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有457万人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

与考研热相对的,是今年清北硕博生扎堆街道办、进中学当老师的就业新闻。高学历年轻人给自己打上“小镇做题家”和“985废物”的标签,二本学生也被牵扯进这场热烈的讨论中,并被定位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内卷里的隐形人。

唯学历论的弊病之下,北大博导的双非本科学历成了被学生嫌弃的“污点”。为什么我们放不下对学历的偏见?在名校毕业生进流水线,海归变海废的当下,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文凭的价值?

【本期嘉宾】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滕威

36氪旗下“后浪研究所”编辑 许嘉婧

她们认为,人文社科地位走低,留学生也不再吃香。所有人都在仰望成功,但我们的出路不只有“大厂”或者“体制内”。

【时间轴】

3:41 为什么被刷?因为你的学历不是985

4:34 一个基础运营岗,985硕士和海归博士居然都在抢

8:37 面对学历内卷,文科女生有多惨?

10:08 学历不同,起薪不同,晋升空间更不同

14:33 因为学“废”了,所以海归变海废

15:25 多种心理落差让留学生开始“自黑”

21:50 只有上学才会看重绩点?很多人背负“终身制KPI”

23:04 当所有人都在拼命卷,打不过就只能加入

24:49 这么多人反对以绩点论成败,为什么它还有效?

27:23 理想的教育不是优胜劣汰,而是“To Be Better”

30:15 家长恐惧中考分流,是职校建设还不够让他们放心

33:38 一定要赚很多钱,才算实现个人价值吗?

35:12 那些成功跻身大厂的年轻人,35岁时却选择了辞职

36:11 我们参加的是一场终身竞赛,即使倦怠也不能停下来

37:54 去寻找生命的亮点吧,人生的意义不止一份“铁饭碗”

2021年的进度条到了末尾,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习惯回顾自己错失的机遇,忍耐父母的新一轮催婚,咽下上司的新年大饼,一句“我emo了”,框住都市年轻人的万千愁绪。

当年轻人emo了,他们的情绪出口在哪里?《湃客Talk》年终特别策划,联合优质创作者和资深学者,探求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学历、住房与婚恋难题。

【制作团队】

主播 撰文 / 胡雅婷

监制 后期 / 徐婉

实习生 / 李小庆 吴宇迪 张之钰

运营 / Yatiti

主播...
小橙che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inker
1年前 江苏
0
35:41 33:55 30:48 27:50 24:19 22:47 16:01 14:43 10:27 08:42 07:12
阿白_c4jG
2年前
0
听完更焦虑了➕1
伏曦
2年前
0
太真实了!
冷露无声湿桂花
3年前
0
文科女生哭了
BrightLin
3年前
0
19:03 精英的再生产
BrightLin
3年前
0
07:40 同感,名校才占多少…
BrightLin
3年前
0
03:33 有点窒息
yuuf
3年前
0
38:19 每一次斗争都是向好的标志 重新赋予一些普通工作以尊严 重新定义“意义” 老师说得太好了
yuuf
3年前
0
34:26 这里说得也是太好!类似一道测试选择题 一眼到头的确定性和充满更多可能性的不定性 你会怎么选?
yuuf
3年前
0
27:03 人性的定义有些类似“美德” 在不同话语体系又是不一样定义 以这类为价值金字塔顶端依然容易引至迷失 想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很有远见的出版社 单从天路归程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就可见一斑
yuuf
3年前
0
25:37 老师讲得很真实
yuuf
3年前
0
24:38 还是效率粗暴的问题 如果不从大system层面作出推动 确实是很难改变的
PPili
2年前
1
39:14 “赋予普通的工作以尊严”
PPili
2年前
1
24:27 “在一个已经异化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反而变得很异常。”
Timeless__
3年前
1
滕威老师又在讲大实话了😭😭😭😭😭😭
BrightLin
3年前
1
39:34 听得我更焦虑了🤧
妙妙红
3年前
2
听完更焦虑了
奔跑的萱萱_
3年前
2
39:51 作为一个普通阶层的,普通工薪阶层,我觉得听完更焦虑了。在常规的世人眼里的状况,对学历焦虑,其实是对工作和经济的焦虑。作为普通工薪阶层当你有一定的认知,想要突破所谓的世人眼中的生活,不被LOGO所捆绑,很容易,但是很大情况下是他们更多的想不被生活所捆绑,尤其在35-40岁开始,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他们焦虑的是下一代不能再重复自己的生活,想要突破;而此时在现阶段的国内状态,学历就是一种突破手段。初中的分化,只能说是国家稳固和社会需要,但不是作为个人应该追求的方向,至少现在各方面并不完备的情况。 所谓的找到自我,做公益,精神状态的自我追求类的工作,不能否认是他,但是仔细想想之所以提倡,就是应为大部分人做不到。比如一个人15岁知识认知有限的年轻人,能都自我“救赎”的可能性有多大。站在高层思考底层是没有根基的高楼,学历焦虑更多的应该考虑其背后的问题,且综合认真的自我思考找到人生追求的意义和方向,边学习边求解··· 仅个人认知,欢迎交流。
椰椰不忙
3年前
2
我们国内也是吧,有钱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普通人天差地别
HD407636z
3年前
5
听完更焦虑了,毕竟就算是高校老师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