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3分钟
播放:
7.74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欢迎来到知行小酒馆。这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栏目,我们关注投资,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我是雨白。


今天这期厉害了,感谢天楠老师的牵线,我们请到了最近热播电视剧《繁花》的证券顾问,应健中先生。



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可能会奇怪,你们小酒馆怎么「不务正业」开始追热点、讲影视剧了?这里我得解释一下,《繁花》这部电视剧和同名小说的情节非常不一样,虽然主要讲述的是,男主角宝总在上海滩如何发家致富,但是,它在里面浓墨重彩地呈现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中国股市的样貌、第一代股票投资者的众生相和他们的悲欢离合。


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和这部剧共鸣最深的群体,除了上海人,那就是A股的股民了。而这一部分关于股票市场的情节,就脱胎于应老师在 90 年代出版的小说。而且,作为电视剧的股票顾问,应老师自己把控了剧中所有关于股市的情节,他自己还客串了一把股市「黑嘴」。


这部剧让我对 90 年代的上海、A股市场的萌芽时期充满了好奇——


那个时候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第一批暴富的上海人真的像剧里一样纸醉金迷吗?作为第一代股票投资者以及股票市场的记录者,应老师本人又有怎样的经历呢?当然还有大家更感兴趣的,他是怎么和王家卫导演结缘,又是怎样在剧中编织情节还原当年的股市大事件的呢?


不论你看没看过繁花,或者有没有观看的打算,都不影响你来听今天这位「老法师」的故事,真的特别精彩。相信我,你会随着他的讲述穿越回 30 年前那个金钱不断翻涌着、一切从零开始野蛮生长、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或是资产清零的时代。


祝你收听愉快。


🎧 官网地址


youzhiyouxing.cn


*官网详情页所载信息最为全面,尤其推荐苹果播客用户访问。


🍶 本期嘉宾


应健中:上海第一代股评家,长期参与中国证券市场,资深律师。在最近大热的电视剧《繁花》中饰演「股市黑嘴」,并担任该剧的股票顾问。应老师从 1991 年起,开始撰写市场评论文章,曾在多家报刊上开辟专栏。已出版:《股海中的红男绿女》《股市财富裂变》《股市中的悲欢离合》《股海沉浮录》


杨天楠:小酒馆的好朋友,资深财经媒体人,播客「听懂涨声」的主理人。


🗺️ 收听地图


00:22 知行小酒馆不务正业?非也非也,《繁花》的这些幕后和我们普通人也有关,值得一听


02:58 应老师最早是怎么参与到股票市场的?


05:30 王家卫导演是怎么找到应老师的?双方合作是如何促成的?


10:11 股市之所以在剧版《繁花》占比突出,是因为在王家卫导演心中,对 90 年代社会影响最大的,非股市莫属


17:35 人人齐齐点赞的「爷叔」的形象脱胎于厚厚的历史资料,其中也包括应老师 2006 年发表的文章《七重天宾馆喝早茶的老人们


21:30 哇,那时候的七重天宾馆,真是好不热闹!跟着应老师的讲述,重返一切蓄势待发的 90 年代


27:09 天楠老师记忆中 90 年代长什么样?


29:11 剧中的大户室、船队...全都有原型,那时候在上海买股票是一种什么体验?


35:02 所有的创新,都是野蛮生长!剧中的每个人物沉浮,都对应着大时代的变化:汪小姐为什么能赚到钱?小宁波为什么为阿宝代工?...


39:22 剧中呈现的中国股市大事,实际上是什么样?每一个变动都会带来阵痛,对于有的人是机会,对于另一些人则是风险


46:11 阿宝经历的股市风云怎么设计的?为了让阿宝遭遇挫折,又起死回生,应老师花了这些心思


50:06 阿宝的最强对手原来是从应老师的早期小说里走出来的?!


53:44 一些回忆:应老师也经历过不得不给人「平仓」的时刻、90 年代初期是没有涨跌停板的、应老师一度每天要写 1 万字...


58:39 在天楠老师看来,这部剧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62:34 原来,我们熟悉的好多金句(比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是你自己」...)都是应老师原创的


68:44 应老师出演股市「黑嘴」,背后也有一桩趣事


70:57 《繁花》是否有劝人不要炒股的初衷?投资者不需要被教育,投资者只有自己成长


📇 人物小传


阿宝:上海人,在剧中被众人称作「宝总」,以外贸和股票交易为业,是在 90 年代的上海发家致富的代表人物


爷叔:上海人,原先是国营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入狱若干年,出狱后,阿宝上门拜师求学。随后,他成为阿宝在外贸和股票交易上的导师和助手


麒麟会:剧中一个以资金大户为核心的私人组织,这个组织集资炒股,对个股的影响力很大。反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 还原 90 年代


《繁花》中的上海,是闪闪发光的80、90年代


《繁花》里的股市往事,侬晓得几个?


