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期讲了小龙女,但其实没有太讲小龙女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她的爱情生活。思来想去感觉还是觉得需要聊一聊小龙女与杨过两个人的感情。因为很显然,他们是天生一对的定制恋人,两人的感情关系成为人格塑造的重要部分,没有这段关系,也就没有杨过和小龙女了,他们两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可以说,金庸在神雕侠侣这本写情的书里,对主角设定是他当时心中最为理想的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感情关系吧。
主播-
白老师 and 尘老师
-时间线-
00:25 总述:年龄差别、平等身份
02:41 两人出世与入世的互补对位
05:57 至情至性而非清冷画像:小龙女的倔强、反叛和顽皮有趣
10:20 超一流高手小龙女与双剑合璧、左右互搏的自我之爱
17:55 两人的四次分别反应金庸理想爱情中的不同阶段:从爱不自知到生死相许
21:42 第一次分别:爱的认知
23:20 第二次分别:对外部礼法世界与世俗眼光的反抗,小龙女“顺应主流价值观“的失败尝试与绝情谷的设定隐喻
30:28 第三次分别:遭逢巨变后的互相怜惜,因为爱所以接受对方的痛苦相互治愈
33:36 第四次分别:直教人生死相许
35:42 结局的谣言和一些多种解读遐想
37:26 杨过守贞十六年和神雕侠侣的欲望书写
45:57 神雕侠侣中的爱情隐喻和真情至上的表达
bgm by 小能君
-收听-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spotify、谷歌播客等平台订阅收听《一篇空白》,希望大家和我们多多留言互动
-参考阅读-
金庸《神雕侠侣》后记
"《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许已很淡泊了,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给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社会的行为模式,经常随着时代而改变,然而人的性格和感情,变动却十分缓慢。三千年前《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们的感情仍无重大分别。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识、政治规范等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日仍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我深信将来国家的界限会消灭,那时候“爱国”、“叛国”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相信今后还是长期地为人们所赞美,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论、经济制度、社会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