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主播】

潘轩,南方周末记者

【本期嘉宾】

朱振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期简介】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的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朱振武。

朱老师非常熟悉葛浩文、白睿文等知名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对他们在翻译莫言、余华等作家作品时,所采取的策略、出现的问题做过详细研究。今天就来聊聊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相关话题。

  • 如果到英语世界中,我们真谈起莫言,知道莫言的人是比较少的,要不然就是学术圈,要不然是汉学家圈,要不然就是华裔圈。而我们在中国谈到莎士比亚,谈到海明威,谈到这些知名作家,基本没人不知道。
  • 葛浩文的太太是中国人,罗鹏太太是中国人,他们的工作背后,还有一个中国女人帮助他们成功。
  • 我们缺乏自己的评判机制,就像我们自己做学问一样,我们都要看人家的理论,以人家的评判标准,每年10月7日前后就盼着诺贝尔文学奖,一出来之后我们立刻跟风。

【收听提示】

► 02:40 中国作家在国外还没进入寻常百姓家

► 06:22 现在的汉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原文

► 11:07 汉学家们在翻译更加现代的小说时是怎样处理的

► 16:04 两代汉学家转变翻译策略的原因

► 20:11 好的作者遇上好的译者,是难得的艳遇

► 21:41汉学家的市场不大,但汉学家们的作用很大

► 23:09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是不能做一个文化殖民者

► 24:23 多数汉学家有责任心,坐得住冷板凳

► 25:37 如何把中国乡土题材的作品转译到英文世界?

► 27:58 许多作家都在写自己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 31:54 莫言得了诺贝尔奖后,海外市场的销量和数据是比较一般的

► 34:04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过程还有很多困难

► 35:18 当前翻译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

► 38:10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者的第一选择是目标语翻译家

► 39:15 绝大多数汉学家的背后有一个中国女人帮助成功

► 40:06 不同主体在中国当代作品出海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 42:24 80、90后的青年作家的作品走出去会更难

主播...
有点文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编号2538
1年前 澳大利亚
0
07:57 实在听不清楚,可惜了。
编号2538
1年前 澳大利亚
0
01:53 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
MrCasaubon
1年前 北京
0
朱老师讲得很好啊!正听呢,主持人却就说:“好的,很开心朱教授给我们分享这么多的内容……” 这也太突兀了吧!
春来江上
1年前 陕西
1
这设备也太差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