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纵横四海》这本「人类使用说明书中」,占大头的是关于大脑的使用说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大脑主宰着我们的几乎一切行为和决策,思想和反应,也因为人类关于大脑知道的太少了 — 在我们讲过的《潜意识》一期中,我们已经知道,95%的认知功能不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我们能明确意识到的,能自主分析的部分,只有5%。但是剩下的95%无时无刻不在管理、影响、掌控我们的行为。所以真的很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不在意识层面的这些大脑功能和机制。

本期读的《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就是一本超级棒的认知机制大科普。它通过12个认知原理,向我们细致、具体、结合实际地解释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要在星巴克才有效率?为什么走进一个房间突然忘记了自己要干嘛?为什么记忆是从一些线索开始,勾出剩余内容,而不是一次性想起整个事件?为什么TED演讲的PPT上东西那么少?

这12个认知原理,能帮助我们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也能帮我们避坑。而且这本书还非常清楚地解释了,什么是可迁移技能(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觉得真正理解了可迁移这三个字),刻意练习之外还有什么练习非常关键。读起来真的让人惊喜连连,不忍释卷。

由于要讲清楚12个原理需要比讲清楚一个体系更长的时间,这本书破天荒地促生了《纵横四海》第一期「分集」节目。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会讲到其中的6个原理,在下一期节目中,我们再讲剩下的6个。

非常期待大家听完一起来讨论,这些认知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了!

🌍本期内容:

  • 6:16 原理1⃣️:What?阅读是一种听觉信号?
  • 10:34 为什么我们一次只能听一个人说话?
  • 11:41 大脑中负责理解口头语言的三个区域
  • 15:55 实际应用:PPT上能应该写多少字?看带字幕视频能学英文吗?
  • 31:21 原理2⃣️:感觉整合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33:00 什么是感觉整合?
  • 37:34 实际应用:为什么「图文并茂」效果好?
  • 41:34 小心「爱登堡效应」
  • 43:43 原理3⃣️:记忆中的位置信息
  • 48:31 位置信息是重构记忆的线索
  • 55:34 位置信息是辅助预测的地图
  • 1:01:50 实际应用:这才是快速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 1:11:35 原理4⃣️:情境依赖和状态依赖
  • 1:12:14 为什么海马下面还有个海马旁回?干啥用的?
  • 1:13:30 情境依赖:为什么在星巴克干活效率高?
  • 1:14:52 状态依赖:为什么我要喝了咖啡才进入状态?
  • 1:23:51 实际应用:什么时候应该加深依赖,什么时候应该脱钩
  • 1:38:01 原理5⃣️:多任务处理
  • 1:39:14 为什么切换任务比单一任务难那么多?
  • 1:40:43 大脑是怎么决定过滤掉什么信息的?
  • 1:54:15 实际应用:开车看手机,事故率是酒驾的很多倍!
  • 2:09:40 原理6⃣️:组块和交错练习
  • 2:10:22 调用动作的时候,大脑怎么给动作排序?
  • 2:17:12 组块的形成是永无止尽的
  • 2:27:09 可迁移技能的真正含义!
  • 2:37:59 实际应用:技能内刻意练习,技能间交错练习

