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09分钟
播放:
10.12万
发布:
2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是主要根据擅长的事来选,还是根据心底热爱来选?这简直是一个百万美金问题。选热爱吧,生怕做的不够好,长期越来越受挫,坚持不下去,做得不够好还很可能养活不了自己;选擅长吧,如果不够喜欢的话,长期也很压抑。想来想去,除了喜欢和擅长正好合而为一的天选,似乎总是难两全?


今天这本书就来探讨一下,到底应该怎么选,为什么。


本期内容:



  • 06:15 影响职业成功的三大要素

  • 07:00 天赋≠能力,之间还需要长期训练和外部机缘

  • 09:48 10项天赋和天赋自测表

  • 29:04 9种职业兴趣

  • 35:14 RIASEC职业兴趣模式:3字密码的匹配

  • 56:47 大五人格Big Five

  • 01:14:22 是追求职业成功,还是职业满足感?

  • 01:34:22 选择职业的三个步骤


相关阅读:


🔗「天赋自测」链接


🔗读书笔记|《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读书笔记 | 《远见》: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Vol.09《远见》职业生涯45年,你该如何规划?


本期片头曲:Stay - The Kid LAROI/Justin Bieber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魔法少女马化腾
2年前 广东
216
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 1 能力 决定你擅长什么 能力不等于天赋,天赋只代表天花板水平,把天赋变成能力不仅需要内部影响(动机和个性),也需要外部影响 天赋自测工具:认知天赋(语言天赋,逻辑算数天赋,空间天赋,不存在孤岛天赋,不同认知天赋间存在相关性)非认知天赋(自省天赋,人际天赋,身体动觉,音乐天赋,自然天赋),创造天赋,美学天赋 天赋自测表 2 兴趣 决定你喜欢什么 九种职业兴趣:商业,健康和看护,科学,IT和技术,艺术和音乐,旅游和服务,法律和安全,装配和手工,办公室事物 RIASEC模型: R现实型:需要实践和技术来执行,达成具体可见的成果,不太需要他人协作,常见职业:匠人,工程师 I研究型:喜欢进行象征性创造性观察性活动 A艺术型 S社交型 E企业型:借助语言或者其他方式来影响别人做事,可以借助领导力和说服力 C常规型:偏好以确定有序系统可控的方式来处理数据 将自己偏好的三个领域与岗位所需的三个能力进行对比 3 个性 决定你适配什么 大五人格 开放性:思维开放的程度,对于创意以及团队协作类工作非常重要 责任心:对自己有很强的做好事情的内驱力责任心的三个子因素:自律,绩效激励,责任心,责任心过强会导致过于注重细节忽略全局 外倾性:内向不一定不擅长社交,只是社交的频次和时长要把控好 宜人性 神经质 天赋是影响成就大小的最大因素,兴趣是影响满意度的最大因素 不努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多数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天赋的限制,选择热爱的领域是更重要的 从天赋入手尝试,然后通过兴趣筛选
芝麻凛团子
1年前 贵州
93
个人认为这个天赋自测表存在些许问题。 在问题表述上。问题没有向回答者具体说明“擅长”的评判标准。以表中“我擅长流畅准确地完成一系列动作”一题为例:一套广播体操动作,学一遍就会是擅长,那两遍三遍算不算呢,五遍六遍呢?问题应当给予答者相应的具体案例,选项也应该有对应案例的明确指标,否则回答者就只能依据自身的主观评判标准。 在选项设置上。问题回答设置了有:非常符合、很符合、部分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选项。第一,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很擅长,也很有可能不选择“非常符合”;反之,对自己非常自信的人可能会做出高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判断,过多选择“非常符合”。第二,许多国人出于“中庸”思想,很可能选项分布会集中到“部分符合”这一项,所以现在有些学者在制作测试表时,会故意删除这类中性选项。第三,就像melody提到的,天赋是潜在的能力,有可能一个人现在所擅长的方面并不是真正的天赋,而是在成长过程中这方面能力得到了大量的训练,所以测出来最擅长的那一项并不一定就是天赋所在。 测试当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但是不要过度视测试为权威,把自己限制在测试结果中。正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阶段、状态做mbti测试也是会有出入的,人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测试只是给我们提供一种了解自己的参考而已。
Jerry姑娘
1年前 美国
75
工作多年越来越发现,如果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获得正反馈,就不太愿意投入时间去努力。不努力就不可能卓越。但是感兴趣的事情根本不用提到“努力”二字,自己就转起来了
马文-NKOHC
2年前 浙江
64
