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有个问题在各大平台被反复讨论,却始终没有结论:中国离第一款3A游戏到底有多远?
“就在今天”。
8月20日凌晨刚过,一位首发预定《黑神话:悟空》的玩家给界面新闻发来这条信息,而他只是这款游戏120万预购用户中的一员。
在四年前《黑神话:悟空》(以下或简称“黑神话”)发布首个预告片之后,它几乎以暴风之势席卷整个中国游戏行业,甚至很多不玩游戏的人,都知道了它的名字。
喜欢玩游戏的人,将它视为中国最有希望冲击3A大作的游戏。不玩游戏的人,吃惊于西游记的IP至今仍然深入人心。

而黑神话背后的开发商游戏科学,也就此闯入公众视野。这家很少对外露面的公司,身上有着太多神秘的光环,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各种猜测。
很多人说它的创始团队都是在腾讯怀才不遇的高手,离开后卧薪尝胆多年,终于一鸣惊人,但主角们并不这样认为。
用游戏科学的联合创始人杨奇的话说,“不要以为现在行业里混得有头有脸的人,以前是干了多了不起的事情”。用另一位创始人冯骥的话说,这个团队只是有经验、默契度高而且热爱单机游戏。
冯骥也是《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这款游戏就像他的孩子,但他却比较抗拒炒作3A游戏的话题。在他看来,行业对何为3A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他也不想让游戏被过高的期待所摧毁。
所以严谨的说,游戏科学为国产游戏打开了通往3A大作的那扇门。
依靠一百多人做出《黑神话:悟空》,它已经证明,游戏是依靠创意与设计驱动的产业。即便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3A大作,也不一定要靠人力密集驱动,重视研发的公司都会有所成就。
了解游戏科学和它的成长经历,才能一探中国游戏产业的未来。
02:02 遗憾的腾讯之旅
03:43 取经之路,就在脚下
05:51 要挑战,就挑战最难的
07:47 影响有些“失控”
09:58 拒绝被神话
12:20 木秀于林,争议不断

空空如也