《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ISBN:9787505755239

🎵本期片头曲:Best Is Yet To Come - Sandro Cavazza

主播...
携隐Melo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染衣青筏
1年前 安徽
8
老师让坐思维导图怎么办😱
小柴田纯
1年前 重庆
10
24:34 这里我觉得有偏颇,我看字幕可以学外语。特别是双语字幕,对我的日语水平的提高很大。我没有系统上过日语课只长期看日剧,目前的情况是,男朋友是日本人对方不会中文,在一起四年多了沟通没障碍。去日本旅游也会被认为是在日本长期在日本工作的人。然后没有字幕的日剧,不非常专业主题的话,我现在也可以不用字幕没啥理解障碍,对字幕组的要求还挺高,因为有时候翻译是有问题的。🤔
2iggy
1年前 福建
11
26:10 这点真的,就跟说中文一样,你不会在脑海里翻译一遍再理解。英语到最后真的也就不用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听到就懂
Msdephnie
1年前 北京
12
18:37 哇!作为一个演讲爱好者,我根据自身的经历也总结出了这一点,也就是要么让听众看ppt,要么让他听我说,不能同时进行。今天总算知道原理了~
长袜子
1年前 上海
13
19:36 PPT文字和讲解者,只能选一个,所以苹果发布会ppt很简单
piero_cli
1年前 广东
14
48:42 记忆中天然嵌入了位置信息,位置信息是线索和预测 1,记忆三副牌,把三到五张牌化成一幅图像,放在熟悉地方的我不同位置上,通过走过这个地方的不同位置就能记忆起图像 2,原因1,记忆信息切割成碎片,存在 大脑不同地方,位置信息是索引是线索,重新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重构整体的记忆,这叫做模式补全。是一条藤,把信息串联起来。 3,实际应用1.1,这和刻意练习的组块和串联是很相似的,用逻辑位置信息串联文章信息 4,原因2,辅助预测,大脑通过旧信息可以预测新信息,降低位置细胞的活跃度 5,实际应用2.1,PPT排版要统一,用word排版不可更改,帮助客户更好理解和传递信息 6,实际应用2.2,个人的模板要固定,不要一直变化,这样才能帮助读者观众记忆信息和理解信息 7,实际应用2.3,设计网页时,要设计成一页页的,不要一直往下拉,这样才能更好传递信息 8,实际应用2.4,反其道而行,如果突然变化了格式,来更吸引读者的注意 9,实际应用2.5,引导读者注意到位置信息,例如光标 10,实际应用2.6,表达信息也要应用到位置信息
piero_cli
1年前 广东
15
1:21:29 1,大脑会把情景编码进记忆中,解释了为什么在星巴克更易进入状态,考试为什么不记得,所以需要在平时模拟考场的场景 2,陈述性知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通过多样性练习,可以把情景记忆变成语义记忆。然后语义记忆也能成为线索调取场景记忆。 3,应用1,只有一次实战就加强,如果需要多次应用就多样性练习。所以有经验就是指经过多样性训练的人,技能更容易在各种场景被提取出来 4,应用2,在学习新知识情景下,加入适当的噪点,反而会产生共振,使得记忆更深刻,音乐是一种常见噪音,但是必须是噪音不能是带语言的歌曲,例如大自然白噪音古典音乐 5,应用3,想让读书这种事情随时进行,就进行多样化训练,各种场景都看。但如果想要启动一种新习惯例如读书这种习惯,可以用仪式感这种情景依赖,例如香薰啥的,使得调取自己的记忆
咬一口很响
1年前 甘肃
20
哇是我之前考研备考期间看的一本书!我也觉得这本书超级好,但是因为时间原因当时只阅读了自己需要的记忆部分,借以改变了一些自己对于记忆的误区。携隐录了这本书真是太好啦
西西荔
1年前 北京
21
54:02 建立起方位信息的概念,在看文章的时候多用逻辑的方位信息去把所有信息串联在一起,有利于记忆。建立一本书的地图!🗺️ 例:写人生故事 辅助预测——基于对已经建立的地图的预测
piero_cli
1年前 广东
27
18:07 文字是语言的一种信号的应用 1,应用1,在专注工作时,不能放有语言的歌曲,会侵占大脑信道,但纯音乐不影响 2,应用2,PPT和讲解只能专注其一,苹果发布会文字非常简单,只有展示规格参数时是比较多文字的。所以我们PPT只能放关键词,而且不能多,最多7个 3,应用3,在看美剧学英语的过程中,如果有字幕的话,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字幕,因为阅读速度更快,其实抢占了大脑的信道。所以我们不能看字幕,要把自己听到的写下来和文字对比,这样才能提高听力
HD976952z
1年前 北京
30
1:00:56 戳中了!读电子书确实位置信息缺失,对于特定内容在书的哪一部分没有概念
小七七七七七
1年前 广东
44
18:42 我是做讲师的,在我们这行有个默认的技巧: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听到这期我终于懂为啥了!
千江_
1年前 英国
66