筛播客-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事 #筛播客 20230313 听到这些点值得记录: 1. 能力,决定我们擅长什么;(能力=天赋+练习) 2. 兴趣,决定我们喜欢什么; 3. 个性,属于我们的能力和工作的匹配度; 1. 6字模型:RIASEC职业兴趣模式:3字密码的匹配。整体来说还是认识自己; 2. 先根据测量表,了解自己的天赋。划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 然后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做下对应划分,看下匹配度如何;看个性,排除有巨大大冲突的; 4. 10项天赋和天赋自测表 5. 9种职业兴趣 6. 内向与外向,在于社交是给你能量还是吸取你的能量。(PS,我看起来偏外向;) 7. 分析工作的类型,是否强绩效驱动;(结果导向) 8. 职业成功的评估,一些软硬指标的评估(薪水、职级、影响力)。关键考量问题:是否一直想离职? 9. 影响职业成功最大的因素是天赋,以及关联带来的能力; 10. 最后评判标准是快乐。评估工作的满足感、成功度。看是天赋得分还是兴趣得分。职业成功。给天赋一个机会,在职业初期的15年内,多尝试; 听后todo 1. 2023,定位为转变探索之年,不要太在乎钱,思考自己的成长,积累燃料,找到自己很有兴趣持续去做的事情。(热爱) 2. 多用flomo记录自己的思考,找寻自己内在的动力;
啊猪耳机里的世界
2年前 广东
62
做天赋自测表的时候,发现每题都无法果断地判断自己是否算得上擅长😢
L_Lachang
2年前 天津
62
1:46:26 本infp认真听完,并做了笔记,今天就行动起来去筛选职业,作为一个快毕业的学生来说,博主讲得很有用!
GoldCoast
2年前 浙江
56
20:43 小时候爸妈老说我情商低,和人打交道是我的弱项。到现在自己才感悟,情商这个东西不只是向外的,也有向内的部分,即情绪稳定,内省。
五彩滤镜下的我
2年前 浙江
41
1:07:05 我好像也不算一眼看过去是外向的那种,但是我很喜欢一个人旅行的时候随性地和陌生人沟通,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看社交对不对胃口吧,对胃口的就是赋能激活比较愉悦。只见过头几面的人一般对我印象比较好聊,以后深度交流就不好说了。
单眼皮小眼睛
2年前 浙江
41
1.先给天赋一个机会 因为天赋不会改变 天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变成才能 一定不要着急(困难不退缩) 2.如果明确自己确实不开心 直接跑 3.感兴趣但没有天赋 可以通过兴趣驱动努力长期投入 也能取得相应的回报 4.多多探索 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的秘诀 亲身感受 5.不要盲目听从权威和长辈 要有自己的判断
争闲人
1年前 北京
33
34:55 我觉得这个测试并不代表天赋吧…问的都是擅长什么,但是擅长跟我们经历中训练了哪些是有关系的…也许完全不是天赋的但是被迫刻意练习了,可能反而目前是自己擅长的。
嗷嗷嗷嗷嗷嗷嗷耶
2年前 湖南
32
感兴趣感兴趣,需要mbti的讲解🌹
大眀
1年前 北京
25
那些模糊的、胆怯的,在这期内容的冲刷下,终于变得清晰又确定。值得庆幸的是,我正走在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上。接下来简单也不简单,要坚定地“刻意练习”!祝我们好运! 【职业选择流程】 了解自己的天赋(能力) ↓ 找到感兴趣的职业领域 (排除不喜欢的,现在给我offer都会痛苦) ↓ 识别对应领域(具体工作)所需天赋 ①查资料调研 ②询问前辈“这份工作有哪些可迁移的技能” ↓ 结合自身天赋,二者匹配度高,更有可能有更好的表现 ↓ 开始尝试,确认自己的“个性”“兴趣”是否真的和这份工作匹配 (可以注意观察自己面对这个行业的人是否有归属感,你和他们是否是一类人) ↓ 总结不匹配点,修正,继续尝试 ↓ 找到最终解
果麦
2年前 北京
22
如果五年前能听到这期,也许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是现在也不晚,每个经历都指向了一个更清晰的自己
荔柠
2年前 广东
18
1:44:40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没关系 每个人一定知道自己厌恶什么! 用排除法可以去掉很多选项
啊哈皮
1年前 广东
18
1:48:30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去探索,用更小的成本去探索,比如商赛、实习,去亲身地感受。越早期越不要吝啬投入!”
免于
2年前 北京
18
想知道哪里可以查看这个世界上所有所有的工作范围并分类的软件或者网站😭😭😭
好日子a
2年前 广东
17
测出来全部都不太擅长的咋整
HD610539y
2年前 湖南
15
14:23 ……但是招聘上(猎头端)语言很差的一般都是男的。也没有必要非要说女性男性一样
单眼皮小眼睛
2年前 浙江
13
1:47:34 1.先给天赋一个机会 因为天赋不会改变 天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变成才能 一定不要着急(困难不退缩) 2.如果明确自己确实不开心 直接跑 3.感兴趣但没有天赋 可以通过兴趣驱动努力长期投入 也能取得相应的回报 4.多多探索 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的秘诀 亲身感受 5.不要盲目听从权威和长辈 要有自己的判断
面乌
1年前 江苏
13
我想到一个问题,国外的很多自测的准确程度是建立在对自己有足够认知的基础上,而这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有足够多的探索和反馈,国内像我这样在上学时只知道“学习”的人应该不少,还有就是功利的观念进一步阻塞了自我认知,所以这个测验的绝对分值并不适合我,我不是无用之人,我是个全才 (/^▽^)/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