说”可以注意一下,感觉会更专业!
醒查理
1年前 广东
1
这期好受用!感谢阿水的分享🫶
Zzz_507l
1年前 海南
1
34:21 最近状态超级不好。阿水这段说的太好了。享受幸福要比承受痛苦还要难。中间好几段听了都让人心头一震,好像有人潜入到内心深处把某些阴暗的萝卜连根拔起。希望能早点跳出来这种天天emo却又无能为力的状态!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