《繁花》有我!30年前老报纸上的“宝延风波”


🌐 知行小酒馆的公告牌


📖 我们的第一本书出版啦!虽然你依然可以随时随地在「有知有行」App 里免费阅读《投资第 1 课》的完整内容,但如果你希望买一本实体书来读读,那么,欢迎点击这里,或者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有知有行的店铺」,购买由读库出版的《投资第 1 课》精装本。


💰长钱账户,了解一下!这是我们小酒馆全员持有的基金投顾产品,如果你有长期投资的需求,欢迎点击这里,进一步了解。


📮 我们有个信箱!给我们写信吧!如果你在投资生活中遇到了困惑,欢迎给「知行小酒馆」写信。不管是你苦恼于不知道怎样才能存下钱,还是纠结于怎样才帮身边人弄明白某个投资小问题,只要是关于钱的问题,都可以来信倾诉。虽然精力所限,不一定每一封信我们都会回复,但我们保证每一封信都会认真地阅读和保管。来信请寄: [email protected]


🍡 我们的专题策划都超优质!


养老养老规划政策解读老年防骗异地养老个人养老金账户


五险一金通识课公积金医保


知行读书会:《金钱心理学》《持续买入》《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我顿悟到的 5 个真理》《财富自由之路》《投资第 1 课


房产万事屋必备常识二线城市购房


基金经理访谈姜诚


🍻 我们是谁?「知行小酒馆」是有知有行出品的一档分享投资与生活的播客节目,每周五晚八点更新。我们关注投资理财,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看来,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有知有行成立于 2020 年,目前在陪伴投资者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投资,下场实操。凭借在投资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知有行在初创阶段已与一大批忠实用户同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不仅帮助投资者学习投资,也能让大家在有知有行安心交易,踏实赚钱。 欢迎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有知有行」下载我们的 App


🛰️ 收听渠道


不管是在有知有行,还是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三联中读、蜻蜓FM、荔枝播客、微信听书、Spotify、Amazon Music、Google Podcasts,以及 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Snipd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我保证你都能找到我们的两档节目,《无人知晓》和《知行小酒馆》。


嘉宾 应健中 杨天楠|主持 雨白|后期 wanying|制作 雨白 一知羊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主持人及嘉宾对投资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提醒您对相关内容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依据或使用相关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有知有行联系并取得同意。