25:31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倒是很推荐看双语字幕的英剧美剧来学英语。两个例子,1.我在上海很好的一个学校,初中时新来的英语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回家每天3小时美剧,没有别的英语作业了,然后课上主要就是刷题和讲题,训练了一阵子后,班级里大家的听力水平飞速飙升。2.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有中文字幕的日本动漫,在本科之前基本没有系统的学过日语,但我的日语水平算是不错的,能听懂很多内容。本科选修日语课时,我的日语水平比不看动漫的人高出了许多。当然,系统地学习这门课肯定是能把我再带上一层楼,不过用原声剧来磨耳朵确实是很不错的提升方式。很快乐的在学习哈哈。
Bunnyru
1年前 河南
73
全平台独一份的内容和时常了
小柴田纯
1年前 重庆
80
11:47 这么说,我想起一个现象,我可以画画和听播客同时进行,但我如果拿手机看微博,就听不到播客的内容了,那说明画画完全没用到听觉功能,但是阅读用到了。
HD614654z
1年前 江西
111
看评论,和听播客不能兼得
森玖玖
1年前 北京
172
根据大家的评论总结: 大脑认知原理 ✔︎阅读是一种听觉信号 文字是语言的一种信号的应用 应用1,在专注工作时,不能放有语言的歌曲,会侵占大脑信道,但纯音乐不影响 应用2,PPT和讲解只能专注其一,苹果发布会文字非常简单,只有展示规格参数时是比较多文字的。所以我们PPT只能放关键词,而且不能多,最多7个 应用3,在看美剧学英语的过程中,如果有字幕的话,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字幕,因为阅读速度更快,其实抢占了大脑的信道。所以我们不能看字幕,要把自己听到的写下来和文字对比,这样才能提高听力 ✔︎感觉整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感觉融合会使得效果1+1>2,听力+图像,即图文并茂,会加深20%记忆力,同时更吸引读者观众 1,应用1,一页PPT上不能放太多图片,只放一张就好,如果要放多张则一张张出现 2,应用2,图表和图片不一样,更重要是其内涵,图表要元素简单,如果要展示很多信息,就分成多个图表,如果实在要一个图表那就需要分层例如柱状图和折线图 3,应用3,一开始讲解提供不相关傻乎乎的图片可以吸引读者观众,但后面就要放相关的图,不相关的图会干扰读者观众理解 4,应用4,小心爱登堡效应,不要在格式上吹毛求疵,其实简陋一点的格式传达给读者观众的效果是一样的 ✔︎记忆中的位置信息,记忆中天然嵌入了位置信息,位置信息是线索和预测。 记忆三副牌,把三到五张牌化成一幅图像,放在熟悉地方的我不同位置上,通过走过这个地方的不同位置就能记忆起图像 原因1,记忆信息切割成碎片,存在 大脑不同地方,位置信息是索引是线索,重新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重构整体的记忆,这叫做模式补全。是一条藤,把信息串联起来。 实际应用1.1,这和刻意练习的组块和串联是很相似的,用逻辑位置信息串联文章信息 原因2,辅助预测,大脑通过旧信息可以预测新信息,降低位置细胞的活跃度 实际应用2.1,PPT排版要统一,用word排版不可更改,帮助客户更好理解和传递信息 实际应用2.2,个人的模板要固定,不要一直变化,这样才能帮助读者观众记忆信息和理解信息 实际应用2.3,设计网页时,要设计成一页页的,不要一直往下拉,这样才能更好传递信息 实际应用2.4,反其道而行,如果突然变化了格式,来更吸引读者的注意 实际应用2.5,引导读者注意到位置信息,例如光标 实际应用2.6,表达信息也要应用到位置信息 ✔︎情境依赖和状态依赖 应用1,大脑会把情景编码进记忆中,解释了为什么在星巴克更易进入状态,考试为什么不记得,所以需要在平时模拟考场的场景 应用2,陈述性知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通过多样性练习,可以把情景记忆变成语义记忆。然后语义记忆也能成为线索调取场景记忆。 应用3,应用1,只有一次实战就加强,如果需要多次应用就多样性练习。所以有经验就是指经过多样性训练的人,技能更容易在各种场景被提取出来 应用4,应用2,在学习新知识情景下,加入适当的噪点,反而会产生共振,使得记忆更深刻,音乐是一种常见噪音,但是必须是噪音不能是带语言的歌曲,例如大自然白噪音古典音乐 应用5,应用3,想让读书这种事情随时进行,就进行多样化训练,各种场景都看。但如果想要启动一种新习惯例如读书这种习惯,可以用仪式感这种情景依赖,例如香薰啥的,使得调取自己的记忆
搁浅岛屿
1年前 浙江
184
大脑认知原理 ✔︎阅读是一种听觉信号 ✔︎感觉整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记忆中的位置信息 ✔︎情境依赖和状态依赖 ✔︎多任务处理 ✔︎组块和交错练习 记得再结合「刻意练习」这期听! 对自己的大脑又有新认识啦!!
花朵云和迈
1年前 江苏
269
隐隐老师我的互联网贵人
迅速试错
1年前 广东
306
好想主播可以出一期“如何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的博客”我在学英语当中总是听不懂,又不会写作文,也因为语法的问题各种头疼,总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英语,不仅能让我通过国内英语考试,还能写出好作文,还能听得懂音频和在不通过看字幕的情况下听得懂英语语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