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天传播的媒介和创意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消费社会商品的盛行仍然需要广而告之的支持。前几期跟Almon和丁丁都聊到了营销圈里对广告传播角色的不同认知,我个人一直有些杞人忧天,担心所有人都主动或被动地走向更加实用而无趣的卖货逻辑。
我相信的是,商业传播最终的确是为了销售,但未必都需要是即时的、强硬的吆喝;因着不同商业目的,传播的载体、内容和表达方式都需要发生变化。
这期节目里提到的广告片未必都耳熟能详,但他们在商业贩卖的同时,不仅研究了当时当下的市场、竞争和消费群体,还关注了时代的声音。通过它们,我们得以从一个很小的窗口窥见女性主义在过去十多年的演变痕迹。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老板带我看所谓竞品广告,我看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老板表示体谅,他说:“十年后你再来看,感觉就会不一样了。”
希望这期节目中的一些认知和思考让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Cher
【时间轴】
01:20 不要过度简化广告目的的复杂性
04:01 巴黎欧莱雅「我/你/我们值得拥有」
05:43 力士香皂教会我们「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
08:50 多芬「Real Beauty」移植到国内的困境
16:36 雕牌洗衣粉的一出苦情戏
18:39 超能女人用超能
20:21 洗衣服的「好爸爸」
21:31 碧浪在印度号召男性「分担家务」
25:03 对品牌女性主义宣传的警醒
28:13 广告里的男性平权
42:36 幼儿教育APP也可以宣扬性别平等
【一些素材】
多芬「REAL BEAUTY」

内外「NO BODY IS NOBODY」

超能


Dollar Shave Club 「Manifique」

更多视频广告,可在稚园公号查阅。
【找到稚园】
微信公众号:kgarten稚园品牌咨询
园长公众号:就那点小破事儿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