🎈 全文完,祝你投资顺利。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vivo
1年前 江苏
150
这是我目前为止听到和繁花相关的最兼具画面感、含金量和说服力的一期对话
熊有饭
1年前 上海
94
02:28 彩蛋必须加回来💪
郑雪儿
1年前 广东
79
36:18 年轻人的三个忠告1.有梦想2.脸皮要厚3.要经得起折腾
Ass嘟嘟
1年前 河北
57
期待上海话的开场白~ 好有历史感啊,很喜欢听老人们讲讲当初的故事,娓娓道来,很舒服~ 《繁花》 选取小说中的1992、1993年,而小说穿差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还有更丰富的人物。 「爷叔 - 七重天宾馆」 老法师的概念,男女都可。 上海证券交易1990年底成立,找寻在上世纪40年代旧上海证券交易所做过股票经纪人的"老法师"。他们每周六会在七重天宾馆喝早茶、交流。 「南北差异」 北方知识分子很少做炒股、金融投资、倒差价之类的。 上海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属于一个转轨时期,一方面传统的国营厂效益天天下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萌芽和普通大开放后,已经崛起。上海的知识分子积极拥抱新变化。市民结构、收入差别拉大。 「监管要求」 1993年,上海监管层要求每家机构到上海滩寻找门面,营业面积不能低于2000平方米。楼下必须有散户大厅,楼上可以中户室、大户室。 交易 - 抢单/抢跑道:最快速度进入交易系统。 「大户室」 中户室:20~30人; 大户室:3人; 超大:1人。 可以享受到最快速度的报单,大户之间可以交流信息,得到一些资讯的服务。 「船队」 以你为代表,进入大户室,确保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每隔一段时间或一波行情下来,按投资额的比例分成。即现在私募基金的出处。 反映了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初创时期到逐渐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野蛮生长」 所有的创新都是合理冲撞,那是一个野蛮时代。 冯仑对年轻人的忠告:要有梦想、脸皮要厚、要经得起折腾。 「时代洪流下的众生相」 80年代中期,银行利率10%,还能买到打折的国库券; 1987年全球股灾,很多发达国家退单,阿宝才拿到宁波的代工单。 1994年汇率双轨制之后,人民币较美元大跌,而汪小姐做牛仔裤的单子是用美元计价,最后挣了钱。 1992年南巡之后,市场大受鼓舞且市场存量股票少,大家争相追逐拉高上证指数,短时间从100涨到1000多。——大时代给予了大的机会。 「剧中股市大事」 1)众生相:大户室、船队 2)市场的第一次扩容 股市从地方性的股票变成一个全国性的股市过程中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带来阵痛。 3)虚拟414股票 - 爆仓 4)中国股市的第一例收购案 人可以有多种追求,不要在一个点上原地踏步或者躺平。实际上你此路不同,还可以走另一条路。 「转折」 15集以前是情感戏和餐饮、外贸,15集开始股市大战,新的玩家来了。 1)经济学 - 鲶鱼效应 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鲶鱼来进行强刺激。 2)大户阶层和机构进入 空头回补:股票(差价)做不上去就往下做。 比如股市开盘把股票抛出去,收盘的时候买回来,往上做不了差价,往下做差价。53:00 难道这就是高开低走?早上高开卖出?下午低走买回?是我不了解的领域 「平仓」 过去不同证券公司做法不同,需要人工平仓。 现在的两融是自动设定,过了平仓线通知你,如果还没有资金到位,电脑自动平仓。 「涨跌停板」 90年代初期没有; 后来股市涨跌停板是10%、ST股票是5%; 现在沪深主板10%、创业板20%、北交所30%。 「应老师金句」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是你自己 市场永远是对的,你不要去责怪谁 这个市场不是比谁占的多,而是比谁活得长 顺势而为你就赢了,逆势你就亡了 投资者不需要被教育,投资者只有自己成长。
拧巴居居
1年前 湖南
50
应老师的对话里有爷叔的影子。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参与了这部剧的创作很有成就感,从高昂激动的声音里听出来应老师的满腔热情与得意,这就是经验与创作相结合产生的无限魅力吧
gpCigqFeC52
1年前 未知
36
这部剧最搞笑的就是亲历者说很真实,一群没有经历过的人在那儿叭叭太假了,逗死,
初一在小宇宙
1年前 浙江
32
天楠老师的比喻真好,改革开放就像一滴蜜,而现实中这滴蜜刚好滴到了上海。
FlexibleLady
1年前 美国
26
57:13 应老师就是老法师!唏嘘的是a股搞了三十年居然还在守卫 2800点。
森么哇
1年前 上海
22
28:11 我爸就是那时候做生意,有时候一天能赚几千元,我妈能给我300块的连衣裙不同颜色买两条,我才几岁。他们看了繁花无限感叹,那时候的欣欣向荣,赚的多花的多没关系,因为预期就是无限光明,觉得明天就能发财。我爸说那时候打车,从人广到宝山吴淞口报关都能打600块,以现在的消费水平都不敢想的天文打车费,所以电视剧的消费其实是正常。
Sarah-haha
1年前 上海
20
繁花这部剧不单需要二刷三刷,更需要这类专业解读并且是多维度的,从时代背景,到金融历史,甚至画面内容解读
一个月亮与六便士
1年前 广东
19
1:12:54 雨白最后这段抒情的文笔和声音让人动容… 应老师很有智慧,指导出了这么精彩的股市大战哈哈 繁花很有腔调,是真正的好剧,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是时间的沉淀,用心的主创人员,经典的台词和BGM,扣人心弦的桥段,一切繁花似锦、欣欣向荣,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致敬!
衝動
1年前 广西
18
美妙的联动!喜欢的嘉宾和喜欢的电视剧和喜欢的知识同时出现了!
大叶杜
1年前 福建
16
1:12:00 应老师的结语真好,特别让人动容:「过去了就过去了,尘封的历史继续尘封,我们这一代人慢慢就变成社会上的爷叔了」。
HT_Moon
1年前 上海
13
这期超级赞👍,不是在蹭最近繁花的热度,而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这部剧,来了解那时的股市,对于那个年代有了更加完整立体的印象
一知羊
1年前 北京
13
听友们,周五好! 为庆祝《繁花》完结,所以这周五的《知行小酒馆》节目调整到周一发布,周五没有节目更新哦。感谢你对节目组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下周五见哦! (P.S. 大家对于上海话开头的呼声,我们都听到啦哈哈哈哈,敬请期待~)
无人机系荔枝来
1年前 上海
10
49:11 get到了应老师和王导这部分的工作。(就是股市这条线如果不找黄觉就好了😂)
Mo记
1年前 北京
10
被应老师种草了《繁花》 播客没听完就去看电视了 太久没看电视剧 质量都这么高的么😲😲😲 第一集没看完就沦陷其中 沪语版好好看啊O(≧口≦)O 没看完继续回来听播客 脑海里应老师跟爷叔成了同一个人🤣
朱迪1214
1年前 上海
8
作为一只二级金融🐶,听当年的股市历史好有意思哈哈哈😆
言午KK
1年前 安徽
6
“改革开放就像是一滴蜜 滴进茶杯里 它不会迅速地融进水里 而是会沿着中心慢慢散开 而那一滴蜜 在彼时彼刻 就点在了上海” 这个比喻太巧了!
徐徐图之uu
1年前 河南
6
我个人感觉,应老师性格开放,听声音年纪蛮大了,一直都在阐述他经历的故事,也没有说教和显摆自己当年的勇。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